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古代人吃什麼?明明古人連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能發展出飲食文化?

“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從古至今,“吃好喝好”都是中國人最基本的追求。但是追求“民以食為天”的古代人吃什麼呢?可千萬別被電視劇裡的餐桌美食給騙了。

古代餐食:從“吃飽”到“吃好”

眾所周知,我國曆經數千年發展,擁有著全世界範圍內,數量最多、品類最齊,且味道最佳的飲食譜系。

在這浩蕩的飲食發展史中,不僅誕生出了蘿蔔白菜湯、番茄炒蛋這樣的家常菜品,還孕育出了,如燒尾宴和滿漢全席這般的典雅菜系。

因此,中國的菜品,是真正意義上的,既可高登大雅之堂,又能鬧於坊間的。

然而,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樣浩大的餐食譜系,其實都是基於“果腹”二字發展起來的。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我國的餐飲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燧人氏時期,因為在此之前的有巢氏時期,大多數人仍是處於“茹毛飲血”的時期。

簡單來說,就是那時候的人,根本沒有食物加工這個說法,無論是稻穀,還是動物肉類,基本都是直接生吃。

而到了燧人氏時期,人們就逐漸學會了用火烹食,先後發展出了“炮”、“煲”等食材加工方法。

不過,這兩種烹調方式雖然聽起來有幾分高階,但其實本質上是極為簡易的,比如“炮”,就是將食物用泥包住後,再放到火中烘烤,就類似“叫花雞”的製作。

另外,當時的社會還沒有太多調料之說,這意味著,縱然是將食材煮熟,那也是寡淡無味,並算不得“美食”的範疇,只能當作“果腹”。

而這樣的“寡淡無味”,在歷經周、秦、漢之後,才終於得到了一些改善,因為在漢朝時期,張騫出使了西域,為華夏帶回了不少瓜果蔬菜。

同時,在這一時期內,鹽也逐漸在美食領域大放異彩,從最初的滷水,發展成了粗鹽,並開始加入到餐飲的製作中。

由此,中華餐飲終於有了“滋味”,再也不是寡淡無味了,而到了唐宋之後,餐飲的發展就更加迅速了。

先是小麥研磨技術的出現,讓古人得以吃上了麵條和餅,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饅頭,還是包子,在那個時代裡都被稱之為“餅”。

後來,源於北魏的全新烹飪方式————-炒,還得到了大規模推廣,炒菜也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要知道,炒的出現,其最大的“受益者”,便是一眾綠葉蔬菜,因為在此之前,蔬菜大多隻能烹煮,加工方式實在單一。

而“炒”出現後,蔬菜便能烹出更香的味道了,另外,在炒菜的加持下,一眾肉類也同樣變得更加有味了。

除此之外,宋朝良好的經濟形勢,也從側面帶動了飲食行業的發展,簡單來說,就是較高的社會總收入,使得不少人都擁有了“下館子”的能力。

這使得餐館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為了能夠招攬更多顧客,新菜品的研發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就連廚師這個職業,在這一時期裡,也變得火熱了不少,甚至出現了職業女廚師————-廚娘,宋朝餐飲的發展,由此可見一斑。

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古人對餐飲的要求,漸漸從“果腹”走向了“吃好”。

而到了明清時期,這一趨勢就變得更盛了,明朝在引入了辣椒之後,各菜系間的區別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南北間的口味,漸漸拉開了差距。

在這樣的區分下,川菜、粵菜、魯菜,以及淮揚菜等菜系,開始各自“出道”,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一時間,中國的餐飲譜系呈現出了百家齊放的局面,各菜系皆有千秋,且也有各自的受眾人群。

這時,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菜系文化出自明清,但到現在都沒變化,是現代餐飲發展停滯了嗎?

飲食一門,古今有異

這一問題聽起來似乎毫無問題,但答案其實是否定的,飲食這一脈,古今是存在差異的。

相信大家都在各類古裝劇,或是小說中看到這樣類似的橋段:

“掌櫃的!切半斤醬牛肉!”

“小二,上一桌好酒菜!”

。。。。。

這樣的臺詞和字句,免不了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古代和現代一樣,是想吃肉就吃肉,想喝酒就喝酒的。

然而,真實的情況,其實並非如此。

在儒家經典《禮記》中,就曾有這樣一段記載: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從這一段古文中,我們能夠感知到,飲食在古代是與階層相掛鉤的,因為按照《禮記》的規定,古代非王族子弟,是很難吃到牛肉的。

對於大夫士族一級,殺羊宰豬那幾乎等同於階級的恩賜,旁系外族可能一年到頭,都吃不了幾次羊肉、豬肉。

至於尋常庶人,那就更加嚴苛了,不僅無法吃上牛肉,就連宰殺一隻羊,都很可能會被官府逮捕,並治罪下獄。

所以,在我國名著《水滸傳》中,才會經常出現好漢吃牛肉的橋段,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幾乎可以與“叛逆”這個詞畫上等號。

當然,禮制規定終究只是無形的牢籠,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無法吃肉的真正原因,其實因為肉類匱乏。

要知道,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人民擅長於耕作,這使得我國擁有較為豐富的穀類、蔬菜資源。

但也正是農耕的原因,再加之人口諸多的因素,導致肉類的供應,就顯得有些岌岌可危了。

畢竟,古代不比現代,缺乏科學意識,養殖業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許多肉類牲畜的養殖,基本都是以“放養”的形式來開展,難以形成規模化,從而也就無法形成持續有效的肉類供應。

甚至,在常年的戰亂中,就連蔬菜和穀類的供應,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進而致使不少百姓因飢餓而喪命,這也便是人們常說的“亂世多餓殍”。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會出現了“民以食為天”的理念,因為充足的食物,對於古代百姓而言,那確實就是“天”。

另外,就這一點來看,飲食一脈,古今確實存在著差異,至少在當今社會,普羅大眾也基本能確保“頓頓有肉”,不會再被“飢餓”所侵擾。

因此,大家在期待穿越古朝時,不妨多想一想該如何解決溫飽,不要被電視劇和小說的情節欺騙,須知,在古代是真的沒有那麼多餐食。

參考資料:

《古代百姓吃啥?別被電視劇和小說騙了,我們去可能一天都撐不了》————百家號文案

《民以食為天,美食環繞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究竟吃什麼?》————-品鑑歷史長河

《古代人吃什麼?》————-科普中國

《古代主要吃什麼糧食》————-探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