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水滸傳》中,楊志丟掉的那十萬生辰綱,到底有多值錢?

那可不少,怎麼也得幾千萬了。

在《水滸傳》第15回,大名府梁中書收颳了大量的珠玉寶貝,準備送到京城給岳父蔡京當壽禮,號曰生辰綱。大名府到汴梁路途遙遠,途中匪盜橫行,之前梁中書就吃過虧。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梁中書特意找來了手下的得力干將楊志負責押運。

話說這楊志乃是楊家將後人,武舉出身,功夫了得,年紀輕輕便做到了殿帥府制使,本該有個大好前程。然而,揚志這個人運氣太差,先是押送花石綱時,遭逢天災,把皇帝的貢品給沉到了水底,因此丟了官職;後又在汴梁城中,遭逢潑皮牛二欺辱,一怒之下,鬧出了人命官司,結果被髮配大名府充軍。

明明是一代將星,卻就此成了罪卒,實在是倒黴到家了

就在楊志陷入人生最低谷時,遇到了生平貴人梁中書,在大名府煥發了第二春。對於二次上崗的楊志來說,此次押運生辰綱事關前途。要是做好了,自然會得梁中書的器重,甚至搭上蔡京這棵不輸太尉高俅的大樹,從此平步青雲,光宗耀祖;如果弄砸了,那肯定就是前途渺茫了,眼下飯碗一定是保不住了。

所以,對於押運生辰綱一事,楊志可謂是非常上心,一路上小心謹慎,生怕出了紕漏。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楊志終究還是沒能防住吳用的算計,生辰綱為晁蓋七人所劫走。

智取生辰綱一案,算是《水滸傳》這部小說的關鍵情節,其一方面讓楊志前途盡失,不得已落草江湖,和魯智深等人跑到二龍山做起了山大王,並且最終入夥梁山;另一方面,晁蓋等人因為奪取生辰綱,成了朝廷的通緝犯,最終只能是上梁山落草,由此組成了梁山集團的初代班底。

沒辦法,生辰綱被劫乃是大案,連遠在東京汴梁的蔡京都被驚動了,直接責令濟州府尹嚴查。對於蔡京而言,不僅僅代表著他蔡太師的臉面,更關乎著一筆數目可觀的財富。

要知道,這生辰綱可不是什麼奇花異石,而是梁中書四處收刮而來的真金白銀,價值十萬貫。在《水滸傳》裡面,十萬貫已經算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當初武松打虎,拼性命才為陽穀縣除去一害,結果也就得了一千貫賞錢而已。算下來武松得打一百頭景陽岡上那樣的吊睛白額大蟲,才能掙到十萬貫。

這裡的貫,乃是當時的一種制錢單位,即用繩子穿上的一串銅錢。一般來講,一千枚銅錢,才有一貫。

不過在《水滸傳》所處的北宋時期,一貫錢應該是七百七十錢。

“以七十七錢為百”——《宋史。食貨志》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一貫錢,在當時就已經算是收入不菲了。《水滸傳》楊志賣刀時,那街頭潑皮牛二就曾說過,街上買把普通的菜刀,那也就三十文。按照一貫錢七百七十文的演算法,這就是二十幾把菜刀啊。如果是十萬貫的話,那就更不得了。

牛二喝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鳥刀有甚好處,叫做寶刀!”

類似的例子在書中還有許多,比如就在生辰綱被劫的前夕,吳用與阮家幾兄弟吃飯,花一兩銀子,便買到了一甕酒,二十斤牛肉,以及兩隻雞。

吳用取出一兩銀子付與阮小七,就問主人家沽了一甕酒,借個大甕盛了;買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按照北宋後期的銀錢換算比例,一兩銀子大概能換兩貫錢。如此算下來,十萬貫生辰綱便價值5萬兩銀子,想想這得買多少牛肉啊?

