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薦讀】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教師要有三不,不能三不才好!

導語

哲學這門學科在普通人的眼中一直都是一門很神秘的學科,在我們現在的認知當中我們知道,關於哲學是在討論:“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那麼,我國古代的哲學家的哲學理論又是什麼概念呢?

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的由來

要說王陽明的哲學思想,肯定要知道關於王陽明哲學思想的由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出自《大學》。

《大學》這本書本來是指導為師者教書育人之道,孔子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沒有忘記告誡其他教學者“修己以安人。”

並且在“修己以安人”的基礎上,孔子還提出了“三綱”和“八目”為教學者的大綱,對教學者進行規範和教導。

大學之道,在明在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而王陽明也正是在《大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產生了新的感悟和理解,並且對《大學》進行歸納和總結為三個字:致良知。

王陽明一個出生就帶有異於常人色彩的人,王陽明出生在一個狀元之家,據記載王陽明的母親懷有十四個月的身孕才有了他,當然這個真不能較真,畢竟古代的落後大家都是知道的。

王陽明對於學習非常認真,不管是文學還是軍事又或者是理學還有道學,只要是王陽明能夠接觸的到,他都願意花心思去研究。

十七歲那年,因為偶遇老道士,對道學產生了興趣,於是王陽明開始細心請教老道士道學而錯過了自己的婚禮。

十八歲時王陽明對“程朱理學”又產生了興趣,開始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於是王陽明開始研究“格物窮竹”的道理。

王陽明連續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但是王陽明並沒有研究出來什麼,反而讓他產生了對理學概念的質疑。

就是王陽明這樣契而不捨的精神,讓他一旦對某些事物產生興趣,可以不眠不休的去研究。

二十八歲那年,王陽明因為觸怒了掌權的宦官,從此斷了京城仕途,被貶到貴州做官。

來到貴州之後,王陽明發現貴州的教育水平非常的低,為了改變當時的貴州風貌,王陽明開始教化貴州的百姓。

作為一個教化者,王陽明肯定要明白孔子的《大學》當中的道理,於是王陽明開始研究《大學》,並且對《大學》產生了新的感悟,從此有了屬於自己哲學思想。

致良知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在王陽明的理解當中,王陽明認為良知是一種“虛”的行為,良知並不是真是存在的,他在於一個人的心中,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

但是一個人的“功夫”是真的,能力是真的。這些真實的行為是能表現出來的,一個人如果能把“功夫”這種真實的行為,這種能夠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虛”的良知結合到一起,這樣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大學》當中有“物格而後知,知至而後意誠。”

《大學》告訴教化者,探究事物的原理和規律才能得到真知,王陽明認為探究事物原理和規律的方法就是不斷致良知。

而在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當中,致良知的致字是關鍵。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在這些人心中,肯定都是存在良知的。

唯一不同的是好人把良知表現了出來,壞人把良知藏了起來,那麼如何把良知表現出來,而達到去惡從善的目的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致。

知之匪艱,行之惟艱

知道良知很容易,但是能做到就很難了,致良知在於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思考,達到知行合一,把內心的良知表現在能夠表現的“功夫”上,達到去惡從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王陽明認為我們不僅僅要吾日三省,還要把三省所省悟出來的良知結合到行為活動上。

對於很多儒生不明白聖人所留之作,又或者是為什麼後來的儒家弟子無法成聖,歸根結底的就是,這些儒家弟子只知道豐富自己的知識,而不知到用內心去發現自己的良知,只要能時時刻刻的保持致良知,那麼所有人都能成為聖人。

“修身治國平天下”一直都是儒家思想的最核心,不管是孔孟還是荀子又或者是王陽明,在他們的思想當中,我們都能看到修身。

修身是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修身不僅僅修的是道德,最重要的還是修心,這也是王陽明“心”學的主旨。

其實致良知這三個字雖然看起來很深奧,但是如果細細的品鑑下來會發現,能不能致良知最主要的還是能不能有自知之明。

一個人只有在不斷的致良知當中,明白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自己能做什麼樣的事,做到知己才能戰無不勝!

