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古人幾乎什麼都吃,為何卻從不吃貓?李時珍早就說明緣由

中華泱泱大國五千載,其實真要說起來,像史書、古蹟這些都說明了足夠悠久的人文,但對於我們而言,歷史的厚重感那都是建立在美食的基礎上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飲食習慣各有各的差異,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更有川魯粵等八大菜系。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更不用說各種植物,都能成為中國廚師手中的食材,從而成為一道道美味佳餚。

為什麼古人啥都吃,卻極少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過我們答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寫下的內容,相信大家就明白了,嘗百草的李時珍雖然認為貓肉可以“主勞疰,鼠瘻,蠱毒。”

但是也一針見血的在註解指出:“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由此可見,老祖宗早就幫我們吃過貓肉,但結果卻並不理想。

貓是食肉動物,在飼養過程中進食條件十分苛刻,並且成長速度也不及豬鴨鵝那麼快,成本高回報少。

並且由於吃了太多肉類,貓吃起來往往會發酸發柴,並且現如今大多數人都沒有充分處理貓的經驗,真要將它當做一道餐桌上的食材,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雖然貓這種東西可以入口,但是味道不佳,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食用價值,老祖宗這才放棄了飼養貓做口中之餐的想法。

李時珍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時27年編撰而成的《本草綱目》,是一部曾經影響世界科技進步的奇書。

它不僅是一部藥物學專著,其內容還涉及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冶金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以及天文學、氣象學等領域。

該書自1593年起,先後被翻譯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國文字,在世界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草綱目裡的知識都值得我們學習

翻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部都是生物對於人類的服務。用它們無聲的生命,解除人類的痛疼,值得人類感恩。

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萬物生成,人與物的關係不應是對立、被利用的關係,應是休慼相關的。只有保護好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人類才能在良好的環境下繁衍下去。

當《本草綱目》成書以後,李時珍卻遭遇了比尋方採藥、遍嘗百草更困難的事,這麼好的醫藥寶典,竟然沒有書商願意刊印出版。

因為這本書多達192萬字,且是醫藥書,刊印困難,銷量又小,而且沒人敢保證書裡的醫藥學知識是正確無誤的,所以,李時珍奔波了兩年,《本草綱目》都無人問津,這就得以看出這本書的船是有多麼的不容易。

道德經裡有句話是“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本草綱目》中有專門敘述《水部》,“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

認為飲食是人生的命脈,而人的飲食均源於水土。“好水是百藥之王,壞水是萬病之源。”也許古書是共通的,講的道理也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本草綱目》是一本非常有代表性的古代醫學著作,它的珍貴之處,除了那些豐富的知識外,還體現在李時珍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虔誠的醫學追求上。

所以這本書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裡面有哲學,有玄學,有迷信,有民間醫術,有巫術。這麼龐雜的東西,不能說一無是處。所以並不能全盤否定,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李時珍作為一名醫者的高尚情操,為後世所立下的醫德標準:“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書中告訴我們發誓要先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萬事心中有數,等是親降臨的時候,才能處之泰然,不亂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