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唐朝最牛權臣,一個人幹掉兩個皇帝,卻被李隆基一句話點醒了人生!

文/米七六

01

大唐中宗景龍元年(707),炎熱七月,朝堂之上,暗流湧動。

韋后和權臣及情人武三思、妃子上官婉兒等,一起挑唆中宗皇帝李顯廢掉太子李重俊(不是皇后韋氏的親生子),立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太子知道危機重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擊,或有成功的希望——決定發動武裝政變。

太子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侍衛三百人,搶先動手,把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訓(安樂公主

附馬

)斬殺於其家中。

幹掉敵方最有謀略的人物,迅速揮兵進逼皇宮。

同謀宗室成王李千里、天水王李禧率軍控制住宮城各門。

太子李重俊隨後率眾將士從肅章門斬關衝進皇宮,追殺上官婉兒、韋皇后等人。

形勢對太子這一方非常有利。

中宗李顯是個懦弱的人,聽到訊息,六神無主。

上官婉兒反應非常快,立即叩見中宗說:“我看叛軍的意圖,是要先殺了婉兒,再殺掉皇后,然後就到皇帝您啦!”

這一招棋非常了得,皇帝這個籌碼,非同小可。

叛軍要殺的人,誰也不敢說是皇帝。

看來將危及生命!李顯打起精神,帶著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跑到玄武門,登上城樓,命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帶著百餘名“飛騎”衛士守在樓下。

轉眼間李多祚率軍殺到,被劉景仁的手下攔在城樓下,李重俊、李多祚見皇帝在樓上,韋后他們躲在身後,一時沒敢下手,希望和皇帝談判。

猶豫不決之間,雙方將士對峙,刀槍鏗鏘相撞,弓弦繃緊,緊張異常。

那邊太極殿內,大臣

們關

上大門,派兵士守在前面,顧不上皇帝這邊。

李重俊這邊眾將士躍躍欲試咄咄逼人,劉景仁手下人少,中宗李顯形勢危險。

02

此時,李顯身邊轉出一個精壯的太監,叫楊思勖,主動請纓:

讓我去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他橫著雪亮的唐刀,越眾而出,直取叛軍先鋒李多祚的女婿野呼利。

野呼利本是靺鞨胡人,久經戰陣,英勇無比。歸順大唐,出生入死多少次,才有今日的榮華富貴。

一個宮中沒鬍子的太監對一個高大威猛胡將,眾人無不以為以卵擊石。

世上就有人料不準的事情,金庸大師的江湖,不是有一本《葵花寶典》嗎?

楊思勖非常了得,一把刀使的神出鬼沒,

只一

個回合,將野呼利斬於陣前!

這先聲奪人的一刀太厲害了,叛軍無不變色,膽氣大喪。

紛紛動搖退縮。

李顯趁機走到樓上扶欄邊,對將士們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我的衛士,為什麼跟著李多祚謀反呢?如能殺了反賊,還怕不能榮華富貴嗎?”

形勢逆轉在即,皇帝幾句話更讓將士們心思動了,小將王歡喜第一個倒戈,拔刀衝向李多祚,眾人一起動手,反殺了李多祚等將領,叛亂者崩了。

控制宮門的李千里等攻打太極殿,也失敗而死。

太子李重俊出逃,在終南山被部下殺掉。

一場政變,以皇帝的勝利而告終。

而楊思勖挽狂瀾於

即倒

,扶大廈之將傾,拯救了皇帝,這個功勞非同小可。連提五級,授正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以表彰他不世奇功。

此戰過後,人人都知道大內高手楊思勖。

03

皇帝李顯是武則天第三個兒子,他當皇帝才幾十天,被武則天廢掉,封個廬陵王,打發到外地,由他的弟弟老四李旦繼位。

李旦也是個傀儡,全由老孃武則天說了算,最後武則天上臺,改唐為周。

李顯被下放到廬州,十幾年生活在老孃的陰影裡,心驚膽戰。

每回朝廷的使者前來,李顯一急,就想自殺。

陪伴在他身邊的是韋氏,勸他說:“要死還不簡單?等使者說明來意再看死不死嘛!”

這女人很強硬,李顯非常依賴感激她,對她說:“如有重現天日的一天,你想做什麼我就讓你做什麼!”

