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農夫報案,牛舌頭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會來自首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這是當初包拯為官時寫的一首詩。

實際上這首詩最後也成了包拯一生人格精神的寫照。

後人都知道包拯的各種事跡,傳說中的斷案能人。

在影視劇發展的時代還出現了不少根據包拯的民間傳聞魔改的影視劇。

透過影視劇,觀眾就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包拯的為官清廉。

雖然是個正面形象,但是實際上的包拯並不是影視劇中的那個外貌形象,雖然是黑麵形象,卻並沒有月牙胎記。

歷史上的包拯是北宋名臣,廉潔公正,不附權貴,敢於替百姓申不平。

而且還為百姓斷了不少案子,雖然沒有像電視劇中的離奇,卻也有他的高明之處。

案子當中流傳最廣的還是那個牛舌案。

一農夫報案,牛舌頭被割走了,包拯:給牛宰了,小偷自然會來自首。

結果還真抓到了兇手。

牛舌案

這個案件的由來是有根據的,而且就憑藉這個,可以看出包拯的厲害之處。

當初包拯正在一處府衙做縣役。

因為包拯為官正直,得到不少百姓的愛戴,百姓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包拯。

一天,一位農民來到了包拯所在的衙門報官。

據他所說,自己家裡唯一耕地的牛不知道為什麼被賊人割掉了舌頭。

農民十分焦急,他希望包拯能夠幫助他把賊人找出來。

但是當時,根本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究竟是誰割了牛的舌頭。

這個案件被其他人看做了一個懸案。

就在大家認為包拯也束手無策的時候,包拯卻說了個令人震驚的提議。

他竟然讓那個農民安心回家去,把牛給宰了,而且信誓旦旦地說,只有這樣才能把兇手引出來。

農民很是不理解,畢竟在宋朝無緣無故的宰牛可是重罪。

牛是古代耕地的重要工具。

實際上,從西周開始,政府就嚴格限制宰殺耕牛。

《禮記》中,“諸侯無故不殺牛”。哪怕是諸侯王室子孫都不能任意處置耕牛,可見牛的重要地位。

到了北宋,對耕牛的保護更是到了極致。

宋真宗為了保護耕牛還特意下了一道聖旨,“禁止殺牛,否則死罪論處。”

由此遏制了人們的奢靡之風,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對於當時我國的小農經濟來說,也是一個正確的法令。

正因為如此,農民才對包拯的建議膽戰心驚,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掉了腦袋。

但是包拯畢竟是官員,有他的命令,農民也不敢不從。

於是農民回到了家中,將自己地耕牛給宰殺了。

聽從了包拯的話語,農民還把這件事公之於眾,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農民無視法令的存在宰殺了耕牛。

後來這個農民還將牛肉賣到了集市上去。

不久以後的一天,一個人跑到了縣衙,找到包拯說自己要報官。

這個人口口聲聲地說,自己的鄰居竟然無視法律將自家的耕牛給宰殺了,還拿到集市上去賣。

此人要求包拯即刻就把他鄰居抓起來。

但是包拯聽到了這個人的舉辦不怒反笑。

此人疑惑極了,問道,為何。

包拯連忙讓人把這個告狀的人抓了起來,問道,“他為何割人家的牛舌!”

這個人被包拯這麼一嚇,什麼都招了。

原來他真的就是那個兇手。

當初因為和農民有一些爭執,自己心裡不甘,就偷偷地跑到了農民的家裡,把他家裡耕牛的舌頭給割掉了。

當時,如果這個農民慢慢地等著這個牛死去,那麼會損失一大筆錢財,如果他鋌而走險,把牛宰殺了,那麼自己正好把此人舉報了。

就是一個普通的爭執,讓這個人犯下了這樣的罪行。

如果沒有那麼大的恨意或者遇到的不是包拯而是另一個官員,恐怕兇手就不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說到底還是他心中的惡意讓他落了難。

這就是牛舌案的由來。

包拯為人

在老百姓的心中,包拯就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也正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流傳著許多關於包拯的話本。

根據整理,現在儲存下來的元代公案戲有18種,包拯他一個人就佔了11種,明代北京永順堂刊印的說唱詞話有13種,包拯破案的就有8種。

正是因為這些民間故事的傳頌和大肆渲染,包拯才能從一個盡職盡責的清官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神通廣大的破案能手。

丟擲這些故事看本質,包拯也是一個值得百姓愛戴的好官。

少年志向高遠,當為人臣,為國效力。

有著如此志向的包拯自幼苦讀,終於在天聖五年,包拯高中進士,被任命為大理評事。

在包拯在任之時,他為人正直,給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更是為官清廉,是真正的做到了不拿衙門的一方硯臺。

除了對自己為人父母官的身份負責之外,包拯還有孝道。

很多當了官,有了身份的人,在當時都嫌棄自己原來的家庭。

而包拯則恰恰相反。

他在為官時期還特意調到了父母所在的地區,就是為了能夠時常陪伴自己的父母,不讓他們掛念。

而且當他的父母實在不捨的時候,包拯直接辭掉了官職,回家贍養自己的父母。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去世,他還在父母墳前,建起了草蘆,給父母守孝。

直到守孝期滿,他也不忍離去。

最後在鄉親們的勸說下才離去,回到他的官位上繼續為百姓負責,效忠朝堂。

除此之外,包拯還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臣。

旁人不敢說的話,他說,旁人不敢進的言,他進。

包拯作為一個監察官員,始終記得自己的責任,遇到那些權貴寵臣做錯了事情,更是不給一點面子,把他們斥責得面上無光。

當有人勸他收斂鋒芒的時候,包拯也不以為然。

他始終覺得為人臣子,就是要對的起自己身上的這身官服。

就這樣的一個人,為百姓和國家做了不少的事情。

最後嘉佑七年,包拯逝世,年歲65,諡號,“孝肅”。

可見皇室對包拯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