當然了,既然有了“一兩銀子兩貫錢”這麼一個兌換比例,我們還可以分析更加直觀一點,來個古今貨幣的換算,即把這十萬貫生辰綱換算成當前咱們使用的貨幣。

古今貨幣換算的方法有很多,有直接用金銀價格換算的,也有按購買力換算的。

其中金銀價格的等價換算是最常用的一種,需要涉及到質量上的換算,因為古今質量單位所代表的實際重量是有差別的。

首先,我們需要把生辰綱的五萬兩銀子,換成咱們當前的重量。

首先按照舊制十六兩一斤的換算進位制,生辰綱所價值的這5萬兩銀子等同於3125斤。而按照嘉釣銅則的標準,北宋時期的一斤大概相當於現在的640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嘉釣銅則是1975年在湖南湘潭出土的一件北宋文物,可以識別輕重,相當於現在的標準砝碼。其出土時,有刻銘文“銅則重壹百斤,黃字號”,說明這是一件百斤重的銅則,但經過測量,這件文物的實際重量卻是128斤。

按照這個標準算下來,北宋的5萬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00萬克銀子。如果拋開白銀的純度不談,按照當前差不多5塊一克的銀價,這200萬克銀子能值1000萬,即十萬生辰綱相當於今天的1000萬元。

當然了,一般情況下,這種單純銀價換算都是不可取的,水分太大。眾所周知,物以稀為貴,北宋時期的白銀數量相對較少,所以價格稍高。到了明清時期,隨著航海時代的開啟,東方的瓷器,茶葉、絲綢等商品遠銷歐洲。列強們從美洲地區掠奪的白銀則大量流入東亞,銀子的價格就變得愈發的不值錢了。

舉個例子,在北宋時期,一兩黃金能夠兌換到十兩左右的白銀,金銀價值相差在十倍左右。然而到了今天,白銀價格不過5塊左右,而黃金價格卻已經在400塊左右徘徊了,價值相差80倍左右。

所以,相比於白銀的同質換算,黃金要更靠譜一些。按照前面提到的十兩白銀換一兩黃金的比例,我們可以得出十萬貫生辰綱價值5000兩黃金的結論。然後透過古今質量換算,這5000兩黃金的重量大概相當於咱們今天的20萬克。

如果金價按400塊一克來計算,那麼20萬克黃金就價值8000萬,即生辰綱價值8000萬元。比起用白銀換算,價值提升了8倍。

除了金價換算以外,購買力換算也是古今貨幣換算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大致就是用古代和當前都在使用的一種商品作為參照,然後用當下的商品價格去匹配。通常情況下,這種換算方式多采用米價。

按照《宋史》記載,北宋米價在正常情況下,一石大米也就一貫錢左右的樣子。

“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宋史,食貨志》)

這裡的一石是古代的一個重量單位,大概就現在120斤的樣子。如果按照一貫錢能買一石大米的價格計算,十萬貫生辰綱就能換到十萬石糧食,也就是1200萬斤大米。當前超市裡面普通大米的價格不過3塊左右,算下來也就是3600萬元。這個數字,相比於金價換算而得的8000萬元,顯然還是要遜色不少。

事實上,對於米價換算這種方法,我不是太贊同,裡面依然存在較大的水分。因為北宋和咱們現代社會,在生產力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你得知道,畝產二百斤和畝產兩千斤,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本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古代的大米是遠比當下要值錢的。

相比於米價換算,我個人其實要更加傾向於從收入水平方面來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一個更加客觀的結果。

在《宋代物價研究》一書中,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比如一個在汴梁街頭賣貨的小販,平均一天能收入二百文;一名在酒肆打雜的服務員,一天的工錢差不多也有二百文。

作為對比,當前那些一線城市,一個飯館服務員的工資,一個月也就六千塊左右,平均下來每天差不多就200塊。按照這個資料,我們可以勉強得出北宋一文錢相當於現在一塊錢的結論。而十萬貫生辰綱則是價值7700萬,這與金價換算得出的結果,倒是相差不遠。

所以,總結來看,《水滸傳》中被劫的生辰綱,大概能相當於現在的8000萬元。這個數目可不算小了,這可是等同於一樁金額為8000萬元的大劫案。按照咱們國家的治安水平,全國一年到頭估計都出不了一次。

由此可見,楊志丟掉的這十萬貫生辰綱實在是價值不菲。即便是對於蔡京這樣的頂級權貴而言,那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他們自然不會輕易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