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清初人口暴增至3億,除了“康乾盛世”,美洲糧食作物功不可沒

清朝的人口出現爆炸式增長、達到中國歷史人口峰值,主要出現在康熙至乾隆時期。於是很多人把這個現象想當然地歸功於“康乾盛世”。

其實還有個重要原因是,美洲糧食作物如玉米、番薯、馬鈴薯等在中國的引進和大面積推廣。甚至有學者認為“康乾盛世”其實就是 “番薯盛世”!

肯定會有很多人覺得這是奇談怪論。那我們就擺事實、講道理來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一組資料:

明末的崇禎三年(1630年),全國人口已接近2億,是世界人口大國。

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這一年,社會異常動盪: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立大西政權;清軍入關,入主中原。由此當年的人口減少到約1。5億。

順治十八年(1661年)時,人口只剩八千多萬。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國人口重新突破1億,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億,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突破4億,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也即,清初人口從八千多萬突破3億用了約130年,突破4億用了約180年!這堪稱人類歷史的奇蹟。

其主要原因,是“康乾盛世”與美洲糧食作物聯合“發力”,這兩個因素互相促進、疊加,從而引發了人口暴增的“紅利”。

01

“康乾盛世”的真相

歷經明末清初幾十年的頻繁戰爭和瘟疫、災荒饑饉、疾病,社會遭受了浩劫,經濟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全國人口數量銳減。

為了加強統治,緩和社會矛盾,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統治者不得不實行了一些穩定社會、促進生產的措施。

例如宣佈“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廢除賤籍制度、治理黃河與大運河等一系列改革和發展措施。

到康熙在位中期,社會已經基本穩定,社會生產普遍恢復,國庫收入增加。到乾隆帝時,自豪地宣稱“方今國家全盛,府庫充盈”。

隨之,人口數量也得以迅速增長。

然而,“康乾盛世”這一說法,是清廷御用文人和遺老們宣揚出來的,後人也就順口以訛傳訛。從而導致留下了一個虛浮誇張、名不副實的歷史概念。

“康乾盛世”的背後,政治腐敗,社會生產水平落後,各種衰敗之象明顯。

例如康熙年間思想家唐甄在《潛書》裡提到:“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於北方”。

乾隆時期,民眾吃糠咽菜、賣兒賣女的記載比比皆是。

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在乾隆時代組團訪華時記載道,許多百姓都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街頭乞丐很多。他指出當時社會混亂與不穩定,形容滿清不過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

再如,商業資本到明朝末年迅速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是清初統治者加強“重農抑商”政策,對工商業千方百計地打壓。例如認為“招商開廠……斷不可行”, “礦廠除嚴禁之外,無二議也” 。

而且,清廷以“四夷之共主”自居,採取不與外國通商的閉關鎖國政策,由此堵塞了對外貿易、交流。

康乾時期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然而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產品的總產量一直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

從中國歷史縱向發展來看,所謂的“康乾盛世”,只有數量和規模的增加,而缺乏質的改變。

從橫向來看,當時滿清的政治制度、經濟(經濟總量仍高於西方,但生產水平相對落後)、科技、軍事、文化等,已經落後於西方。

因而,乾隆晚期開始,清朝轉入頹勢。康乾時期也就成了絕唱,被遺老們懷念、訛傳為“盛世”。

不可否認,康乾時期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猛增。

但是,這類“盛世”在歷史上很多朝代建國初期都有出現,可以說是個歷史規律。

例如西漢的“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明朝的“洪武之治”等,經濟總量和人口數量都會猛增。

所以說,清初人口暴增,康乾時期的統治措施功不可沒,但是其影響力相當有限。因為其中包含社會發展的自然慣性因素。

02

美洲糧食作物對清初人口增長的促進作用

古代中國的傳統糧食作物是“五穀”:稻、黍、稷、麥、菽、麻,也即水稻、大黃米、小米、小麥、大豆、大麻。

15世紀,隨著歐洲殖民者探險美洲、開闢新航路,美洲的很多農作物隨之逐漸走向世界,在明朝晚期傳到中國。

例如玉米、番薯、馬鈴薯、辣椒、木薯、南瓜、筍瓜、西葫蘆、菜豆、西紅柿、花生、向日葵等。

它們耐寒、耐旱、耐瘠,而且產量高。

明末清初時,人類處於小冰期並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導致全球糧食作物產量減少。

但是由於明末引進的美洲作物的廣泛推廣種植,農作物的收成得到了一定保證,從而也使得人口維持在一定規模水平。

康乾時期,大力發展生產,荒地被大量開墾,耕地面積擴大。例如康熙二十四年時全國有耕地6億畝,到乾隆帝末期約達10。5億畝。

同時,隨著農業種植方法的進步,糧食和蔬菜、棉花、桑樹、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產量大幅度提高。

中國農業的精耕細作的水平發展到康乾時期,並沒有質的飛躍,只是面積和產量上的增加。

而且,傳統的糧食作物“五穀”,有嚴格的地域、氣候條件限制。

顯然,這難以支撐打破歷史紀錄的3億人的口糧需求。

於是,以玉米、番薯、馬鈴薯這三大高產作物為代表的美洲農作物,發揮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種植面積迅速擴大,遍佈大江南北。

而且,它們的食用方式迅速普及,花樣逐漸增多,以致於後來成為中國人的重要的輔助糧食,也成為世界重要產區。

與此現象類似的是,愛爾蘭在19世紀中期引進了馬鈴薯種植之後,人口很快從100萬增加到830萬。

因而,有不少人認為,清初人口暴增,是引進的美洲農作物承載了大量人口的糧食需求,“康乾盛世”其實就是 “番薯盛世”!

一個佐證就是,乾隆帝之後的清朝統治者承襲康乾時期的政策,但是不但未出現“盛世”,還進入衰勢,逐漸落後於先進國家。相反,人口一路穩步增長,卻未出現明顯的糧食危機。

因為,背後有美洲農作物愈加普及,成為中國人的代糧,尤其是傳統“五穀”歉收以及饑荒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