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正史中的雍正朝時期,真的有“八王議政”的逼宮事件嗎?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八爺黨的幾位阿哥,包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夥同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以及權臣隆科多,先文諫,後武諫,以恢復“八王議政”的祖製為由,對雍正實施逼宮。

這件事情完全是影視文學作品的杜撰,歷史上是沒有這回事的,時間對不上就是一個最為直接的佐證。

劇中有一個細節,就是在查抄八阿哥胤禩的時候,有一張封條上赫然寫著“雍正十二年”。如果是在真實歷史上的雍正十二年(1734年),別說逼宮事件的發生,就連幾個主要參與人都已是不在人世了。

先來看看發動了逼宮行動的八爺黨及其支持者這面。

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這兩位康熙皇子早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時候,就被雍正削宗奪爵,圈禁致死,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朝堂之上。而十阿哥胤?儘管沒有被雍正處死,可是從雍正元年(1723)起,就被雍正圈禁了起來,這個時候也不會出現在朝堂。

投靠了八爺黨的隆科多,也早在雍正六年(1728年),被雍正圈禁致死。

而八爺黨和隆科多所扶保的雍正第三子弘時,也早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時候便鬱鬱而終了。

所以可以說發動逼宮行動的幾名主要成員,是不可能出現在朝堂的。

再來看看雍正的支持者這面。

雍正能夠平息本次逼宮行動的最大功臣,十三阿哥胤祥,這個時候也是沒有辦法出現在朝堂之上,因為雍正八年(1730年)的時候,胤祥也去世了。

包括後來奉旨查抄八阿哥等人家產的三阿哥胤祉,也是在雍正十年(1732年)去世的,也不會出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

所以,以時間作為參考,所謂的“八王議政”的逼供事件,是必然不會發生的。

而事實上,作為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的清朝時期,出現這樣的逼宮事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特別是在雍正朝時期。

大清王朝在入關之前,八旗旗主王爺享有很大的權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這是努爾哈赤在創立八旗制度以及“四大貝勒”共同議政制度的時候留下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當時由旗主貝勒推舉繼任者和接班人這種的議會推選制度下的必然產物。

但是自順治皇帝親政以來,就開始不斷反思多爾袞專政情況的出現,以及滿洲貴族議會制度的種種弊端,於是開始了削弱八旗旗主以及皇室宗親的權力和勢力,最為典型的體現就是順治臨終前,並沒有安排皇室成員輔政,而是選擇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進行輔政,為的也就是控制和削弱宗親的實力。

到了康熙時期,上書房成為了實際的內閣,並且任命大學士承擔宰相的職責,不斷削弱滿洲貴族議會的權力範疇,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而到了雍正朝時期,透過建立軍機處、發展密摺專奏制度等一些列舉措,徹底將君主專制推向了巔峰,帝王掌握有絕對的權力。此時的宗室和八旗旗主,甚至是“鐵帽子王”們,如果沒有皇帝的任用,他們頭上的各種頭銜,就只是一個榮譽體系,並沒有實際的權力。

所以,在這個時候任何朝臣、宗室、貴族勢力,都已經完全不能對皇權形成挑戰,所謂的“逼宮”事件也就根本不會發生。

況且,雍正自登基開始,就對八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在內的,參與了“九子奪嫡”的政敵們展開了殘酷的打壓和排擠,非常短的時間內就穩固了皇權,穩定了朝堂局勢,並且完成了朝堂與地方官員的換血工作,所以,八阿哥等人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實力去逼供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