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在古代,其實很多人都被冤枉了

有首名為《千古奇冤一百人》的長詩,曾在網上被大量轉載。這首詩裡寫了歷史上很多被誤會冤枉的知名人物,比如夏桀、劉備、武則天朱元璋等等。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那些被現代人誤會的歷史人物。

小編儘量挑詩歌中沒有寫到的。首先第一個是葉公好龍裡的葉公,這個春秋時期的葉公子高,很喜歡龍,所以家裡的物品上都畫著龍,屋裡屋外也都畫龍,然而當真正的龍出現在葉公面前的時候,卻嚇得立刻逃走,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而是喜歡像龍一樣的東西。用這個詞形容了那些唱高調,不務實際的虛偽小人,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不一致。如此一來,葉公也自然而然被人認為是虛偽小人了。

但是,葉公這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根本沒有這個成語典故里說的那麼不堪。孔子都曾親自上門拜訪,兩人交流治國方略和倫理道德問題。他在自己的封地上任之時,人民受到水患之苦,葉公興修水利,發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法,東西二陂水利工程,至今河南葉縣還有遺址,要比都江堰早200年。而且他也是個忠勇之人,老年的葉公,在楚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平定反叛,安定了楚國。國民都說盼望葉公如同盼望父母。

這樣一個人怎麼會流傳出葉公好龍的貶義成語呢?其實最初葉公修建水利工程的時候,水系影象是群龍,就有人說他不是真的好龍,不然水系圖上怎麼沒有云呢?葉公說自己只是想引龍出水而已,另外怕引水工程加重老百姓負擔。葉公的政敵們就把這段故事篡改,後經過歷代人的以訛傳訛和政治詆譭需求,葉公就成了課本上的典型反面教材。

第二個從古代就是被冤死的。有句話叫做“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是背後的悲涼故事卻不一定都知道。說這句話的人表面上看,很愧疚,似乎像個好人,其實卻是實實在在的小人一個。東晉宰相王導,有個叫王敦的兄弟,自恃文韜武略無人能比,起兵謀反了。而在南京的王導等王氏親族,都非常害怕,因為皇帝的親信曾提議殺光王敦的家屬。於是王導帶領親族數十個子弟,來到皇帝宮前哭泣懇求,更是說王敦為亂臣賊子,自己絕對終於皇帝陛下。自此,每天都在殿外自己罰站。

有一天周伯仁被宣召入宮,王導見了就對伯仁說,讓他幫忙求情。但是伯仁並沒有迴應,而是直接進了宮。雖然沒有迴應王導,但是伯仁一進宮就開始為王導全家求情開脫,皇帝似乎很信任周伯仁,還留他一起吃飯,君臣二人喝得很開心,伯仁也喝醉了,出宮的時候王導還站在那,就再次低聲下氣地呼喊伯仁,但是伯仁依舊沒理睬。回到家酒稍醒了,伯仁立馬寫奏摺再次為王導求情,說他是個大忠臣。王導哪裡知道這些,心裡已經恨上了伯仁。但是,幫是情分,不幫也沒什麼大錯吧,誰敢輕易蹚你的渾水。

後來叛亂的王敦還真的成功了,打得朝廷無法還手,他也不做皇帝,就要了個一人之下的大官。然後開始排除異己,伯仁作為當時的大才子,王敦也在考慮留不留,王敦的弟弟王彬求情,而王導卻默不作聲。王敦一看,得,殺了吧。周伯仁就這麼被冤死了。做好事真的該留名啊!

後來王導在宮中找到當初伯仁的奏摺,才明白自己有多無恥,才愧疚地說出那個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