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唐朝宰相馬周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會被稱為唐朝第一貪官呢?

汪莘曾這樣讚揚馬周:

道過新豐沽酒樓,不須濯足故相酬。華山仙伯徐思看,爭遣時人識馬周。

馬周是唐代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官拜宰相。誰又知道就是這樣一位在朝堂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官員在小時候竟然是孤兒。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中,自小喜愛學習,卻因為行事放蕩不被大家所尊重。武德年間,他曾到亳州一帶擔任助教,後來主動離職前往長安一帶遊學。公元631年,他上書建言有功,因此進入門下省任職,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中書舍人等官職。

在許多人看來,他頗有諫官魏徵的風骨,多次直言勸諫皇帝,匡正朝政得失,為貞觀盛世的形成與延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唐太宗的寵愛。

馬周

在馬周很小的時候,他就父母雙亡成為了孤兒,生活極其困難,但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他仍然喜愛學習,對於儒家經典著作更是格外精通,但卻因為貧困潦倒因此不被大家所尊敬。在他成年之後曾經擔任過官府的助教,但他卻每天都喜歡喝酒不把傳道受業當回事兒,因此當地刺史多次斥責他,一怒之下馬周就離開了職位在曹地遊蕩。卻沒想到再次遭到旁人的侮辱,從而激發了馬周遊學長安的決心。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有意培養太子李治便讓馬周與黃門侍郎等有才華的人隔一天就前往東宮一次,與太子共同研究學問。這馬周本來就頗有才華,再加上他的刻意引導,使得李治非常的尊重他。第二年,唐太宗前往太平宮曾對屬下的官員說,我聽到的順從的話多敢於冒犯,我打算聽一聽對於國家我有什麼過失,希望大家實話實說,不要有所隱瞞。其他人都不肯輕易開口,只有馬周說:

“陛下最近做事有一點胡作非為,不能很好聽從別人的意見,只是將自己的喜好作為標準,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故事。”

唐太宗欣然接受了馬周的建議,並開始改變自己。也是在這一年,馬周升任為中書令,依舊輔助在太子身邊。這個時期馬周在朝堂中也是頗有地位,再加上他處事謹慎,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讚賞。後來唐太宗御駕親征遼東的時候,太子就留在定州堅國,馬周也輔佐在其身邊。等到唐太宗凱旋而歸之後,馬周也被升遷回了吏部尚書。這吏部尚書就要管理官員的選拔,在他看來一年四季都在挑選官員,實在太過耗費財力,請求恢復原狀,每年的11月開始挑選,太宗同意了他的建議並開始實施。

馬周諫唐太宗

作為一位諫官,馬周多次對國家的發展提出了意見。

在他看來,想要更好的發展國家,就要將人才作為根本力量,因此為了讓百姓們安居樂業,就必須挑選品格優良的人擔任刺史縣令。縣令的人數不多,不可能全是真正的賢良之人,但是如果能在每一個州內配備一個賢良的人才,那麼整個國家都會發展得更好了。如果天下所有刺史的選擇都能夠符合陛下的心意,那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坐於朝堂之上。

諫官

自古以來像刺史這種父母官都要精心挑選那些賢能之人的擔任,如果打算可以把他們作為宰相,就一定要讓他們擔任地方官。應該選擇一批真正有才華的人擔任,將此作為考核他們的依據,等待將來調入京城,那勢必能夠成為皇帝身邊的左膀右臂。他對這些建議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並積極實施。

李賀詩云: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在許多人眼中馬周就是第二位魏徵,他敢於直言勸諫皇帝,不顧自身安危,頗有魏徵的風骨。與此同時,對於國家的發展,他也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為貞觀盛世的到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唐紀十四》

《舊唐書·卷七十四·馬周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