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古人脫髮是怎麼回事?古代人為何會有脫髮的現象?古人脫髮怎麼辦?

古人脫髮嗎?答案是肯定的。上至皇親國戚,中至文人墨客,下至黎民百姓,都加入過脫髮圈群聊。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用不著擔心脫髮煩惱。因為古人平均壽命很短,能活到親眼見證自己脫髮的那一天,已經成為了人生贏家。

上了年紀的人,更能領會《孝經·開宗明義》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指導精神,對於髮際線問題,一絲一毫不敢怠慢。

頭髮粗細無小事

清朝以前,漢族人年少時,是可以經常剃髮的。

但凡成年,具體為男性滿二十歲,女性年滿十五歲,長出的頭髮就不能經常剃掉了。

年滿二十歲的男性,稱“弱冠”。年滿十五歲的女性,稱及笄。

前者要行冠禮,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

後者亦要將頭髮盤起來,用簪子束好,隨時準備出嫁。

原始人類,食不果腹,披頭散髮。及至文明階段,束髮成了一個男人的臉面。

在一些朝代,更能透過髮型的不同,識別當事人身份的高低。

古代男子的髮型,主要分為五類。

第一類是束髮,將頭髮全部紮起來,然後用頭飾固定。

頭飾為束髮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籠冠、小冠、幞頭、幘、帢、帽等。

也可戴各式頭巾,包括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第二類是半束髮,半披半束。更多見於北方草原民族、南方蠻族。太平天國比較特殊,頭髮自然批散開,戴上頭巾或帽,或不戴東西。

第三類是商朝髡髮,頭頂剃光,四周扎小辮子或纏髮帶。

第四類是秦漢髮型,中間有中分,然後再束髮。

第五類是辮髮,大部分頭髮剃光,剩下一撮或幾撮扎辮子。見於遼、金、元、清時期。比如清朝髮型,就包括有鼠尾辮、豬尾辮、牛尾辮。

在髮型問題上,女性同樣不認輸,甚至更復雜。

夏商時期,女性開始梳辮子。

春秋戰國後,女性開始挽髻於頭。

秦漢時期。大多流行平髻,高髻只見諸於少數貴族女子。

等到漢代,有了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區分。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喜歡飛仙式的高髻。

唐代,流行起了反綰髻、雙環望仙髻、花髻,刨花水技術也到達一個高峰。

宋代,女性多梳高冠長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朝天髻。

清代,漢族女性中流行有元寶頭、平髻、牡丹頭、架子頭,滿族女性則多梳兩把頭、一字頭。

針對頭髮,有“髡刑”,就是剃掉頭髮,讓對方受辱。

這是古代懲治罪犯的一種刑罰。著名的司馬遷“剔發受辱”事件,指的就是這個。

還有三國時期的曹操,因為坐騎受驚,躍進麥田裡,撞上了“踐苗者斬”的律令,不得不割下自己的頭髮,用來替代自己的人頭,成語“割發代首”由此誕生。

惜發如命的古人,倘若頭髮變稀疏,輕者引來嘲弄,重者耽誤人生大事。這一點上,男人們最能感同身受。

人生“禿如其來”

早在先秦兩漢時期,人們就意識到了禿頭的問題。

《黃帝內經》中記載:“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丈夫,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那時候的人們相信,脫髮與年齡之間存在很大的關係,所以古代畫像中的老者,多以脫髮的形象示人。

最早脫穎而出的脫髮名人,當屬王莽。東漢蔡邕在《獨斷》中描述:“王莽頭禿,乃施巾。時人云:‘王莽禿,幘施屋。’”

王莽當上皇帝、開拓人生新篇章後,頭頂也逐漸拓展出一片地中海。王莽似乎對自己的儀表非常在意,飽受困擾的他,一根髮絲落地,都能徹夜難眠。

於是,他把軟幘襯裱硬,套在頭上,將頂部升高做成“介”字形的“帽屋”,謂之“介幘”。

這一神奇發明,在群臣中間得到迅速推廣,一時間滿城皆戴“王莽幘”。王莽心中大喜,自以為權威得到了鞏固。

史書上還有關於王莽染髮的記載,開了兩千年前中國染髮之先河。

王莽被殺後,起義軍將他肢解,頭顱掛於城門示眾。讓人驚歎的是,那個腦袋上的發須,依然保持著烏黑光亮的色澤。

魏文帝曹丕,同樣深受脫髮困擾。

據《外臺秘要》記載,在曹丕30歲時,發脂如泉,脫髮不止,於是四處尋醫問藥。

可嘆整個天下都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唯獨控制不住自己的髮量。抑鬱症狀逐漸顯現,最終導致曹丕英年早逝。

到了唐代,經濟資料一路向好,脫髮名人數量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大詩人杜甫,便是髮量漸少、苦悶漸多的典型代表。一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能形容他對頭髮的哀傷心情。用手稍微一撓頭,頭髮一掉一大把。

杜甫依然戴著髮簪,直到後來,頭髮連發簪也梳不住。有些心情,更是連詩句也無能為力。在安史之亂的動盪歲月裡,杜甫的中年危機感,就這樣不動聲色的來了。

杜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不僅遭遇中年禿頂危機,黑髮還變成了白髮。

職業詩人的他,同樣選擇用詩句道出哀傷。

他在《嗟發落》裡寫到:“朝亦嗟發落,暮亦嗟發落。”從白天到晚上,都在愁脫髮,壓力山大。

還有來自《因沐感發,寄郎上人上二首》的吶喊:“乃至頭上發,經年方一沐。沐稀發苦落,一沐仍半禿。”

