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上千元的優質白茶,喝出幾十塊的味道,問題出在哪?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滄海桑田,白雲蒼狗。

古人為了表達“永遠”這個詞的含義,在甲骨文裡,特意用流水來表示。

因為,在他們眼裡,物會轉,星會移,山海並非永恆。

唯有流水,長流不停,能讓人想起時間的無限。

因為流水的腳步,不曾停歇,所以它不斷地處於變化中。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泡茶時,一杯杯香茗也似流水那般,在我們的桌前不停遊走。

身邊有位老茶客,總結過他的泡茶經驗。

泡好一杯茶,關鍵在於處理變與不變。

固定的黃金茶水比例,不變的出湯時間,恆定的泡茶手法。

當泡茶這件事,習慣成自然後,泡出一杯好茶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很平常在喝茶時,經常會聽到新手茶客抱怨,為什麼在泡茶時,總是很難保持穩定發揮。

明明是同一款茶,有時泡得好喝,有時泡出來的茶味平平。

甚至於,好不容易買入一款好茶,價格上千的白茶在自己的手裡泡出來,跟幾十塊的茶味沒差別。

這些問題,究竟是怎麼了?

《2》

同一款茶,同一個人泡,為什麼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

有的時候,將茶葉買回家後,沒有妥善儲存。

以至於,剛開始泡出來喝,茶香馥郁,茶味豐富。

而隔了大半月後,好茶跑氣受潮,喝起來面目全非,徹底變味。

有的時候,是泡茶的水質沒選對。

同樣的一款茶,自己在家泡時,用燒開的純淨水泡。

白茶的鮮醇甘爽,鋒芒畢露,光彩大放,好茶可以得到本色發揮。

但是到了外面,用自來水去泡茶,泡出來的茶味,前後相差一大截。

尤其是大部分的城市自來水,水質偏硬,水體裡含有較多鈣鎂離子。

泡出來的茶味不夠鮮爽爽口,喝起來還帶有澀感。

一款好茶的香氣滋味韻味風采,徹底走了樣。

更多的時候,是泡茶者的動作沒有熟練。

用蓋碗泡茶時,有時出湯動作快。

有時則比較拖泥帶水,導致茶水一直被悶泡。

所以,每次喝茶時,茶味總是介於過濃與偏淡之間,徘徊不定。

《3》

用蓋碗泡白茶時,苦惱無法做到穩定發揮。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新手身上。

之前有位朋友特意過來求問,為什麼他泡出來的白茶,茶味總是大起大落?

並且,還具體細緻地描述了他的情況。

茶葉本身的品質沒有問題。是託一位熟人買的,之前對方在泡茶時,茶味我們都試過了,既耐泡,又爽口,並且每一沖茶湯都有香氣,茶味也挺醇厚的,一共泡了8、9次,茶味才變淡。

但奇怪的是,明明是同樣的茶,拿到自己的手裡泡出來,茶味表現卻變了樣。

前兩衝,喝起來茶味還行,白茶的鮮爽,白茶的毫香花香,白茶的醇厚飽滿,統統都有體現。

但是在泡過兩次後,茶味快速變淡了,發揮很不穩定,這是怎麼一回事?

光從朋友的描述,暫時沒有看出異樣。

於是向他細問了,具體的泡茶方法。

用蓋碗泡,110毫升標準蓋碗投茶5克,有用克秤稱重。泡茶用水是純淨水,泡茶前將水燒沸,直接用沸水泡茶。然後出湯速度也挺快的,沒有悶泡,一直都是快出水……

聽完朋友的回覆,讓人頗為疑惑,這到底是怎麼了?

後來在跟朋友碰面時,特意現場觀察了一番,他平時的泡茶習慣。

這一下,真相終於大白了。

原來,朋友在後面幾沖泡茶時,根本沒有用沸水泡茶!

