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虎鎣”的前世今生

在博物館看展,青銅器的名字是檢驗一個人詞彙量的最好題目。鬲甗簋簠盨,斝觚觶罍匜,哪個字看起來都不太眼熟。

國博最近的一場展覽,又讓不少身經百戰的觀眾小聲嘀咕起來:這是虎啥咧?

之所以難倒那麼多人,原因只有一個:這種器物實在是太罕見了,現在僅存七件。日常生活中見到這個字的機會極少,認不得也是自然。

這種器物叫作鎣,音“熒”(yíng),是一種盛放液體的器物。國博展出的這件,因為蓋子和流口處都有一隻小老虎,所以名為“虎鎣”。

虎鎣

那麼我們可能要問,這類器物為何這麼稀少?這件虎鎣為何能僅憑藉自己之力,就撐起一場展覽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它的功能說起。

鎣有長長的流口,像今天常見的茶壺一樣,據此我們可以判斷它是一件盛放液體並可傾倒的器物,可能是水器或是酒器。那麼具體是做何用呢?我們可以看一看與鎣極為相似的一件器物——盉。

盉·西周中期

這件有著長口的器物叫作盉(音“禾”),它常常與另一件器物同時出現,就是盤。

盤·西周中期

盤與盉共同配套使用,是古代沃盥之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先秦時期雖然筷子已經出現,但在吃飯時仍然常常要用手去抓,因此重要的宴會之前,貴族們都會執行沃盥之禮——也就是飯前洗手。

《禮記》中記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就是說沃盥時需要三個人,長者舉著水具倒水,貴族在水流中洗手,而年少的奴僕則捧著盤子接棄水,旁邊還得有一位遞毛巾的僕人。

雖然過程有點複雜,不過用流水洗手,要比在水盆中洗手乾淨得多。

西周後期,人們還逐漸使用另一種器物來倒水,也就是匜(音“儀”)。

虢金氏孫匜·春秋早期

這種長得像瓢一樣的匜,流口更大,更適合傾倒水流。因此後來成為沃盥之禮的主要用具。

那麼,虎鎣也是行沃盥之禮的器物嗎?

孫機先生認為,鎣這種器物造型優美精緻,並且流口較小,不應該是作為洗手的粗器,應該作為祭祀所用。

與鎣相似的盉,有一部分也相當精美,脫離了可移動水龍頭的命運。它的新使命是什麼呢?

請先看下面這件器物,陝歷博所藏的“它盉”。

它盉·西周晚期

這件盉同樣工藝精美,不像是尋常水器。王國維先生認為,它可能是調節酒味厚薄所用。透過向酒杯中加水,來降低酒的濃度,讓飲者bu zhi yu喝醉。

但孫機先生認為,先秦時期的酒本來度數就很低,無需再加水調節。就像我們今天酒量再不濟的人,喝啤酒時也不會兌水。

那麼“它盉”是做何用呢?

孫先生認為它是向酒杯中加水所用,但功能並非是調味,而是祭神時所用。

古人用一種名叫鬯酒的香酒敬神,因為神靈雖不飲食,但愛聞香氣。因此人們把鬯酒倒在青銅爵中加熱,使得“芬芳香氣,動於神靈”。煮剩下來的殘酒,就倒在白茅草上,這樣天上地下的鬼神都得到了歆饗,上下交泰。

二里頭出土的青銅爵。

二里頭出土的青銅爵,可以看到有很細長的流口,並不適合對口飲用,反而在灌地的時候很方便。所以古代的爵並非飲酒器。

在加熱過程中,酒會變得濃稠,可能會發生糊化,因此需要時時添水。此時添水的器物,就是高品級的盉了。

那麼,鎣也是添水所用的嗎?

答案還是否定的。

孫機先生認為,比鬯酒更好的酒,還需要新增一種香草,名為鬱金。它並非百合科的鬱金香,而是姜科薑黃屬的鬱金、莪術和毛莪術的塊根。這種香料加到酒中,使得香氣更盛,故而稱為鬱鬯。直到清朝,光祿寺還釀造這種香酒祭祀。

那麼鎣,就是用來存放鬱金汁所用。在儀式中,將鬱金汁倒入鬯酒中,混合成鬱鬯,再倒入爵中加熱敬神。

鎣的功能,終於弄清楚了。

那麼,既然鎣與盉長得非常像,我們怎麼判斷一件器物是誰呢?

與其他透過尋找特徵來分類的方式不同,此時我們判斷的方法主要是依賴銘文,所謂“自名為鎣”,銘文中自稱為鎣的,就是鎣。

虎鎣的銘文在器蓋內。

器蓋中的銘文為“自作□鎣”。

器蓋中的銘文為“自作□鎣”,因為第三個字看不清,所以人們根據虎形紋飾,將它命名為虎鎣。

這件虎鎣之所以這麼珍貴,一方面自然是器物本身難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的身世傳奇。

虎鎣原是清宮舊藏,放置在圓明園內。後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時,它落在了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手中。2018年,埃文斯家族決定拍賣這件虎鎣。中國國家文物局等部門提出抗議,並試圖透過外交手段終止拍賣,想讓虎鎣重回中國。但這家拍賣機構並未同意,最終將虎鎣以41萬英鎊的價格拍出。

但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買家提出要無償將虎鎣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於是這件圓明園流失文物,歷經一百五十餘年,終於重回故土。

我想,這大概就是它一件獨佔一展覽的原因吧。

以上內容均為2月26日下午在國博講堂聽孫機先生講座內容整理所得,其中部分內容或許存在爭議。

孫先生九十高齡,全程站著講課,直到提問時才坐下,實在讓人感動。我問了一個問題:為何高階的盉以及鎣都不再作為沃盥之禮的器物,但仍會有配套的盤出土呢?孫先生說這個盤是托盤之用,不是承接棄水的。我覺得可能還是有點存疑。

老先生的簽名

結束後跑過去讓他給我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簽了名,好開心!

致謝:部分照片來自於國博與陝歷博官方賬號、孫機先生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