頭髮一年只洗一次啊,和過春節的頻率一樣低了,依然無法阻止髮絲的離去。只能怪那把木梳,把快樂薅走了。

眼瞅著白居易的窘況,劉禹錫似乎找到了傾訴物件。

他寫信給對方說到,自己偷閒照鏡子,發現:“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儘管步入暮年,面對頭髮稀疏、連帽子髮簪都撐不起的尊容,內心還是有一絲惆悵。

陸游表示不服:“脫髮紛滿梳,衰顏不堪照。”

你看我,脫落的頭髮都纏滿了梳子,又怎麼能看著鏡子中自己衰老的容顏呢?擁有一頭秀髮,象徵著青春啊。

蘇東坡也加入了群聊,他在詩句裡寫到:“晚涼沐浴罷,衰發稀可數”,自己年輕時的一頭飄逸長髮,已經隨著衰老變得根根可數。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尋遍天下名醫,終於摸索出了一個梳頭妙方,並透過作品傳給了後人:“梳頭百餘下,散發臥,熟寢至天明。”

古代女子也脫髮

脫髮並非男人的專利,史書記載,幾千年前就有女性脫髮的案例,甚至皇宮貴族也都有脫髮現象存在。

女性脫髮,最著名的人物是慈禧。據史書記載,慈禧在40多歲時,曾經出現過脫髮現象。

一次,太監李蓮英為慈禧洗頭,竟一下子掉下來數十根頭髮。

李蓮英原本打算偷偷收走,不料被慈禧發現,最終,李蓮英沒能逃脫一頓板子。

此後,慈禧依然脫髮,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嚴重時,甚至直接漏出了頭皮。

慈禧只能帶著鑲滿金銀珠寶的帽子,遮掩光禿禿的額頭。

後來,太醫李德玉等人,翻閱古今經典藥方,走訪多位名醫學習,確定了治療方案,慈禧的脫髮才得以治癒。

應對脫髮有攻略

古代男性應對脫髮,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戴上帽子。

《晉書·輿服志》記載:“幘者,古賤人不冠者之服也。漢元帝額有壯發,始引幘服之。王莽頂禿,又加其屋也。”

幘原本是不戴帽子的底層群眾使用,即在額頭上用布條纏繞一圈,漢元帝額頭有一撮異常粗壯的頭髮,於是以幘束髮,效果不錯。

王莽禿頂也嚴重,但無發可束,就對幘進行了改良,即前面所說的“介幘”,也即我們今天帽子的老祖宗。

除了帽子,假髮也是常用神器。

在堯舜時期,已經出現了假髮,古漢語稱髲髢。

《莊子·天地》裡記載:“有虞氏之藥瘍也,禿而施髢,病而求醫。”

說有虞氏(即舜帝)替人治療頭瘡,毛髮脫落而成禿子的病患會用假髮遮醜。

《詩經》中也提到:“鬒髮如雲,不屑髢也。”

反推出當時在使用假髮。

如果說假髮是脫髮男的剛需,那麼對於女性來說,假髮更多起到一種裝飾作用。

春秋時期,假髮就在女性中間流行。除了用真頭髮做假髮外,還出現了紙、木頭等替代性材料。

有人對假髮的執著,已不近人情。

《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衛莊公在城牆上看到戎州人己氏的妻子長髮烏黑亮麗,竟然命人把她的頭髮強行剃掉,用於給自己的夫人呂姜製作假髮。

到了漢代,依據《周禮》制定了髮型與髮飾,宮中對假髮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為了搜尋真頭髮,有些殘暴的官吏,甚至強行砍下人頭取發。

《太平御覽》引《林邑記》就提到,朱崖(今屬海南島)人多長髮,當地郡守把婦女的頭顱割下來,摘取製作假髮。

當然,正能量依然是主流。

《世說新語·賢媛》記載,東晉名將陶侃,年輕時家貧,其母就剪下頭髮,賣給假髮店,換得數斛米,再用家中竹柱、草蓆生柴火,為前來投宿的陶侃友人做飯,即成語“陶母邀賓”的典故由來。

脫髮方子開起來

禿頭遮蓋法,總歸治標不治本。想促進頭髮生長,還得依靠中醫。據中醫理論,頭髮的營養來自於腎和血,要從溫腎補血開始調理。

圍繞這一中心思想,古人開出了五花八門的藥方。

《外臺秘要》中記載了給魏文帝的方子:黃芪、當歸、獨活、芎蓉、乾地黃、白芷、芍藥、莽草、防風、辛荑、藁本、蛇銜、薤白、烏麻油各一兩,將上述藥一一切碎,用微火煎汁。使用時先洗淨頭髮,然後將藥塗於發上,候一、二個時辰再洗去。

唐代的《千金翼方》中,也有生髮烏髮的藥方,其中11方烏髮,8方生髮。多是以動物脂類配以祛風、清熱、養陰中藥外敷以生髮、治療脫髮。

慈禧太后則使用了太醫李德裕研製的“香發散”,將中草藥研為細末,用蘇合油拌勻,晾乾,再研細面,用時塗於發上,稍候一會篦去。

此藥同時具有去油膩、止搔癢的功效。

從古至今,脫髮問題始終困擾著人類。

歷史缺少影片影像,我們僅能從畫像和文字裡,感受經過美化的古人。而那些活在影視作品裡的飄逸秀髮,多是美好的想象和藝術加工。

秀髮去時,不曾留一言。主人唯一能把握的,是一切隨緣的心態。

作者:筱弓

參考資料:《黃帝內經》、《獨斷》、《外臺秘要》、《晉書·輿服志》、《莊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