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最美少林之碑廊 | 最容易被忽視的少林寶藏之地

少林寺常住院自山門開始,前後共七進院落,是拜佛、坐禪、誦經、接待、藏書、開展大型法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約57600平方米。少林寺歷來是皇家寺院,是中國佛教禪宗第一祖庭,它是佛教中國化的緣起,也是中國佛教的主流。少林寺1500年的歷史,沉澱了禪武醫藝健康的生活方式,留下了少林僧團這個活態的叢林生活樣板,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法制度。

少林寺在歷史上雖幾經磨難,但其精神卻歷久彌新。特別是1928年石友三燒燬少林的那場大火,將法堂、天王殿、大雄寶殿和上千冊珍貴經藏,還有大部分殿堂都化為了焦土。

穿過歷史的雲煙,人們只記住了那場大火,卻不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拐一個彎兒,看一看少林寺無聲無息的歷史筋骨。

這個“筋骨”,就是少林寺現存的那些碑刻!

碑廊·建制

碑林東側為“慈雲堂”,也叫碑廊。慈雲堂的前身為“慈雲庵”,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建,在地藏殿之西,雍正十三年(1735年)整修少林寺時,遷至今址,並改名慈雲堂,後遭兵亂復毀。今存入口券門上“慈雲堂”門額及門側對聯“誰開東土西方法,人在千崖萬壑間”。原立於庵內的幾通重要碑刻今儲存完好。

由於慈雲堂原立名碑較多,1983至1984年整修時為便於保護和觀瞻,便把它改建為碑廊。碑廊依地形作成迴廊式建築,廊簷懸山重疊,臺階錯落有致。院落為長方形,南北長53米,東西寬35。8米,沿邊建環廊42間。迴廊之內是花園式天井小院,翠竹小徑,清幽典雅。

碑廊·少林之“筋骨”

現碑廊中儲存有自北齊、唐、宋以至金、元、明、清古碑一百多通。其中,除前述諸碑外,還有北齊天統二年(566年)造像碑,及唐永淳二年(683年)九月武則天《大唐天后御製詩書》碑等珍貴石刻文物。

《大唐天后御製詩書》碑的背面,還刻有金大安元年(1209年)七月所刻的《三教聖像》圖,該圖為線雕的儒釋道三教聖像,圖中間的人物為佛祖釋迦牟尼,左邊為儒教始祖孔子,右邊為道教始祖老子。

此畫像為近代太遠儒林世顯周臣外孫、少林寺僧人書畫家祖昭所繪,畫像上部刻唐肅宗李亨皇帝撰的《三教聖像贊》文。碑銘以贊和圖的形式來闡述三教合流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少林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融通三教、合會百家的博大襟懷。

碑廊現存有古碑106通,其中北齊1通,唐碑6通,宋碑5通,金碑5通,元碑10通,明碑69通,清碑7通,年代不詳的3通。這些碑刻,是少林寺真正的“魂兒”。但遺憾的是,不少前往少林寺的遊客,都很容易忽視這個地方。

這些碑刻上,清晰地記錄著一個1500餘年的多面少林,這是少林寺鮮為人知的寶藏,是解密少林一把不可或缺的鑰匙。

如果大家今後有緣來到少林寺,別光顧著看那些大殿,也來碑廊走一走,轉一轉,這些碑刻,

不僅在雕刻藝術方面很有研究價值,也記載著少林寺的興衰與歷史,甚至可以窺探出中原佛教的風雨變遷。

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