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陽朔金桔、恭城月柿入圍

近日,“恭城月柿”、“陽朔金桔”分別上榜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百強。聲名漸起的恭城月柿和陽朔金桔,“身價”一路上漲,逐漸成為一方富民產業。

一直以來,我市圍繞各地優勢和特色產業品牌發展,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地理標誌。目前,我市已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6件,位居廣西第一。

但是,桂林眾多地理標誌產品大多面臨著同一個問題:拿到“地理標誌”這塊響噹噹的“招牌”後,又該如何提升優勢、補齊短板,讓產品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金標”產品?

桂林兩大地理標誌品牌上榜“百強”

近日,“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在北京釋出。廣西上榜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百強榜的產品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這其中,恭城月柿和陽朔金桔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陽朔金桔已連續三年進入“百強榜”榜單,而恭城月柿則是今年首次入圍“百強”,成為榜單上的“新面孔”。

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商標監督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地理標誌是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特定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

該負責人舉例說,“恭城月柿”和“陽朔金桔”產於特定地域且品質優越,因此擁有了地理標誌,從而形成差異性,成為市場的焦點,不斷形成巨大的市場潛能。

據瞭解,“陽朔金桔”於2006年12月獲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1月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陽朔金桔種植歷史悠久,迄今已有近150年的栽培歷史,是陽朔傳統名優水果之一。

陽朔縣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一直以來,該縣不斷完善陽朔金桔標準化建設,至2018年已建成金桔、優勢特色產品標準化種植核心示範基地3個、金桔加工基地1個、金桔質量安全監測點60個,推動陽朔金桔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同時,該縣大力發展農業標準化種植,輻射帶動全縣金桔種植規模實現了大幅增長。

陽朔金桔標準化種植基地。 通訊員莫志軍 攝

“恭城月柿”同樣有“不俗表現”。目前,恭城瑤族自治縣柿子種植面積約22萬畝,產量約72萬噸,月柿標準化種植園達110多個,成為恭城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恭城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5年,以恭城月柿為主產業的自治區級“恭城生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獲批;2017年1月,該標準化示範專案順利透過驗收,助推恭城月柿標準化種植熱潮。如今,恭城月柿品牌產品價格較之前平均增長了一兩成。

市市場監管局商標監管科負責人表示,有標準才能確定品質,只有達到了標準以上的產品才能算是地理標誌產品,比如同一棵柿子樹結出的柿子,只有達到標準的重量、甜度等要求的“優果”,才能給它貼上地理標誌,反之則是普通的農產品。標準的建立健全,是對產品高品質的要求和保證。

地理標誌已為產業發展帶來實效

地理標誌是證明產品產地來源、產品品質的重要標誌,既是巨大的無形資產,同時也是產品所在地區的形象名片。

前段時間,在恭城瑤族自治縣,掛滿枝頭的柿子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在恭城蓮花鎮紅巖村,許多遊客穿梭於柿子林中,紛紛與帶有吉祥寓意的柿子合影。當地村民也紛紛將摘下來的柿子擺在攤位上供遊客選購。

來自廣東的遊客李女士說,她連續3年來恭城玩,恭城月柿很出名,利用週末跟朋友來玩,拍點好看的照片,買點好吃的恭城月柿回家送給親朋好友,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月柿“吸睛”的同時,金燦燦的柿餅也隨之吸引了不少關注。當地村民莫大哥說,這些年,恭城月柿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來恭城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月柿採摘的季節,村民們在忙著做柿餅。

正在製作柿餅的村民。 記者周子琪 攝

正在晾曬的柿餅。 記者周子琪 攝

目前,恭城瑤族自治縣逐漸形成一條以恭城月柿為核心,集柿子生產、銷售、旅遊、休閒農莊、物流、加工於一體的產業鏈條,該產業已成為帶動恭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地理標誌的加持下,陽朔金桔的相關產業也敲下了發展的“加速鍵”。2021年,陽朔金桔種植面積超20萬畝,產量超40萬噸,產值超35億元,相較於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前增長了超500%。陽朔鎮、白沙鎮、興坪鎮、葡萄鎮、金寶鄉等主產區村民收入90%來自金桔產業,該地域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5萬元以上,95%的村民修建了樓房,很多家庭擁有了汽車。陽朔金桔已成為陽朔縣的農業支柱產業、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果”。

