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崇禎自殺遺言:諸臣誤我!萬曆:敗家子,留給你三榜人才還不夠?

1643年,李自成率軍隊攻下北京城,在城破之前滿朝大臣竟沒人能獻出守城之計。崇禎皇帝非常苦悶,心裡指不定對這些大臣有多氣憤,最後在景山上吊自縊。臨死前,還抱怨道:諸臣誤我!可見,崇禎皇帝將明亡的原因全都歸咎到大臣身上。

如果這讓萬曆皇帝知道了,還不得氣得從皇陵裡跳出來,當年萬曆皇帝精心挑選了三 榜人才啊!沒想到被孫子崇禎皇帝都給浪費掉了,還在這抱怨大臣。

說到萬曆皇帝,這可是個“宅男”,數十年不上朝。但是,他也不是什麼事情都不管,在選擇人才上,他還是兢兢業業的。在萬曆三十八年、萬曆四十四年和萬曆四十七年,萬曆皇帝親自選擇進士。透過這三次選才上,很多的人都成了後來的大明能臣。

像武將有袁崇煥、祖大壽、盧象升、孫傳庭,文有文震孟、劉宗周、鄭鄤,這一批人對付後來的李自成和努爾哈赤肯定是綽綽有餘。但就是這樣多的人才,後來被崇禎皇帝一個一個給丟失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袁崇煥,他是萬曆四十七年中的進士,後來一直經營遼東地區,鎮守寧遠。曾多次成功抗擊清軍(後金),並取得寧遠和寧錦大捷。這樣一個大臣是明朝的頂樑柱,是一名大臣,但後來遭到魏忠賢的誣陷,不得已辭官回鄉。再後來,皇太極利用離間計,袁崇煥被指私通後金,而不分青紅道白的崇禎帝就將他給處死了。

祖大壽也是明朝的一位大將,曾多次抗擊清軍。大淩河之戰,祖大壽糧食斷絕,也沒有援軍,所以詐降後逃到錦城。在錦城死守,與清軍抗敵,直到後來援軍洪承疇兵敗,城內糧草斷絕,他才投降。

再來看一下洪承疇,他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名列二甲,對付農民軍綽綽有餘。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將,被崇禎皇帝給浪費了。洪承疇採用的策略是“殺降”,成功對付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但是在松山戰鬥中,因為崇禎帝派去的援軍沒有到,使得彈盡糧絕的洪承疇才投降了清軍。

那麼我們可以看來,為什麼有的大將會投降呢?原因是,崇禎帝是個生性多疑的人,對朝廷大臣一直都不放心,甚至把他們都當作敵人。

堂堂的大明武將袁崇煥和文臣鄭鄤被小人算計,而崇禎帝卻直接將他們倆千刀萬剮。而成功擊退李自成的盧象升、孫傳庭也受到誣陷,受到了崇禎帝的重罰和下監獄。你說,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還有心去效忠朝廷、效忠這個皇帝嗎?

所以,在與清軍鬥爭中,即使成功了也不會有好的下場。更何況是失敗了,所以像洪承疇、祖大壽選擇投降也是無奈,不然他們面對的就是死。在崇禎眼裡,可能只有當大臣們戰死沙場才算是忠臣吧,生性多疑的毛病使他枉費了很多的大臣。

由此看來,大明的滅亡,不能只怪大臣,主要的責任還在於崇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