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黃酒在華夏風光了數千年,為何現在少有人喝,這其中有何玄機

作者:天山可可

黃酒在華夏風光了數千年,為何現在少有人喝,這其中有何玄機

黃酒,顧名思義酒體的顏色是黃的,因此這也成為了很多人腦海中的刻板印象,其實根據歷史考察,黃酒的顏色並不是總黃色的,筆者這一說法可能是很多人的盲區。

在古代,酒水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之時,酒水都是呈混濁狀態的,在這種渾濁狀態下,酒體因某種雜質的摻和,顏色會呈現黑色、紅色、白色、黃色等其他顏色。

黃色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黃酒”,這種酒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因此這可能也是我們對它印象最深刻的原因。

據歷史考證,在殷商時代,我國的酒業就已經很發達了。到了清代,各地的釀酒作坊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其中就數浙江一帶發展程度最高。

那裡特有的的老酒、加飯酒在全國都很出名。這也是因為它們的質量比較高,顏色也較深,很像今天咱們說的“黃酒”,所以很多人都說這兩種酒可能與“黃酒”這一名稱的最終確立有一定的關係。

但這也只是一種猜測,到底有沒有關係,還需要專家進一步考證研究,筆者對它的介紹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內容筆者都沒有提到,如果對黃酒感興趣,大家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像傳統文化節日,三星堆,非遺文化遺產等都受到了國家重視,但為何偏偏黃酒就這麼“落魄”呢?這其實還要歸咎於一下這2點原因。

1、黃酒的自身定位不明確

除了特別喜歡喝黃酒的朋友之外,大部分人買黃酒的目的其實都不是用來喝的,而是放在廚房炒菜用的,因此這也讓很多人把黃酒列進了“廚房類”。

而白酒和啤酒著重打造的是社交屬性,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各種酒宴,席會選用的都是白酒和啤酒,而不是黃酒的原因。

2、黃酒產品缺乏對自身的文化打造

黃酒是我國的特產酒,釀酒歷史悠久,在很多地方都有生產,雖然大多數都處在發達的南方地區,但大部分都還處在作坊階段,沒有像白酒那樣把自己發展成大工廠。

更沒有像白酒酒企那樣每年都花資金來做宣傳和文化的打造。這樣一對比,那黃酒被白酒彎道超車了也是早晚的事。

但是不管怎麼樣,白酒和黃酒它們都各有千秋,都代表著中國的酒文化,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兩者中間選擇自己最中意的一款。

但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黃酒還是白酒,不妨都嘗一下,筆者給各位整理出來了兩瓶

一款是黃酒,一款是白酒。

它們都是各自領域內比較有代表性的酒水,而且大眾口碑不錯,主要是價效比還很高,即使喝到之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一類酒也不會心疼錢,快來看看是哪兩瓶酒。

紹興酒

酒廠根據黃酒越陳越香,越陳味越甘醇的特點,一直傳用的是古代釀酒師傅流傳下來的釀酒技藝,在農曆七月制酒藥,八、九月制麥曲,小雪做酒娘,然後在大雪前後投料開釀。

不要以為一開釀就離成酒不遠了,這還僅僅只是萬里長城第一步,接下來,酒廠還要用獨特的複式發酵工藝發酵90余天,翌年立春開始壓榨、煎酒,然後泥封貯藏,這道工藝至少要維持三年以上才能釀出成酒。

此酒在發展歷史上雖比不過紹興酒,但也不容小覷,它可是飛天茅臺的老鄉,而且在諸多方面它們都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首先,在原料選取上他跟飛天茅臺一摸一樣,都是貴州當地的優質糯性紅纓子高粱和赤水河畔的優質水源。

其次,在釀造工藝上採用的也是和飛天茅臺一樣的12987大麴坤沙釀酒工藝,一個生產週期,兩次投粱,七次取酒,一百六十五個工藝環節,三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經過精細打磨。

研究過茅臺酒的人都知道,茅臺之所以焦糊味這麼濃郁,正是因為使用了此工藝。此酒也是一樣,在採用此工藝後,醬香非常突出、而且聞起來幽雅細膩,喝起來醇厚飽滿。

細品回味時還能發現它有一股悠長的焦糊味和花果香、落口乾淨清冽,空杯留香持久,喝著非常舒暢過癮。

唯一不同的就是它倆的價格懸殊非常大,這其中有2個原因,第一,它沒有花大價錢去做宣傳,讓老百姓承擔這背後的品牌溢價。第二,這也是源於國康對“成為百姓的民品口糧酒”這一願景的堅守。所以,還能在市場上找到這樣的“良心酒”已經很不容易了。

好了,今天咱們對這兩款黃酒和白酒的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咱們有酒友對它們感興趣,不妨抽空買兩瓶嚐嚐,感受一下這兩瓶酒的各自的風采,看看筆者說的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