在陽朔縣白沙鎮蕉芭林村,與金桔相關的路牌隨處可見。賴玉梅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陽朔縣蕉芭林村黨支部書記,是陽朔縣金桔產業發展探路人和當地致富帶頭人。據她介紹,他們村幾乎每家每戶都種金桔,全村共種植金桔約一萬畝。2000年前後,他們種植的金桔每斤最高賣到1。5元,現在可以賣到20元左右,畝產量5000至8000斤。

賴玉梅坦言,金桔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標準和品牌,縣裡探索推廣金桔種植“三避”技術和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等,推動了陽朔金桔高質量發展,從而使得金桔銷往全國各地。如今,該村家家戶戶建起了樓房,成為實實在在的小康村。

對標國內名牌 本土產品如何更進一步?

但要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金標產品”,獲得“地理標誌”或許只是其中一步。

提到大蒜、阿膠、蘋果這幾樣農產品,不少人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山東省的幾個地方及他們的農產品:“金鄉大蒜”、“東阿阿膠”和“煙臺蘋果”。對標這幾個在全國範圍內都家喻戶曉的農產品品牌,我市地理標誌產品存在哪些短板,需要提升哪些方面呢?

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瞭解到,山東省在地名+產品的區域品牌建設方面跑得很快。資料顯示,山東省地理標誌協會覆蓋全省100多個縣市區的180多個類別的特色產品,山東省看重地理標誌商標,積極推廣地理標誌的運用,這些區域品牌也在當地促進著相關產業的發展,集納當地更優質的產品和企業,共同發力線上線下,開拓國內外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與山東省相似,我市地理標誌商標及產品大多為初級農產品,但綜合來看,這些地理標誌商標及產品都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地理商標授權單位較少就是其中之一。

在恭城瑤族自治縣,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有“恭城月柿”、“恭城油茶”等,恭城也是我市擁有較多地理標誌品牌的縣區之一。但就今年首次入圍地理標誌百強榜的“恭城月柿”而言,就存在商標使用單位較少這一問題。

據該商標持有人介紹,目前該商標持有人授權使用單位只有“桂林恭城豐華園食品有限公司”和“恭城縣楊溪朝川水果專業合作社”兩個單位,授權單位數量過少,“恭城月柿”地理證明商標使用率不高,使用商標進行銷售的企業、合作社及個人的數量不多,影響力不大。

另一方面,“恭城月柿”這一地理證明商標在執行維持中也存在一定困難。據悉,“恭城月柿”地理證明商標的持有人——恭城瑤族自治縣名特優水果協會是一個社會團體,政府對其進行直接管理的難度較大。目前,政府只能安排有關部門人員兼職管理,成效不明顯。而該協會沒有收入來源,資金週轉困難,無法維持正常執行。

面對恭城月柿繼續發展的問題,恭城也想辦法對症下藥,不斷促進地理標誌使用,例如設計統一地標樣式的外包裝並進行推廣、開展全國農民豐收節恭城月柿專場推介活動,透過這些方式,進一步加大對“恭城月柿”地標產品的宣傳推介,提高“恭城月柿”的品牌知名度。

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瞭解到,目前我市已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6件,位居廣西第一。其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4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2件。一直以來,我市不斷全面挖掘,重點培育地方標誌品牌,圍繞桂林市的自然優勢、人文優勢和產業優勢,組織對桂林市各種特色產品的資源狀況、數量型別、品質特徵等情況進行全面普查,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形成數量眾多、層級合理的地理標誌申報保護梯隊。鼓勵、支援專業合作社、協會等生產經營主體深入挖掘特色產品的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推動形成清晰的品牌辨識度,積極引導、組織地理標誌商標的申報註冊。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地理標誌具有地域性、獨特性、優質性等重要特徵,可以說其既是知名的農產品產地標誌,也是重要的質量標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途中,挖掘、傳承、保護這些“地標”性的農產品,著力提升地理標誌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推動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不斷放大彰顯其品牌效應,不僅有經濟效益,更有文化效應和社會效果。

桂林日報社新媒體運營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