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年底了,教你蓋碗泡白茶的7點技巧,過年回家給家裡人露一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桌上,泡茶算是一門功夫。

高手泡茶,動作利落,行雲流水,穩中有序。

一氣呵成之間,就能泡出一杯茶香盈盈的好茶。

然而,新手泡茶時,容易露怯。

一拿起蓋碗就手抖,泡茶動作磕磕絆絆。

明明是同款茶,泡出來的香氣、滋味就是沒有別人泡的好喝,這太令人鬱悶。

遇到這種情形,當務之急是換一個順手好用的蓋碗。

輕便的蓋碗,散熱快,用起來不容易燙手。

合蓋出湯,伸手握向碗沿,用三指握碗法的姿勢能穩當倒出茶湯。

從器形上,能防燙手的蓋碗,碗沿要寬,蓋鈕要高。

寬碗沿,能提供更多的抓握空間。

而蓋鈕是蓋子向上突出的部分,形似紐扣,也類似清朝官員頂戴。

高蓋鈕,意味著食指摁在上方固定合蓋開口,能遠離熱氣。

蓋鈕設計高一些,不論合蓋出湯還是揭蓋聞香,都更方便好用。

年底到了,過年回家招待親友喝茶,免不了要在茶桌上露一手。

為了泡出更香更好喝的茶湯,有不少泡茶要領值得再次溫故知新。

《2》

一、慎用抓碗法。

蓋碗泡茶,網上有這樣的抓碗法教程。

操作方法是合蓋倒出茶湯時,大拇指摁緊蓋鈕,其餘手指則是緊貼在碗底。

出湯開口朝向自己, 將蓋碗側翻過來,倒出茶湯。

這種抓碗法泡茶的動作,光是想想就讓人感到燙!

往蓋碗內注入沸水,碗身溫度很高,不斷往外散熱。

此時此刻,蓋碗的碗底好比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貿然用抓碗法泡茶出湯,怎會不燙手?

穩妥起見,還是用三指握碗法更適合大眾。

伸開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握向碗沿。

有了碗沿的隔熱,手指頭才能避免被燙到。

而食指還是按前文的提示,放在蓋鈕上方。

利用三角形能形成穩定性的原理,泡茶期間才能牢牢拿穩蓋碗。

《3》

二、茶具合理擺位。

泡茶之前,茶桌上要儘量避開干擾項。

若是桌面雜亂無序,泡茶動作肯定要受到影響。

比如,碰倒花瓶、找不到所需用具、正準備分茶時又有雜物擋在面前……

許多新茶友剛開始泡茶時,不知茶具該擺在哪才合適。

公道杯和蓋碗這對親密搭檔,一前一後,相隔甚遠。

注水之後,正準備合蓋出湯,才意識到公道杯還在遠遠的另一邊。

只好先放下蓋碗,騰出手,將公道杯稍微移近,接著才能繼續倒出茶湯。

但這樣一來,快速泡茶出湯的良機,難免會被延誤。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為了泡好茶,提前將茶具擺放到位,半點不容馬虎。

幹泡茶臺上,擺一塊小茶盤。

公道杯、蓋碗一左一右擺放,將公道杯放在蓋碗的左上方,能防止注水時燒水壺的底部碰到公道杯。

細節之處,處處是經驗之談。

《4》

三、準備一個克秤。

很多人想不明白,泡茶就泡茶,幹嘛還要用秤?

用來稱茶呀!

真正的好茶,價格從來不便宜。

買茶時,大多按克、按兩入手。

對待這樣的好茶,泡茶時如果隨便放,隨手抓一把就放進蓋碗內,未免太浪費。

最好的辦法是買一把小巧的克秤,放在茶桌上備用。

平日不論煮茶、泡茶,都能用得著。

蓋碗泡白茶,茶水比例約為1:22。

110毫升的標準容量蓋碗,僅需幹茶5克。

稱重後才投茶,用量精準,更能泡出濃淡適宜的好滋味!