《4》

那位朋友在泡茶時,一開始是燒水泡茶。

將一壺水燒沸後,燙壺溫杯後,再正式泡茶。

燙壺溫杯,是泡茶過程的必備儀式。

講究用沸水燙碗燙杯,發散生水味,讓蓋碗內部保留一定溫度。

等到均勻燙過茶具後,再投茶進入蓋碗。

投茶後,趁熱聞幹茶香。將蓋碗輕輕搖晃後,開啟蓋,聞幹茶香。

等到燙完茶具,並且聞了幹茶香後,才是注水沖泡。

此時,由於燒水壺沒有自動保溫,壺內的水溫早已不是滾燙沸騰的狀態。

猜過去,保守估計,只剩下九十多度的水溫。

泡完第一沖茶湯後,分湯飲用,再繼續泡下一道茶湯。

此時,在沖泡第二道茶湯時,水溫同樣在快速下降。

等到前兩沖茶湯泡完喝完,再繼續下半程的沖泡時,水溫早已經變成七八十度的溫水,甚至是更低。

水溫不足,好茶的內在茶味自然激發有限。

高沸點的茶香,難以釋放。

深藏於茶葉內部的茶味物質,難以浸出。

以至於,用溫水泡出來茶湯,對比前兩道茶湯,風味相差一大截。

前1、2沖茶湯時,用的尚且還是熱水泡茶。

而後幾衝再繼續泡茶時,由於沒有重新加熱,水溫早已經大幅度下降。

用平淡的溫水泡出,水溫不足,泡出來的茶湯,自然是一副“溫吞水”般的狀態!

一前一後,茶味表現天差地別。

自然會給人產生一種,茶味大起大落,茶湯風味下降明顯,喝茶時感覺不耐泡等錯覺!

《5》

沸水泡茶,要求每一次在泡茶前,水溫都必須是滾燙的。

不能將一壺水燒沸一次後,就徹底一勞永逸。

不然泡到後面,會用因為水溫下降,導致泡出來的茶湯滋味,出現落差。

泡茶時,忽視了細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無獨有偶,用蓋碗泡茶時,除了要留意水溫的變化外,還要留意注水量。

剛開始用蓋碗泡茶的新茶客,他們在泡茶時,容易遇到不少細節上的難題。

比如說,每一沖茶湯,到底該注多少水?

注水多了,合蓋之後,茶水溢位,整個蓋碗燙手不已。給泡茶出湯過程,增加了不少難度。

但是,為了避免用蓋碗泡茶時燙手,索性選擇減少投茶量。

這樣同樣不妥,相反是,頗有幾分因噎廢食的嫌疑。

因為,注水量少了,會導致茶水比例失衡。

泡出來的茶湯滋味,同樣達不到理想的濃淡狀態!

諸如此類的泡茶困惑,統統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手感。

由於是新手,泡茶經驗不足,沒有形成注水和控制水量的條件反射,沒有嫻熟熟練的泡茶手感。

再加上,平時用蓋碗時,曾經試過水注太多了,燙到了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於是在下一次泡茶時,水就注少了。

故而,當新茶友在注水量多與少之間,徘徊不定時。

泡出來的茶湯,自然難以擁有穩定的風味表現!

針對這點,解決方法是要認準“注水線”。

用蓋碗泡茶時,注水接近碗沿,但又不會溢位,方才合適。

如果實在拿捏不準,可以去選購標有“注水線”的蓋碗,這樣在每次泡茶注水時,一目瞭然。

輕輕鬆鬆,就能解決這個泡茶的惱人小細節!

《6》

喝茶,是一門學問。

泡茶,亦是門學問。

學泡茶,竅門在於一個“練”字。

光掌握了方法,還不夠,還要勤加練習,熟能生巧。

當投茶、注水、沖泡、出湯、瀝乾等一整套泡茶流程,爛熟於心,沉澱下泡茶手感後。

在泡茶時,自然不用再擔心,為什麼自己泡同一款茶,前後卻會泡出不一樣的味道。

夏日悠悠,泡一款香氣清揚的春白茶,讓清潤鮮爽的茶湯,在喉嚨裡,一掃夏日的煩躁與悶熱。

泡一杯好茶來消遣,不失為度夏的樂趣!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更多關於白茶沖泡的原創知識

白茶沸水沖泡,綠茶溫水沖泡,紅茶隨便沖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白茶沖泡的小常識,春白茶的嫩芽茶,能用沸水沖泡嗎?

茶葉店裡沖泡的滋味,與在家泡的滋味相差甚遠,也許你就缺這幾招

答疑解惑,沖泡白茶時,玻璃蓋碗和白瓷蓋碗有什麼區別?

白瓷蓋碗,為何適合泡茶?今天講講應該如何挑選稱心的蓋碗?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