並且不斷的反思自己是否能力不足的方面,並且不斷的完善自己,在不斷的致良知當中,認清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成功之路,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至聖之路。

在王陽明和其弟子留下的著作《傳習錄》當中,記載著這樣一則小故事,王陽明在貴州教授百姓知識的時候,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對父子。

父子兩個人關係不和,經常會吵架,父親認為自己是對的,兒子認為自己也是對的,所以為了爭個對錯,父子二人就找到了王陽明給做評判。

沒想到王陽明連事情的經過都沒有了解,只是對父子二人說了一句話,父子二人很快就冰釋前嫌,再也沒有吵架過。

王陽明告訴兩個人:“舜帝一直認為自己不孝順,所以舜帝就經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詢問自己是否能夠更加孝順,因為舜帝知道父親很愛他,總是感覺他孝順父親的還不夠,就這樣舜帝越來越孝順。”

在我看來,良知更像是心中的是非觀念。致良知就是不斷的問詢自己心中的是非之心,不斷反思自己做的是對是錯。

在不斷的思考自己錯誤的同時,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中加以學習,明白更多的道理和做人的是非。

古代哲學理念的發展

如果一說到古代的哲學理念的起源,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景象。

孔子墨子的先秦大家爭奪主流思想的盛大場景。

但是真正的哲學思想的起源還要早的多,實際上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哲學思想的萌芽。

但是殷商時期的哲學思想只是一個萌芽而已,哲學思想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為了區別這一類的哲學思想,我們通常叫他“上古哲學”。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哲學思想才得到大力的發展,出現了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景象,這個時期的哲學思想才真正成型,這個時期的哲學思想也被叫做諸子哲學,諸子哲學和上古哲學被統稱為先秦哲學。

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

春秋戰國的哲學思想,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在當時的那個大環境下,紛紛成型。

其中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為最。

而儒家思想也成為了後來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

但是自從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哲學思想從諸子哲學的成型期,隨著之後幾千年的發展,越來越成熟。

之後的這段時期在哲學思想史上被稱為封建哲學。

當然封建哲學也是經過幾千年慢慢的發展成熟的,從秦朝的法家思想,到漢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思想,楊雄的唯物主義看待事物的觀念。

再到之後的宋朝的“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再到王陽明的隨物致知,致良心等等。

哲學思想透過三千年的發展,越來越成熟。

“致良知”所帶來的改變

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後,便以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與學者言,費卻多少辭說,今幸見此意,一語之下,洞見全體,真是痛快!

王陽明發現的了“致良知”之後,如同獲得世間最稀有的寶藏,如同馬克思當時發現的唯物主義原理一樣,改變了當時的社會。

對於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是當時一個劃時代的產物,“致良知”的出現改變了儒家思想給大家帶來的普遍印象。

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一段嶄新的儒家思想,讓高大上的“程朱理學”通俗化的變成了“致良知”。

不僅如此,“致良知”的出現讓儒家思想不在成為儒生的專利,他讓儒家思想來到大眾的身邊,即使百姓都能夠接受到儒家思想,瞭解儒家思想。

這種哲學思想的出現,不僅僅改變了百姓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後來的文化藝術也深受王陽明哲學思想的影響。

王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到五百年的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梁啟超

王陽明學說的出現,讓當時的明朝社會首次出現了“文化”和“娛樂”為主題的飯後談資。

更是讓社會從《金瓶梅》這種慾望的覺醒轉變到《牡丹亭》這種人性的覺醒,整個社會的思想都因為王陽明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結語:

從前我一直以為哲學這種概念,離我的生活很遠。哲學思想更像是畫餅充飢,雖然心靈很受用,但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根本就體現不出來。

但是哲學思想雖然給了我們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但是哲學思想卻並不是這樣的,哲學思想跟像是一股清泉。

他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身邊,3000年的哲學思想讓我們知道,很多做人的道理。

哲學思想又像是空氣,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為人處事少了他,還不夠用。

孔子教會我修身,曾子教會我吾日三省,而王陽明讓我知道我們需要不斷的質疑自己中,讓自己成長,完善自己,達到修身的目的。

作者簡介:我是風月,一個喜歡讀歷史的普通人,你有什麼關於歷史的小知識,我們一起來討論。杯以傾美酒,琴以閒素心,我們一起來聽史論風月!

參考文獻:

《大學》

《中國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