這一天終於到來。

武阿婆老了,大臣們政變,擁立李顯復辟,再次任皇帝。

李顯重登大寶,韋氏升為皇后,真的就讓韋后恣意妄為。

安樂公主就是貶去廬州的路上,在車上生產的,患難之中的感情總是珍貴的,所以特別受李顯、韋后夫妻寵愛。

糟糕的是這一家的女人,骨子裡崇拜武則天,都有當女皇的衝動。

所以韋后和權臣武三思勾搭成奸,更多想利用其政治實力在外為援,自己學婆婆當上女皇。

安樂公主也是白日作大夢,要作皇太女,繼承皇位。

上官婉兒是李顯的妃子“昭儀”,操弄權柄,才華一流,和武三思也有一腿,也是個野心家。

李重俊這次政變,武三思、武崇訓父子被殺,但這兩三個女人還在,註定國家還是不安全。

李旦家的老三叫李隆基,非常英武有謀略,在李唐宗室中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連武阿婆都喜歡這個孫子,表揚他:這小子氣質非凡,終究是我家的太平天子。

敏銳的李隆基看到了危機,廣交英雄重臣,特別是京城宿衛部隊“萬騎”中的將領們。

楊思勖在景龍政變中的英勇表現,成為李隆基著意結交的物件。

04

710年六月,正值壯年的李顯突然去世。

坊間傳言是韋后養了好幾個情人,把持朝政,終於引起李顯的不快。

韋后先下手為強,用毒餅害死了李顯。

立李顯的四子李重茂為帝,朝中大權由韋后及其黨羽掌控,宰相宗楚客等都勸韋后學武則天,當第二個女皇。

李隆基這時顯出英雄本色,他召集萬騎中的中級軍官葛福順、陳玄禮等,加上自己的圈內大臣崔日用、鍾紹京等,再次發動政變。

這一年的年號叫“唐隆”,史稱唐隆政變。

六月二十日夜二更,葛福順等斬殺了韋后手下的“萬騎”將領韋睿等人,佔領羽林大營。

下令:韋后害死皇帝,我們替皇帝報仇。擁立相王(李旦)為帝,凡是長

比馬鞭高的韋家人全部殺掉!

早就對韋家不滿的將士們立即響應,攻進皇宮,李隆基親自坐鎮玄武門,指揮全域性。

韋后慌慌張張地逃到飛騎營,被飛騎將士斬首;

安樂公主還在對著鏡子化妝,被衝進來計程車兵砍了;

上官婉兒親自迎接李隆基,依舊被李隆基下令斬於旗下。

大局已定,李隆基才告訴父親李旦。

大家決定,把李重茂免了溫王,李旦再次當皇帝,李隆基為太子。

大唐亂了十幾年,終於算迴歸正軌。

712年,李隆基再次發難,徹底剷除了姑姑太平公主的勢力,唐睿宗李旦禪位給兒子,李隆基登基,開創了大唐盛世開元之制。

05

這兩次政變,楊思勖緊緊跟在李隆基身邊,殺敵立功,成為李隆基最信任的打手。

李隆基一當皇帝,立即讓楊思勖歸宗於望族弘農楊氏,給他一個大榮譽;又提拔為左監門衛將軍,正二品武將!

從唐太宗時期,就規定太監官階最高不能超過三品,但玄宗打破這個常規,可見楊思勖的功勞之大,太監官銜已經hold不住。

開元十年(722),安南人梅叔鸞叛亂,自稱“黑帝”,波及三十二個州,外接林邑(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人眾達四十萬,聲勢浩大,影響廣泛。

唐軍主帥就是楊思勖,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軍從東漢大將伏波將軍馬援徵南的舊道,快速進軍,直抵叛軍巢穴,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梅叔鸞倉促應戰,大敗,本人被殺,叛軍被殺得積屍如山,血流成河。

從叛亂起到被滅,不到一年時間,楊思勖用兵兇猛迅捷之至。

楊思勖本來姓蘇,是嶺南羅州少數民族大首領的兒子,因戰亂全族被滅,年幼免死,沒入宮中為太監。

被一楊姓太監收養,才姓楊。

不知如何在宮中練就如此身手,終成唐代最了不起的太監。

因他是南方人,出身顯赫,接下來南方蠻夷的叛亂,基本都是老楊掛帥。

開元十二年,消滅王五溪蠻覃行璋叛亂;

十四年,平邕州梁大海之亂;

十六年,平嶺南陳行範、何由魯叛亂。

軍功赫赫,封驃騎大將軍,虢國公,一品武職。

成為中國正史上第一能打的太監。

06

不知道是不是身體殘疾加上家族痛苦史,楊思勖為人非常殘忍,帶兵嚴酷,不論是敵軍還是部下,畏其如虎。

他抓住敵軍,砍頭吊死這類算是輕鬆的活,經常是活剝皮,剮活人,讓人求死不得。

以折磨別人為樂。

開元二十八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戰敗,調查團團長牛仙童卻受張守珪賄賂,替他遮掩,事情敗露。

玄宗大怒,把牛仙童交給楊思勖處理。

老楊把老牛綁起來,活生生割下老牛的肉,生吞下去。

老楊活吃老牛,人稱“生吞牛仙童”。

這一年,老楊八十七歲,沒多久病死。

雖然正史批評楊思勖的殘忍,但新、舊《唐書》的宦官傳,均把他放在第一位。

楊思勖雖然戰功顯赫,但他對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並沒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權。為維護唐朝領土完整和百姓生活安定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因而也算是一個好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