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互相牽制下的微妙平衡,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局面如何形成?

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已經逐漸從強盛開始走向衰落,盛唐的華美氣象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則是流民漸增、地方坐大的混亂社會。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唐朝的節度使們又一次增大了自己的權力,形成了藩鎮割據的現象。

這些節度使們擁兵自重,開始對唐王朝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在經過兩次中央政府與藩鎮割據的鬥爭之後,雙方逐漸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也使得藩鎮割據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了唐王朝滅亡。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形勢

安史之亂末期,由於大燕內部的權力鬥爭激烈,同時也因為唐肅宗依靠其他藩鎮的軍隊對其進行了有力的鎮壓,終於在公元563年結束了這場戰亂。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原本參與了安史之亂的將領們看到了這場動亂最終會是唐王朝獲得勝利,於是為了儲存自己的力量,紛紛向唐王朝投降。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如果對方已經投降,那麼就不能趕盡殺絕,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寬宏大量來接受投降,並且還要優待對方。

在這種傳統的思想引導下,唐朝的統治者不得不接受了這些人的投降,還必須捏著鼻子承認他們在故地的勢力,這種不正確的處置方面使得安史舊部們整合了安史之亂殘留下來的勢力,在河朔地區依舊保有實質上的獨立地位。

安史舊部河朔三鎮

與此同時,由於唐王朝是依靠其他藩鎮的力量才能平定安史之亂的,這就讓其他節度使在這場戰爭之後取得了很大的利益。

中央政府已經沒有辦法在制約這些節度使的勢力了,而且由於軍事的需要,節度使已經由當初邊疆的特殊制度變為了一種全國的普遍性制度,使得之後的藩鎮割據局勢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另一方面,安史之亂帶來社會動盪,原本已經開始衰落的均田制在經受了戰火的洗禮之後,已經徹底崩潰了,建立在均田制之上的府兵制也在此時被破壞殆盡。

原本的府兵制讓唐王朝的中央地區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現在的唐王朝中央軍隊已經不堪一擊了。

面對這種形勢,唐朝採用了曾經的臨時軍隊組織措施募兵制來取代府兵制,這就讓藩鎮節度使的勢力進一步加強了,雙方力量的平衡逐漸被打破,中央政府和藩鎮勢力之間的鬥爭一觸即發。

安史之亂

在德宗時期,安史舊部的河朔三鎮中的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去世了,當時的德宗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來削弱安史舊部們的勢力,併為後來他所想要採取的措施起到一個威懾的作用,因此德宗拒絕了李寶臣的兒子繼任成德節度使。

這樣的行為使得長期獨立的對方大為不滿,在聯合了其他三個節度使之後,發動了一場叛亂。

德宗派了盧龍和淮西的節度使前去平叛,想要透過節度使之間的鬥爭來讓他們達到兩敗俱傷的目的,但是雖然他們殺死了李寶臣的兒子,卻在之後投向了叛亂的一方。

隨後,德宗再派了五千士兵支援,可是當他們經過長安的時候,這些士兵卻以酬勞太低為理由又一次叛變了,德宗倉皇出逃,史稱

“涇原兵變”

儘管這場叛亂最終還是被唐王朝給平定了,但是中央的地位進一步下降,只能依靠節度使之間的制衡關係來維護自己的統治。

涇原兵變

這種節度使勢力不斷膨脹的局面在憲宗時期暫時告一段落

。這時的唐王朝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中央政府的財力逐漸增強了,使得憲宗開始對藩鎮割據勢力磨刀相向。

從元和元年到元和十四年,憲宗依靠自己招募的軍隊和藩鎮之間的制衡關係成功進行了四次平叛和裁藩,使得藩鎮勢力開始暫時屈服於中央,雙方之間開始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平叛與裁藩

總而言之,藩鎮割據的局面在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並且一直沒能被消除,直到唐王朝滅亡才不再存在。這一局面在唐朝中後期嚴重削弱了唐政權的統治力量,各個藩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和中央之間的鬥爭,雖然不再如同最初的那樣強大,但是依舊各據一方,具有半獨立的性質。除此之外,它還對當時的社會秩序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對當地百姓的壓迫使得社會矛盾開始尖銳起來。這一現象讓原本處在平衡態勢的中央和藩鎮之間產生了一些比如農民起義這種的新力量,打破了人為的脆弱平衡,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智偉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