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蒙牛、伊利背後的軍火商:不生產一滴牛奶,卻抽走近8成利潤

文:夜梟

牛奶,早已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成為了國人家中最常見的補品。據艾媒諮詢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牛奶產量達3683。0萬噸,同比增長7。1%;乳品進口量達394。7萬噸,同比增長18。5%。其中,蒙牛、伊利繼續呈現行業斷層領先地位,形成雙寡頭格局。

然而,在蒙牛、伊利這些乳製品巨頭的背後,卻站著一家堪稱行業“軍火商”的外國企業,抽走了我國乳製品企業近8成的利潤——利樂。

乳業戰場背後的軍火商

1952年,魯賓勞辛在瑞典創立利樂,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全球最大包裝公司。1972年,利樂首次進入中國,並於1979年交付了第一臺無菌灌裝機,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彼時,我國牛奶售賣主要依託兩種模式,一是奶農桶裝鮮奶沿街售賣,二是奶廠玻璃瓶罐裝送奶上門。

為了南下拓展業務,伊利主動找到利樂簽訂合作,率先採用利樂包裝,不論是在密封性、便捷性還是在保鮮性上,都遠勝當時傳統的玻璃瓶包裝。很快,伊利就憑藉利樂包裝打開了國內市場,將產品銷往全國,迅速憑藉其他乳品企業所沒有的優勢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1990年,面臨銷售危機的蒙牛同樣找到了利樂,達成長期合作戰略關係,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蒙牛與伊利的成功,極大程度依賴了利樂的支援。

而在合作的背後,卻是高昂的代價。利樂雖然只提供一個小小的包裝,其他的原材料等成本都是由乳製品廠商解決,但利樂卻直接抽走了整體利潤的近8成。時至2010年,利樂包裝在我國的市佔率已經達到了95%,2012年更是在中國市場實現120億營收,淨利潤高達27億。因此,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無論是伊利還是蒙牛,其實都是在為利樂打工罷了,媒體也曾用“乳業戰場背後的軍火商”來形容利樂。

技術壁壘

既然利樂僅靠一個小小的包裝就抽走了近8成的利潤,難道蒙牛、伊利這些乳製品企業就沒有想過反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國內乳業企業不止一次的想過擺脫利樂,但卻均以失敗而告終。

技術優勢,是利樂最大的資本。據統計,利樂擁有超過5000項專利,同時處於申請和研發之中的專利數量也達到了近3000項。從結果上來看,利樂採用UHT超高溫瞬間滅菌技術,牛奶會被加熱到130~150℃,並在幾秒內迅速降至常溫。在保證密封無菌的情況下,將六層複合紙鋁塑無菌材料灌裝,然後再封盒而成。目前來看,尚未有其他企業能夠達到利樂這一水準,保鮮水平至少相差利樂27%以上。

除此之外,即便是不使用利樂的包裝,與其他灌裝企業合作或是自研灌裝技術,在使用包裝盒時,同樣繞不開利樂的專利,一樣要繳納昂貴的專利費。與此同時,國內乳製品企業早已與利樂合作建立了無數條灌裝生產線,貿然更換生產線,也將使一筆高昂的支出,考慮到各方面成本,還是與利樂合作更為划算。

利樂,就像是一把利刃,懸在國內所有乳業企業的頭上,把持著國內乳業的命脈。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如果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他人手中,無論企業如何發展,都是徒為他人作嫁衣而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商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