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伊索的狐狸和魯迅的阿Q

伊索寓言中的那個狐狸,摘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種自我安慰好像魯迅筆下阿Q的精神勝利法,打不過人家就說人家是兒子打老子。

但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更像是一個勝利者,得不到葡萄馬上就放棄,絕不戀戀不捨,望眼欲穿,苦苦糾纏。阿Q則明顯是個窩窩囊囊的失敗者形象,得不到自尊,又耿耿於懷,只好用幻想來滿足自己的自尊,自己麻痺自己。

為什麼相似的行為下狐狸顯得很狡猾而阿Q顯得很愚昧呢?從更深的層次上看,伊索本人雖然當過奴隸,但他的寓言卻反映了古希臘城邦自由公民的心聲。古希臘各城邦的自由公民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職業自由。種地不行就去釀酒,釀酒不行就去經商,一個城邦混不下去可以去另一個城邦試試運氣。

而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在極個別的情況下,農民子弟可以透過科舉考試、經商造反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絕大多數安分守己的封建農民,根本無法擺脫他們生活的那個環境,因此他們只有在幻想中才能暫時滿足一下自己那種卑微的願望。

過去通常的議論是:阿Q反映了中國人的劣根性。也許這真是魯迅先生的創作動機,不過同樣的德行,為什麼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沒有表現出阿Q那種可憐可鄙的模樣呢?其實從來就沒有什麼人的劣根性,只有制度的劣根性。

小時候看電影《阿Q正傳》,影片最後有一段裝模作樣的畫外音:阿Q死了,他雖然沒有女人,但並不如同小尼姑所罵的那樣斷子絕孫了,阿Q還是有後代的,而且子孫繁多,至今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