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定都南京:為何稱帝10年後,朱元璋才最終正式決定?

歷史上,大凡新的統治者稱帝建國後,面臨的

一個首要問題

,就是怎樣建都,建在何處。因為國都是政治權力中心,地位相當重要,歷代統治者都會反覆權衡,非常慎重。但大多數也都是稱帝、建國、定都同時進行,即使有段時間差,也不會相隔太久。

然而,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卻是個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稱帝,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改南京為京師,中間整整隔了10年。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還得從朱元璋率軍渡江時說起。那一年,也就是1355年,便有人向其建議先取

金陵

,根據形勢變化再做打算。攻克之後,一幫謀士大將一致主張定都應天,認為此地進則可越兩淮北征,退則可劃江自守。經過長期研究後,龍鳳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便擴大了

應天

舊城,並在鐘山南側修建了新的宮殿,到第二年才完工。這便是朱元璋吳王時代的都城。

從洪武元年(1368年)稱帝開始,南征北伐,節節勝利,朱元璋從吳王變成了皇帝,疆域也從東南一角,擴大為大明帝國,形勢與原先不同了。吳王時代的都城還能不能夠適應新的局面,成了令朱元璋頭疼的大問題。

東南

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從遼東到廣東,沿海幾千裡的海岸線,時時處處都有被倭寇侵略的危險,但畢竟好對付。東北和西北方向,元朝儘管被趕到了北方沙漠,但仍是蒙古大汗,儲存有強大的軍力,時刻有南下恢復的企圖。如果沒有重兵把守,黃河以北很可能守不住,

北方

必須成為全國的軍事中心。如果把國都建在東南,依附經濟中心,則北方空虛,無法堵住蒙古人的南侵。但如果定都北方,和軍事中心合而為一,糧食物資則需要依靠南方供給,運輸費用太大,根本不划算。可以說,建都問題,加上防禦計劃,成為當時帝國朝野最關心的大事。

同時,帝國都城問題以外,還牽涉到帝國制度問題。是採用

郡縣制

,還是

封建制

,朱元璋一時拿不定主意。秦漢唐宋實行的是郡縣制,沒有強大的藩國來支援護衛,也是最終衰亡的一個原因。而周代分封侯國,又搞得枝強幹弱,威令不行。當然,比較折中的辦法,是西漢初期實行的

郡國制

度,一面立郡縣,設官分治,大權集中於朝廷;另一方面,又設定藩國,分封子弟,作為皇家的拱衛。如果把國都定於東南富庶之地,同時分封朱家子弟到北邊防衛,這樣就等於把帝國建都和制度問題一起解決了,經濟上、軍事上都有利於皇家統治權的長期鞏固。

明初定都應天的重要理由便是經濟。其一是因為江浙富庶,不但是

大糧倉

,還是絲織品、海鹽業中心,應天又是這些物資的

集散地

,所謂“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其二是吳王時代在應天修建的宮殿,不能輕易放棄,如果另建都城,費時費力費錢。其三是文臣武將都是江淮子弟,地道的南方人,不太願意離開故土。

但是從照應北方軍事觀點來看,在應天建都,地理位置上不太合適。洪武元年攻下汴梁(開封),朱元璋曾經親自前往察看,覺得雖然位置適中,卻無險可守,容易四面受敵,還不如據有長江之險的金陵。但是為給西北運送軍餉兵力,需要建立一個補給基地。於是模仿古代

兩京建制

,以應天為南京,以開封為北京。

洪武二年,隨著北方逐步併入明帝國版圖,形勢又有變化,帝都問題又再度提上朝廷議程。有的主張關中險固,可以定都長安,有的認為洛陽可以,有的覺得開封最佳,有的指出大都(北京)宮室完備,規模尚可。反正七嘴八舌,引經據典,都認為自己有理。

朱元璋一一反駁。認為大家所說的都比較片面,不符合現狀。長安、洛陽、開封,過去確實是都城,但從當前來說,打了幾十年仗,老百姓還沒有休養生息,如果重新建都,自然耗費過大,百姓負擔不起。即使是北平,雖然有舊宮室,但也須重新改造後才能用,同樣費力。倒不如依舊定在南京,

虎踞龍盤

之地,經營多年,且有長江天塹,可以立國。

同時,朱元璋認為,鳳陽所在的濠州,前有長江後有淮河,地勢險要,運輸也很方便,可以建箇中都。便從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開始,動工修行城池宮殿,一直到八年(1375年)四月,劉基堅決反對,認為鳳陽雖然是帝鄉,但從種種條件來看,並不適合建都,朱元璋才放棄了在老家建都的念頭,下令停工。

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反覆考慮、躊躇了10多年後,朱元璋才決心正名定都,下令改南京為京師。困擾朝野多年的帝國建都問題,終於塵埃落定。

(圖片來自網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亞岱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