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有福之州尋“福”記|八珍玉食口有福!

民以食為天。福州的山山水水為人們提供了健康、新鮮、豐富的食材。福州人喜歡親自下廚,動手做菜,享受美美的口福。

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菜譜有2000餘種,其選料精細,用料和調味均以本地材料為主。操作嚴謹,注重刀工、火候。擅長炒、熘、煨、燉、蒸、爆,偏重甜、淡、酸、湯,色、香、味、形俱佳。特色為“酸酸甜甜、湯湯水水”。

佛跳牆

閩菜首席菜,國宴佳餚,又名“福壽全”。是將雞、鴨、魚、海參等食材用文火煮沸後裝入酒罈,加入鮮湯,密封壇口,文火烘煨。待鮮湯收汁時揭開封口,再加進雞湯及調味佐料,重新密封烘煨而製成煲類菜餚。有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風味小吃

福州風味小吃有魚丸、肉燕、蝦酥、蠣餅、光餅、鼎邊糊、(米時)粿、春捲、炒粉、線面等數十種。

鼎邊糊

俗稱“鍋邊糊”。是先燒好由蟶、蜆、蛤、香菇、蝦米、蔥、黃花菜及配料做的湯,將米漿均勻輕抆於鐵鍋內緣四周,烘乾後鏟入湯內煮熟。剛出鍋的鼎邊糊白脆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膩爽滑,清香可口。

魚丸

是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番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肉等餡心,製成丸狀食物。福州俗話有“沒有魚丸不成席”。

(米時)粿

是糯米磨漿壓至半乾形成溼劑後搓成的丸子,外粘豆粉糖。是福州人過冬至時必不可少的食物,冬至搓時粿象徵團圓,含有祈求添丁增福之意。

光餅

是用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的餅類食物,直徑約6釐米,中間帶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光餅還有另一種型別,即改鹽為糖,形狀也比鹹餅大一倍,被稱為“徵東餅”。無論“光餅”還是“徵東”餅,均為紀念戚繼光入閩抗倭。

肉鬆

是福州廚師情急之下,創制的美食。用豬瘦肉、白糖、紅糟、醬油、熟油精製成的細絲狀食品。尤其是“油酥肉絲”,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膩,入口自溶,鮮美可口。

燕皮

是將豬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番薯粉,製成薄如紙張的片狀食品,又稱肉燕皮。福州肉燕皮創於清末光緒年間。成品燕皮色白質香,平滑細潤,脆嫩爽口,可切成絲狀煮食。肉燕皮配以其它原料,可做成扁肉燕、太平燕等多種名菜和風味小吃。

線面

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線面手工製作時間長達9小時,經和麵、揉條、松條、串面、拉麵等7道工序,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的特點。因為長,所以福州人做生日時多有吃線面,稱為長壽麵。

資料來源百福畫冊

慶百年 · 迎世遺系列報道 往期文章回顧:

有福之州尋“福”記|瀲灩澄澈水有福

有福之州尋“福”記|上風上水城有福

有福之州尋“福”記|鍾靈毓秀人有福

有福之州尋“福”記|匠心獨運眼有福

有福之州尋“福”記|以戲會友耳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