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新品被群嘲,霸王茶姬的爭議棋局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提到霸王茶姬,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都是茶顏悅色的模仿者。作為“雲南版”茶顏悅色,它在新茶飲市場的行業地位說不上有多高,但總算是憑藉著本土紮根的策略獲得了不少粉絲,品牌發展也算得上的穩步向前。

不過在近年來,隨著新茶飲遇冷、行業競爭加劇,連茶顏悅色本尊都遭遇了不少經營難題,像霸王茶姬這樣的模仿者就更不用多說了。

隨著茶顏悅色放棄自身賴以成名的湖南本地標籤、施行“走出去”的戰略,霸王茶姬們原本就不大的生存空間或許將面臨進一步被擠壓的狀況。再考慮到不太妙的整體市場大環境,霸王茶姬的未來之路勢必要面臨考驗。

近期,霸王茶姬新品“神仙椰子水”又遭遇了被消費者群嘲、匆匆下線、創始人出面道歉等紛爭,這些負面因素會給霸王茶姬的新茶飲之路帶來什麼呢?

新品“難喝”下架,創始人下場道歉

主打原葉鮮奶茶的霸王茶姬成立至今已經快五年,它目前已藉助新茶飲的風口和“雲南版茶顏悅色”的名號擴張到四百多家門店的規模。

而就在霸王茶姬面對新茶飲市場新的市場環境急需思索下一步該怎麼走的時間節點下,它卻因為一次新品難喝事件引發了多方關注。

據悉,在8月初的時候,霸王茶姬推出了一款新產品“神仙椰子水”,但在該產品推向市場之後,大量的使用者差評卻洶湧而來。

“難喝”、“味道寡淡”、“就像在喝冰水”、“有股玉米鬚煮出來的味道”…一時間,關於這款神仙椰子水的負面產品口碑開始急速發酵,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我們都能夠搜尋到各類吐槽。

根據官方介紹顯示,霸王茶姬“神仙椰子水”售價並不便宜,要19塊錢,產品選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泰國椰皇原汁搭配白玉珍珠調製而成,官方將它定義為一款“專屬夏日解渴去油神仙水”。可惜的是,消費者的反應並沒有讓它對得起這種命名。

而在負面評價持續發酵之後,霸王茶姬“神仙椰子水”最終也沒能憑藉一部分認可該產品的消費者評價迎來口碑反轉,它不得不在上市還沒到20天的時候就選擇匆匆下架,壽命可謂是非常短。

可能是考慮到消費者吐槽對於霸王茶姬品牌的影響,霸王茶姬品牌創始人張俊傑此後也以公開信的形式向消費者表示了“慚愧”和“對不起”,並直言“我們搞砸了”。按照他的說法,未來霸王茶姬將調整升級製作配方,重新推出一款新椰水產品。

有意思的是,霸王茶姬方面還大有將此次危機輿情轉化成一場品牌營銷行動的趨勢,因為張俊傑在宣告中還提出想要設定一個CSO(首席道歉官)崗位,相關的話題討論還登上了微博熱搜,網路上也有很多人對霸王茶姬這種誠意認錯的應對方式表示讚許。

不過,看到這裡,也許很多人會對霸王茶姬“茶顏悅色模仿者”的標籤產生更進一步的認識,因為茶顏悅色自己也是非常擅長在各種道歉中轉危為安、實現品牌進一步擴張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霸王茶姬新品被群嘲事件更像一盤爭議棋局,你以為它遭受到的是差評,事實上它獲得的是更高的品牌認知,是輸是贏外人很難在短時間內判斷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輿論事件的確幫助霸王茶姬這一地方茶飲品牌迅速實現了在全國範圍內的品牌力傳播,很多之前沒有聽過霸王茶姬的消費者都在此次事件中認識了它。

新茶飲競爭激烈,霸王茶姬開啟外部擴張

這場輿論事件出現的時間節點也非常值得玩味,因為這是在新茶飲市場增速放緩、霸王茶姬正在開啟全國化佈局的背景下發生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黑紅”也是紅,在眾多新茶飲品牌想方設法實現持續擴張的時間點中,霸王茶姬在此階段刷出強烈的存在感很難說沒有品牌方主動尋求借勢營銷的推動。

但這並不代表霸王茶姬就走出了本地影響力,在新茶飲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霸王茶姬的未來之路到底會怎樣誰也說不清。

在經歷了早期的擴張之後,2021年霸王茶姬開始邁入資本市場、完成多輪融資;2021年6月,霸王茶姬將總部從雲南昆明搬到了四川成都,這被外界解讀為霸王茶姬全國化戰略的開始。

被貼上“雲南茶顏悅色”標籤、並以此發展壯大之後,霸王茶姬有沒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呢?客觀來說,不論是對霸王茶姬還是對茶顏悅色,大家目前都處於試驗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從本地網紅品牌向全國化擴張的步伐都是不得不做的選擇,因為近年來國內新茶飲市場已經遭遇發展飽和、增速放緩,對於這些立足本地化特色的品牌來說,它們只有在更廣闊的全國市場進行擴張,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增長動能。

在此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在於消費者接受度。大家都知道的是,霸王茶姬、茶顏悅色發展初期是靠著與城市標籤進行深度繫結才讓消費者對它們有更強的情緒紐帶,現在主動尋求打破這一紐帶的做法雖然能夠獲得更大發展空間,也意味著品牌濾鏡將逐漸喪失,這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還沒有人知道。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看,“走出去”的茶顏悅色在擴張成績上表現還不錯,有剋制的擴張策略讓它兼顧了消費者喜愛與門店擴張。但這並不意味著霸王茶姬也可以在全國範圍走一條茶顏悅色的模仿之路。隨著新茶飲市場飽和、消費者新鮮感喪失,挑戰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