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南懷瑾老師講記錄] 念舍是貪,舍煩惱,另一方面是以悲心,行財施

按:說到佛法中的舍,通常會想到捨棄財物、名利等,這些的確都屬於念舍的範圍,但歸根結底,念舍一方面要舍自己的慳貪,舍煩惱,另一方面是以悲心,行財施法施利益眾生。

“念舍”者,有二種舍:一者、施,二者、舍諸煩惱。

施捨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

三種舍和合,名為舍。

一 念財施

財施是一切善法根本故,行者作是念:“上四念因緣故,得差煩惱病,今以何因緣故得是四念?則是先世、今世,於三寶中少有佈施因緣故。”

所以者何?眾生於無始世界中,不知於三寶中佈施故,福皆盡滅。是三寶有無量法,是故施亦不盡,必得涅槃。

複次,過去諸佛初發心時,皆以少多佈施為因緣;如佛說:“是佈施是初助道因緣。”

複次,人命無常,財物如電,若人不乞,猶尚應與,何況乞而不施?以是應施,作助道因緣。

複次,財物是種種煩惱罪業因緣;若持戒、禪定、智慧種種善法,是涅槃因緣。

以是故,財物尚應自棄,何況好福田中而不佈施?

譬如有兄弟二人,各擔十斤金行道中,更無餘伴。

兄作是念:“我何以不殺弟取金?此曠路中人無知者!”

弟復生念:“欲殺兄取金。”

兄弟各有噁心,語言視瞻皆異。

兄弟即自悟,還生悔心:“我等非人,與禽獸何異?同生兄弟,而為少金故而生噁心!”兄弟共至深水邊,兄以金投著水中;弟言:“善哉!善哉!”弟尋復棄金水中;兄復言:“善哉!善哉!”

兄弟更互相問,何以故言“善哉”?

各相答言:“我以此金故,生不善心,欲相危害,今得棄之,故言善哉!”二辭各爾。

以是故知財為噁心因緣,常應自舍!何況施得大福而不施?如說:

“施名行寶藏,亦為善親友,

終始相利益,無有能壞者。

施為好密蓋,能遮飢渴雨;

施為堅牢船,能度貧窮海。

慳為兇衰相,為之生憂畏,

洗之以施水,則為生福利。

慳惜不衣食,終身無歡樂,

雖雲有財物,與貧困無異!

慳人之室宅,譬如丘冢墓,

求者遠避之,終無有曏者。

如是慳貪人,智者所擯棄,

命氣雖未盡,與死等無異。

慳人無福慧,於施無堅要,

臨當墮死坑,戀惜生懊恨;

涕泣當獨去,憂悔火燒身。

好施者安樂,終無有是苦。

人修佈施者,名聞滿十方,

智者所愛敬,入眾無所畏,

命終生天上,久必得涅槃!”

如是等種種訶慳貪,贊佈施,是名念財施。

二 念法施

云何念法施?

行者作是念:“法施利益甚大,法施因緣故,一切佛弟子等得道。”

複次,佛說:“二種施中,法施為第一。”何以故?

財施果報有量;法施果報無量。

財施欲界報;法施三界報,亦出三界報。

若不求名聞、財利、力勢;但為學佛道,弘大慈悲,度眾生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若不爾者,為如市易法。

複次,財施施多,財物減少;法施施多,法更增益。

財施是無量世中舊法;法施聖法初來未得,名為新法。

財施但能救諸飢渴、寒熱等病;法施能除九十八諸煩惱等病。

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財施、法施,行者應念法施。

問曰:

何等是法施?

答曰:

佛所說十二部經,清淨心為福德與他說,是名法施。復有以神通力令人得道,亦名法施。

如《網明菩薩經》中說:“有人見佛光明得道者,生天者。”如是等口雖不說,令他得法故,亦名法施。

是法施應觀眾生心性,煩惱多少,智慧利鈍,應隨所利益而為說法;譬如隨病服藥則有益。

有淫慾重,有瞋恚重,有愚痴重,有兩兩雜,三三雜。淫重者,為說不淨觀;瞋重者,為說慈心;痴重者,為說深因緣;兩雜者,說兩觀;三雜者,說三觀;若人不知病相,錯投藥者,病則為增。

若著眾生相者,為說但有五眾,此中無我;若言無眾生相者,即為說五眾相續有,不令墮斷滅故。求富樂者,為說佈施;欲生天者,為說持戒;人中多所貧乏者,為說天上事;惱患居家者,為說出家法;著錢財居家者,為說在家五戒法;若不樂世間,為說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

依隨經法,自演作義理,譬喻莊嚴法施,為眾生說。

如是等種種利益故,當念法施。

三 念舍煩惱

舍煩惱者,三結乃至九十八使等皆斷除卻,是名為舍。

念舍是法,如舍毒蛇、如舍桎梏,得安隱歡喜。

複次,念舍煩惱,亦入念法中。

問曰:

若入念法中,今何以更說?

答曰:

舍諸煩惱,是法微妙難得、無上無量,是故更別說。

複次,念法與念舍異:念法,唸佛法微妙,諸法中第一;念舍,念諸煩惱罪惡,舍之為快;行相別,是為異。

如是等種種因緣,行者當念舍。

念舍者,是初學禪智中,畏生增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