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同樣都是冤案,為什麼于謙的名氣不如岳飛的名氣大?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這句話裡面有兩個英傑,一個是于謙,這裡這個于謙不是抽菸喝酒燙頭的那個于謙,而是明朝的於忠肅,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飛。日月雙懸於氏廟,其意思就是于謙的功績可於日月同輝;乾坤半壁岳家祠,其意思就是岳飛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但是這兩位的結局都一樣,一個是莫須有,另一個就是意有之。同樣都是冤案,于謙比岳飛的功勞大,也和岳飛同樣冤,為什麼于謙的名氣就不如岳飛?我們先且看看二人的功績,然後再分析一下原因。

含恨而終嶽武穆

岳飛自幼好武藝,曾經拜周同學習騎射,後拜陳廣學習刀槍,不滿二十歲就能挽弓三百宋斤,武藝一縣無敵。之後宋朝招募敢死士,岳飛應召入伍,成為敢死士中的一名分隊長。趙構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的時候,岳飛也隨著部隊劃分為大元帥府管轄,之後就開始再戰爭中磨礪自己。靖康之難之後,趙構就跑到南方建立南宋,岳飛仍舊堅持北伐。

不過岳飛在戰亂時期也拉起了一支部隊,也就是岳家軍。因為勤加訓練,所以其部隊戰鬥力不可小覷。岳飛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首富了襄陽六郡,並且幾百了楊么等人,名揚洞庭。雖然之後岳飛北伐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是因為頻繁干涉趙構選繼承人造成君臣嫌隙。這就註定了岳飛的結局,一個統兵將軍三番五次干涉皇帝立儲,自古就是掉腦袋的事。

苗劉兵變、淮西兵變,這兩件事讓趙構變得十分敏感。岳飛在經過這些事情之後仍舊不改,照樣激怒趙構,外加上秦檜等人在中間添油加醋,趙構終於下定決心剷除岳飛。紹興和議的時候,趙構卸掉岳飛的兵權,並且將其冤殺。這個冤殺的理由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莫須有。莫須有是天下奇冤,是前不見古人的罪名。但是之後于謙的罪名和岳飛的幾乎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力挽狂瀾於忠肅

于謙年幼的時候非常敬佩文天祥的氣節,而且還非常有學問,這兩種性格就早就了于謙之後的命運。八歲時,一老人對著他說:“紅孩兒,騎黑馬遊街。”于謙直截了當的回道:“赤帝子,斬白蛇當道。”且不說于謙這麼小就有這樣的反應能力,就於謙這下聯就足夠霸氣。永樂十九年,于謙考取進士,從此踏上仕途。

于謙真正發揮其實力的時候是北京保衛戰前期,當時明英宗被俘,明朝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敵寇揮師南下,北京城上下惶恐。徐有貞等人以星象變化為由建議南遷,于謙斬釘截鐵得說道:“所有建議南遷的人都應當斬首!”由於于謙力主抗戰怒斥南遷,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郕王朱祁鈺等人鼎立支援,最後防守政策拍板下來,南遷的聲音減少了很多。之後剷除王振餘黨、擁立朱祁鈺為帝、部署北京九門,北京保衛戰開始打響。

由於于謙部署得當,明朝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避免明朝提前進入南明時期,一舉為明朝續命上百年。但是之後朱祁鈺病死,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于謙被斬首示眾。審判于謙罪名的時候,當時怎麼都找不到罪名,結果徐有貞直言:“雖無顯跡,意有之。”看看,這個詞彙比莫須有更不要臉,莫須有還是有一點疑問的語氣,但是一個意有之就直接定義了人家,憑此豈能服眾。對於于謙之死,史書記載為:天下冤之。一個力挽狂瀾之人竟死於此,莫大的冤屈。

兩者對比

岳飛北伐並沒有成功,反而是含恨而終。于謙是成功打贏北京保衛戰,其功績要比岳飛大。但是岳飛的孫子寫了一本《金佗粹編》,把岳飛的事情有聲有色的描述了一番,而相反於謙的孫子就不如岳飛的孫子,所以于謙的名氣要比岳飛的名氣低。最關鍵之後明清兩朝都在宣傳岳飛的功績,上到史書下到評書,都把岳飛捧的非常高。而於謙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很多人瞭解于謙都是透過“德雲社”才瞭解到有這麼一個同名同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