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小析封建社會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你能想到誰最得利嗎?

有史學家說,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史,說白了就是一部皇權與相權的爭奪史,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天下權力歸於皇帝一人。丞相,一方面是皇帝選出來輔助自己的,另一方面卻又是跟皇帝權力最為接近的人,所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統領百官,駕馭萬民,總理庶務。

如果丞相對皇帝忠心不二,則是皇權重要的保障,但是如果丞相不法,則皇權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所以自秦至清,皇權與相權總是此消彼長,當皇帝雄才大略時,就想著削弱相權,當皇帝年幼贏弱時,相權就會威脅皇權,甚至超過皇權。

帝國第一相呂不韋(劇照)

在皇權與相權的爭奪過程中,有一支力量卻始終得利,他就是皇帝的近侍或者秘書機構。在討論之前,我們先設個前提,本文中的丞相指相權,不專指丞相這個職位,包括秦漢時的相國,漢至明的丞相、三公,尚書,中書令,明清的內閣等。

秦至漢初的丞相是相權最大的時期,真正的“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最著名的是呂不韋、李斯、蕭何跟曹參。此時的丞相位高權重,皇帝都要禮讓三分,丞相可以跟皇帝席地而談,丞相上朝,皇帝也要站立示意,路上碰到丞相,皇帝要下轎扶起。

漢武帝時期,武帝為了攻打匈奴,需要調動整個國家的力量為自己服務,當時的丞相就成了阻礙。漢初,丞相主要由功臣或者貴族擔當,如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衛綰、竇嬰、田蚡等,除了功臣就是貴族,武帝為了實現專權,任命了平民出身的公孫弘為丞相,以此來削弱丞相的權威。公孫弘的特點,按他自己說的就是聽話,武帝說啥就是啥,武帝叫做啥就做啥。

漢武帝(劇照)

除了任命平民為丞相,漢武帝還在年輕後進的官吏中,選出一些有才能的儒士,任命為侍中或者給事中,侍中和給事中並不是正規的官職,也沒有固定的人數,所屬之人完全憑皇帝個人的愛好,上至三公,下至議郎都可以。

加侍中或者給事中的人,因為經常陪伴皇帝左右,出入內廷,給皇帝提建議,因此被統稱為內廷或者中朝,他們事實上是皇帝的秘書機構,負責上傳下達,同時也參與機要。隨著內廷權力日大,而原來倍受尊敬,統領百官的丞相反而被邊緣化,像武帝任命的四位輔政大臣,有將軍,有御史,單單就沒有丞相。

漢光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削弱三公和丞相的權力,設立尚書檯,尚書檯就是由武帝時期的中朝轉化而來的,原本屬於少府,只是處理皇帝衣食住行的小官。光武稱帝以後,吸取西漢末期權臣貴族專權的教訓,信任近侍,大小事情皆與尚書商議,而名義上的百官之首三公,反而成為擺設,即所謂的“雖置三公,事歸臺閣”。

尚書檯(資料圖)

尚書檯的權力日益增加,慢慢的就取代丞相,成為最高權力機構,從內廷走向外朝,也成為皇帝忌憚的物件,皇帝只得再找秘書,曹魏時期,所謂的秘書監就出現了,秘書監的作用是代替尚書奏事,後來秘書改名為中書,置一令一監,功能是秉承皇帝意旨,對外發布詔令。

晉以後,隨著中書的權力越來越大,被稱為中書省。中書省取臺尚書檯成為外朝權力最大的機構,隋時,成為外朝的中樞機構,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分宰相權力,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即所謂的三省六部制。中書省因為跟皇帝的最近,成為決策機構,尚書省及下面的六部成為執行機構。

宋元時期,三省歸一,有時為尚書省,有時又為中書省,元朝的行省制度就是來源於中書省,全名叫行中書省。

三省六部制(資料圖)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以李善長為左丞相,後為胡惟庸,可是胡惟庸貪心不足,居然想造反,即所謂的胡惟庸案,朱元璋本來就是個極小心的人,為了朱家的萬世江山,他乾脆不置丞相,還傳下祖訓,以後的不準再設丞相,甚大臣誰提議設丞相,要被處以極刑,權力全部歸於皇帝一人。

朝廷的事情太多,朱元璋一人肯定忙不過來,所以他給自己請了四類秘書,即所謂的春夏秋冬四輔官(為啥不是梅蘭竹菊,看來朱元璋真不是個雅人),“侍左右,備顧問”,四輔官官位不高,位大都督之後,但是權力卻相當的大,皇帝下的旨,先送四輔官覆核,然後對對外頌布,刑部的疑案,四輔官也有權封駁。

靖難之役以後,雖然有四輔官幫忙,朱棣還是覺得太忙,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這哪像皇帝啊,比坐牢還辛苦,怎麼辦呢?找人幫忙。朱棣叫侍讀解縉、編修黃淮、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故儼等七人到文淵閣值班,當皇帝的秘書,如果成祖有啥搞不定或者想找人商量,就找這些人,即所謂的內閣。

朱棣(劇照)

編修,侍讀都是小官,還是個閒官,無權無勢,對皇帝一點威脅也沒有,但這些人權力卻很大,國家的機要大事,他們都能參與討論。在元代,中書省的長官擁有政事的決策、議政和執行的權力。明朝皇帝掌決策是必定的,朱棣設內閣以後,議政權被內閣取走,宰相的權力只剩下跑腿。明朝中後期,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完全掌握六部,內閣大學士就是宰相,特別是權勢大的內閣首輔,跟以前的宰相併不差別,內閣也由內轉向外。

時間轉到清康熙十六年十月,基於同樣的目的,為了削弱內閣(清還保留有部落時期的議政王會議制,所以分議政王會議的權力也是它設立的目的之一)的權力,康熙設南書房,命侍講張英,中書高士奇在此值班,就跟當初內閣初設時一樣,這些人也是陪皇帝論經史、談詩文,給皇帝提建議,慢慢的,他們還有了替皇帝傳旨,參與討論國家大事的權力。

雍正十年,為了出兵西北,因為擔心大臣們洩露軍事機密,在隆宗門內設軍機處,皇帝任命大臣值班,這些人被稱為軍機處行走,參與軍國機密大事,代皇帝傳遞聖旨,其實就是原來南書房的職能,換個名字而已,行走分領班和幫領幫,秩也就三品(後改從三品),四品(後改從四品),遠低於外朝的侍郎。軍機處一直延續到清末。

雍正(劇照)

不管是漢朝時的尚書(中朝),還是隋唐宋元時的中書,再到明清朝的內閣,都被時人稱為宰相,但在這些機構成立之初,卻只是皇帝的秘書、近侍。皇權與相權相爭,皇帝設立秘書機構分相權,隨著他們權力的增加,這些秘書機構又成為新的宰相。幾千年皇權與相權相爭,得利的是秘書。

讀史明智:宰相門前七品官,在職場中,有幾類人不能得罪,一類是是人事,她掌握你的活命本錢,升遷大事;另一類人則是老闆的秘書,這類人因為長期跟著老闆,瞭解老闆的一切,是老闆親信中的親信,他們可能工資和地位都不高,但是說的話在老闆的心裡卻是很有分量,也許只要他們說句不好聽的,你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升遷機會就沒了。幾千年來都如此,今人怎麼可能倖免。(注:圖片來源於網路,內容為史路雨絲原創,歡迎轉發,非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