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何大多數士兵都會聽將軍的,不想效忠皇帝呢?

答:中國古代史上,歷代王朝一幕常見的“活劇”,就是將軍造反,好些“動靜較大”的造反事件,有時更能改變一些王朝的歷史程序。而面對那些慘烈的“造反過程”,許多後世讀史者也都大惑不解:都說封建時代皇權至高無上,那為什麼有些將軍造反時,其麾下計程車兵們卻毫無“效忠皇帝”的覺悟,甘心一條道走到黑呢?

這其中的第一個原因,大概可以歸結為“吃誰家飯”的問題。

說起古代士兵的生活,我們常說“扛槍吃糧”,理論上說,歷代大一統王朝裡,士兵們確實吃的是皇家的糧,可實際操作起來,有時卻並不是這麼回事。趕上特定的時代,那些割據一方,擁有強大權力的武將,才是士兵們最直接的“衣食父母”。最能說明這個“吃飯問題”的朝代,就是唐朝。

唐朝立國的時候,軍事上採取“府兵制”。這個制度自南北朝時期誕生後,發展到唐代已十分成熟:全國均田制下的農民進行編戶,農民二十歲起服役(盛唐時改為二十五歲),五戶為一保,徵發兩人為府兵。府兵們日常接受訓練,戰時為國出征,服役時享有免除個人租調的特權,立了功還可以獲得勳官職務。

這樣計程車兵,從生活訓練到個人前途,都有來自朝廷的保障,倘若敢跟著某些武將造反,那就等於砸自家的飯碗。所以唐朝前期,雖然也發生過“揚州之亂”等叛亂,但憑著忠誠度極高且戰鬥力強大的府兵,這類叛亂都很快被一一平定。所以哪怕到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的十幾萬大軍都扯起反旗了,唐朝的好些官員依然自我感覺良好。宰相楊國忠就寬慰唐玄宗說:皇上您放心,安祿山的部下絕不會跟他一起造反,沒準就把他綁了送來。

可是,這些糊塗大臣沒搞明白的是:恰恰在“吃飯問題”上,安祿山的叛軍士兵很不一樣。盛唐年間,由於土地兼併等原因,府兵制的根基均田制早已被破壞,府兵制也名存實亡,唐朝計程車兵主要來自募兵,邊境上更設立了十大節度使,負責募兵等事務。這些鎮守一方的邊將,也就成了士兵們的衣食父母。以安祿山為例,控制東北三大重鎮的他,掌握了財政招兵大權,嫡系兵馬近二十萬,精銳“曳落河”八千人,全都是自己百分百的鐵桿。

這樣的軍隊,吃著安祿山的飯,受著安祿山的管,對於“天高皇帝遠”的大唐王朝,自然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感情。所以八年安史之亂裡,他們造起反來也毫無壓力。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割據,藩鎮裡計程車兵們,利益更和主將緊密捆綁在一起,因此也就有了一場又一場的動亂。曾經無比強大的唐王朝,在整個後半段,幾乎都栽倒在這“士兵吃飯”問題上。

同樣的例子,還有清初時發動“三藩之亂”的吳三桂。當時作為西南“平西王”的吳三桂,不但可以節制雲貴總督,他的嫡系官員號稱“西選”,幾乎遍佈西南各個要害崗位。其轄區內的鹽井、金礦、銅礦等暴利行業,也幾乎都被他壟斷。所以吳三桂才有充足的底氣,煽動起了八年“三藩之亂”,把年輕的康熙皇帝驚出了一身冷汗。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中國曆代王朝,在吸取了種種教訓後,都在著力解決“士兵吃飯”問題,宋代建立了空前規模的禁軍,國家花錢養兵,明代建立了百萬規模的衛所兵,清代的八旗綠營,也形成了嚴密的體制,確保軍隊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這些苦心也是立竿見影。但是另一個問題也浮出水面:倘若一個王朝日益腐敗,對軍隊的控制力下降,恐怕軍隊就算杜絕了“造反”的隱患,卻又會生出新的毛病。

比如明末農民戰爭時,那些各地的明軍遇到農民軍時,有時並不像後人想象的那樣展開激烈廝殺,相反很多時候卻是彼此“談條件”,農民軍在交出一部分財物和人口後,往往就會被明軍“放行”。如此一來,明軍在前線“捷報頻傳”,農民軍卻一次次有驚無險,反而在流動作戰裡滾雪球般壯大,直到最後雙方攻守易型,李自成的百萬農民軍浩浩蕩蕩,把崇禎皇帝逼到了上吊。

為什麼又會有這樣的情況?明代的衛所制度,到明末時已極度腐朽。明末名將盧象升就曾看到,由於軍隊缺少衣食,許多士兵們走路都搖搖晃晃,校場上站一下隊,就會倒下好些人。這樣的軍隊,確實沒有“造反”的能力,卻也沒有拱衛王朝的能力。不久後明朝的覆亡,其實也就從此時埋下了伏筆。“士兵跟誰”的歷史話題背後,正是這樣的興衰教訓。

參考資料:《明末農民戰爭史》《中國曆代軍事制度》《安祿山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