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桐桐談史:朱元璋當上皇帝后,都對錢幣做出了哪些調整?

圖片:網路

文章:桐桐

當其他國家還沒有聽說過紙幣,宋、金、元時期就已經發生過巨大的鈔票貶值。不過,到鈔票如廢紙時,這三個朝代都已經進入了皇朝的滅亡期。而在明代則更進了一步,鈔票堆積在市場,人們連看都不看。

宋元時期,人們對於紙鈔的原理有著清晰的認識,政府發行紙鈔,都知道紙鈔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背後有準備金,紙鈔可以隨時兌換錢幣或者銀子,人們不是看重這張紙,而是看重它對應的實際財富。

不管宋代還是元代都有著較為嚴密的準備金制度,只是到了後來,由於財政的壓力,才偷偷地將準備金挪用了。但由於政府操作還有一定的規則可言,故而能夠保證紙鈔在崩潰前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正常流通。

但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於對經濟最無知的環境中,對權力鬥爭有著豐富的經驗,對金融、財政、貿易卻一竅不通。加上他強調後代必須完全遵從他設計的制度,明代的財政制度從他建立時起,就是最保守、最落後的。

由於對紙鈔的原理一無所知,明代的準備金制度也是最差的,這導致明代建立不久之後,紙幣制度就已經崩塌。民間由於不信任政府,所以退回到了硬通貨之中,使用白銀作為貨幣,不再理睬政府的紙幣了。

在開國之後,統一全國之前,明太祖就開始著手建立新的金融體系。最初,他效仿唐宋,鑄造了一批銅錢進行流通。但由於戰亂,銅礦開採陷入停滯,政府只能強迫民間把銅器銷燬,上繳用來鑄幣。這種做法引起了民間的不滿。

這時,明太祖想起了元代紙鈔的便捷,便效仿元代發行紙幣。明代發行的紙幣叫“大明寶鈔”。明代的紙幣經過了精心設計,還考慮到有許多人不識字,用圖畫的形式表明面值,在鈔票上畫上錢串的圖樣,每畫一串,代表一百文。在一貫的鈔票上畫十串,五百文畫五串。

根據皇帝的設計,一百文以上的交易使用紙幣,一百文以下的使用銅錢。他規定了幾種中介物的比值,每一貫鈔票,對應於一千文錢、銀一兩;每四貫鈔票對應於黃金一兩。不僅將紙幣與銅錢掛鉤,還將黃金、白銀、銅錢的比值也都掛鉤,強行鎖死了幾種物品之間的匯率。

明太祖認為,只要利用皇帝的權威規定了紙幣的價值,並用嚴刑酷法來強迫民間接受,就可以保證它的流通。但他對貨幣流通背後的機制一竅不通,他不知道,人們之所以接受紙幣,是因為紙幣背後準備金的支撐。與宋元時期的紙鈔比起來,大明寶鈔的缺陷非常明顯。

第一,寶鈔完全沒有準備金制度,所有的紙幣都是不可兌換的。雖然朝廷公佈了紙幣與黃金、白銀、銅錢的兌換比率,但是,這個比率只在民間拿真金白銀換紙幣時有效。

但是,如果民間決定保留黃金白銀,不兌換成紙幣呢?皇帝也在考慮這個難題。最終明太祖想出了辦法,釋出禁令,民間不得以金銀進行交易,也不準以物易物,必須使用紙幣和銅錢,違反的就是犯罪。禁止了金銀交易,而銅錢的數量又很稀少,民間只有使用紙幣這一個選擇了。

第二,寶鈔的發行不限量,政府想印多少印多少,一旦財政匱乏,立刻開啟印鈔機。寶鈔也不再分界。最初,寶鈔也沒有以新換舊一說,人們把鈔票用舊用爛了就失效了。後來才規定可以以舊換新。

第三,紙幣之所以通行,最重要的保證是政府允許民間用紙幣納稅。然而明太祖卻在財政上做手腳,政府花錢時儘量多使用紙幣,而政府收錢卻少收紙幣。隨著鈔票的持續貶值,皇帝在稅收中也更加偏好硬通貨。