《5》

四、環壁注水。

網上見過不少高衝注水的泡茶教程,高處往下注入,注水位置不變。

但這樣一來,缺點很明顯,只有一側幹茶會被打溼。

而大部分幹茶,依舊處於乾燥狀態。

往蓋碗內注滿水後,沒有得到熱水浸潤的幹茶因自身重量輕,會浮起在湯麵。

這些上浮的幹茶,並沒有參與茶味浸出。

泡出來的茶湯滋味不完整,味道偏淡,不如環壁注水快速注水來得穩當。

正確理解環壁注水,千萬別想成是沿著碗壁向下倒水。

實際上是在幹茶上方,打圈注水。

注水打圈時,圈圈由大到小,確保雨露均霑。

及時浸溼幹茶,才能確保完整滋味!

《6》

五、注水別太滿。

蓋碗注水時,別超過最高水位線。

往下注水期間,儘量別超過碗沿。

要不然,合上蓋後,就會出現陸續而來的一系列麻煩。

注水太滿,沸水溢位,連碗沿都被熱量波及,變得異常燙手。

這時,哪怕用三指握碗法,也沒辦法穩當拿起碗。

除非能忍著燙,及時撇去多餘湯水,才能讓茶湯順利倒出。

雖然,注水太滿,並非好事。

但另一方面, 注水量太少,也不穩妥。

曾經有茶友諮詢,他用蓋碗泡白茶時,害怕燙手,能不能只倒一半水。

理論上雖然可行,但這樣容易將茶味泡濃,除非連投茶量也一併減少。

不然會造成茶水比例失衡,分分鐘將茶湯滋味泡濃變苦!

蓋碗泡茶時,注水線的理想標準是接近碗沿後,及時收手。

合蓋後,不至於湯水溢位。

不多不少,效果才是最好。

《7》

六、開口寬窄適中。

蓋碗本身有蓋也有碗,屬於組合式茶具。

合蓋開口角度,可以隨心調節,方便清洗。

但在泡茶時為了順利傾倒茶湯,合蓋不能太大。

要不然,倒出一沖茶,一併連蓋碗內的大多數茶葉也一塊兒倒出。

再次續水沖泡,蓋碗內部茶葉餘量所剩無幾,還怎麼泡茶?

另外,合蓋太窄也不妥。

開口太窄,茶水流出速度慢。

將出湯口對準公道杯,倒出茶湯時,滾燙熱茶還會因為開口太窄難以順利透過,另尋他處。

稍不留神,就順著兩側缺口,緩緩流下。

這下就糟糕了,拿著蓋碗的手,無可避免會被燙紅!

為了確保順利倒出茶湯,合蓋時,蓋與碗呈45度夾角更好。

不寬不窄,更能穩當出湯。

《8》

七、出湯速度要規律。

蓋碗泡茶,不論是什麼茶,倒出茶湯的速度一概是“先快後慢”。

前5衝,茶葉內在茶味積累尚且豐富。

快速出湯,也能泡出醇厚飽滿茶味。

隨著輪番快出水泡茶,茶味被不斷消耗後,茶味剩餘量有限。

到了5種之後,建議根據茶味具體表現情況,適當加時。

延緩幾秒、十幾秒、半分鐘等。

依次往下慢慢延長時間,直到悶了一兩分鐘後,尾水依舊泡不出味道,再去換茶也不遲。

先快後慢,比一開始就悶著喝要好。

要是一開場就悶泡,將茶味過多消耗浪費。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樣不僅會將茶味悶濃泡苦,還會影響耐泡次數,何苦來哉?

《9》

千年之前的王獻之曾在《節過帖》裡,寫下新年感慨。

“節過歲終,眾感纏心。”

這句話哪怕隔了這麼多年,放到現在依舊應景。

2022年終於要過去了,又到了跨年的時刻,感慨良多。

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只願辭舊迎新,新年新氣象。

泡一杯好茶,迎新年。

往前跨過新一年後,一年更比一年好!

更多關於泡茶的知識

大壺泡茶、大杯泡茶、蓋碗泡茶,誰才是中秋團圓夜喝巖茶的方式?

天熱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誰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從泡茶工具,到沖泡用水,再到煮茶方式,分享宅家喝茶泡茶的技巧

沖泡白茶的3大誤區,茶具、泡茶水、泡茶方式,一次性說清楚

泡茶用水怎麼選?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