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鬧元宵的來由和傳說

農曆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據記載從漢代就已經有了元宵節,而道教的“三元說”就是把正月十五稱之為上元,七月十五稱之為中元,十月十五稱之為下元。主管上中下三元的為天庭天地人三官,天官喜熱鬧、喜慶,故在上元要燃放煙花、燈火以示團圓喜慶,在這一天燃放花燈還有“佛燈淨晦,天宮賜福”一說。

還有一說就是元宵來源於民間的“火把節”,華夏炎黃子孫是農耕民族,古時民眾在開年之際用火把在田間地頭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有一個好的收成,所以其男女老少皆燃放煙火,手持火把的熱鬧喜慶之風俗得以流傳後世而成了如今的鬧“元宵”。

而至唐代以來,“元宵節”就發展成了全民狂歡的節日,也是最能提現傳統文化的節日,由此衍生出:吃元宵湯圓、逛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龍舞獅以及元宵放燈等南北各不一樣而同慶的盛況。

據傳元宵要“鬧”,越鬧越豐收,所以歷來的元宵都提現一個“鬧”的元素,和西方的狂歡節一樣,成了華夏民族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這也是春節的一個完美收官節,也就是說過了今天,春節落幕!人們要開始新的一年的計劃和勞作,各自迴歸崗位,繼續或開啟新的一頁。

新年伊始,元宵剛過,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新年會發生的一些事情,提前預知做出正確的預判,加以規避!好的事情我們稱為吉祥,不好的事情我們叫做災兇,放大吉祥,化解災難;在元宵也可以做些放生等善事,以增福報。防患於未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天機子在此與你共進退!最後借用孫建弘的話:“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