皇帝向市場投入了過多的紙幣,明代的鈔票成了典型的擊鼓傳花遊戲,政府源源不斷地把流動性放出來。只用了二十年時間,明代寶鈔制度就崩潰了。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每貫寶鈔只能兌換一百六十枚銅幣,貶值已經超過六倍。又過了五十年,寶鈔已經成了廢品,堆在街上都沒有人要了。

當紙幣制度已經徹底崩潰後,民間不再顧及皇帝的禁令,轉而使用白銀作為交易媒介。明代的金融制度陷入了混亂。在宣宗時期(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皇帝仍然堅持祖宗的法度,認為用銀買賣是一種犯罪行為,下令禁止民間用銀。

但宣宗時期的用銀禁令已經是一個時代的尾聲,到了明英宗正統時期(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皇帝終於放鬆了用銀的禁令。朝野都可以名正言順地使用銀子。此後雖有反覆,但實際已進入銀本位時期。

奇怪的是,明代寶鈔制度雖然很快崩潰,可是寶鈔卻如同細小的尾巴一樣一直存在。由於明代是個對祖宗之制無限尊崇的朝代,一旦朱元璋建立了制度,沒有人敢於廢除。

到了後來,寶鈔就成了一種禮儀性的東西。逢年過節,皇帝就會裝模作樣地向大臣發放寶鈔作為賞賜。大臣明明知道寶鈔已經形同廢紙,沒有了市場,也要感激涕零地接受下來。由於這種禮儀作用,大明寶鈔一直保留著。

對於明代人來說,皇帝發行紙幣唯一的公平之處是它不僅僅坑老百姓,對官員也毫不手軟。實際上,官員是明代紙幣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明初的官員在俸祿上還算幸運,隨後,明太祖決定把一部分俸祿折算成鈔票,官員的收入就走向了漫漫的縮水旅程。

鈔票發行後五年(洪武十三年),皇帝規定一品官的俸祿為每年一千石,同時給鈔票三百貫。剛發行鈔票時,一貫鈔票合米一石,相當於年俸為一千三百石糧食。

到了明成祖時期,官員俸祿開始大面積搭鈔,高官給四分米六分鈔票,小官給六分米四分鈔票。隨著鈔票貶值的加劇,官員俸祿大打折扣,到了宣宗時期,一品官的月俸只有四十六石米,隨後的英宗時期只有不到三十五石,憲宗時期只有二十石米,不如一個唐代的七品官。

由於官員俸祿太少,他們只能想其他的辦法來補貼家用,這是造成明代官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到了後期,官員也忍受不了鈔票的盤剝,呼籲皇帝加速銀本位的普及。銀本位的確立,是民間自發對抗中央政府錯誤金融政策的結果。由於政府無法保證紙幣的信譽,民間只好尋找最方便的中介物來代替紙幣,完成交易活動。

中國的銀本位還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時歐洲和中東都再次進入了鑄幣時期,而在歷史上鑄幣發展最完善的中國卻正好相反,民間用銀並非是以錢幣的形式使用,而是夾成碎塊稱重使用。雖然銀為交易中介,卻缺乏統一的形制,貨幣形式變得更加落後。

不過,雖然有著種種不方便,當全國普遍採用銀本位之後,民間經濟卻因此受到了保護。漢代政府學會用鑄幣造假的方法從民間抽取鑄幣稅,而宋代以後的政府屢次使用紙幣來籌集財政資金,不管是鑄幣還是紙幣,都會淪為政府的財政工具,破壞民間經濟的繁榮。明代政府把紙幣玩崩潰之後,不得不把貨幣職能交給了天然的貴金屬銀,銀子的供應量只和儲量、開掘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

結果,明代政府雖然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卻出乎意料地有了新的收穫:由於民間金融系統脫離了政府擺佈,變得更加健壯,反而使明代經濟更加經得起政府的折騰。不管是外敵的入侵,還是內政的敗壞,二者對於民間經濟的破壞力都大大下降。銀本位制保護了民間的繁榮,無意之間,讓這個原始、僵化的帝國存活了近三百年時光。這或許是朱元璋當初也沒有想到的。

宣告:本文由桐桐談史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