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編年史 | 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曹操被罵,齊桓公被讚揚?

公元196年,曹操決議迎漢獻帝並且遷都至曹氏大本營,許昌,自此拉開了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代天伐逆的一代權臣生涯。

曹操與漢獻帝

挾天子以令諸侯,古往今來,這是多少權臣夢寐以求的事。遍數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真正能做到這點的其實不多,齊桓公算是有史記載以來的第一人,曹操雖是後起之秀,卻是真正將這一策略推向高潮的人,除此二人之外,北周的宇文泰、北齊的高洋、唐末的朱溫等等也能算是此中高手,這些人實現了對前朝政權的掌控,黨同伐異之下,最終完成改朝換代,黃袍加身的最後一擊。

黃袍加身

可是曹操最終到死也沒有加冕稱帝,對於漢獻帝也始終保持禮節上的尊敬,對於漢獻帝這樣的傀儡皇帝來說,曹操做得了一個權臣能給予的除了權力之外的極致。可是曹操在後世依然被罵得很慘,白臉的曹操,是多少人為曹操打上的臉譜,陳壽的《三國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等諸多關於三國的史書、演義小說,曹操總是一個奸詐小人的嘴臉出現在世人面前。

白臉的曹操

我不禁想問了,同樣做的事情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曹操總是被罵,而齊桓公卻能在後世被讚揚傳頌?我們是不是對曹操有什麼誤解?

01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奉天子以令不臣,其核心都是將天子作為吉祥物的象徵,藉助天子本身的權威號令天下,真正的權力掌握在諸侯手中。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一個王朝覆滅前夕的亂世,相比較於一個王朝穩定執行時期出現的權臣,比如西漢昭宣兩朝的霍光、東漢時期的外戚竇憲、梁冀等等一類人,只能稱作是權臣,因為諸如霍光、竇憲等人雖能做到把持朝政,黨同伐異,但是其實際權力來源於皇權,自身的權勢也依附於皇權,或許諸如梁冀等人能夠毒殺皇帝,換個傀儡,但是卻無法脫離皇權,脫離王朝體系,也正因此當這一類人身死之時,便是勢力土崩瓦解之時。

竇憲 燕然勒石

反觀之,齊桓公、曹操、宇文泰等人,背後有著完全聽命效忠的勢力集團,有著獨立可控的軍事力量,即使是脫離皇權,他們也能立馬組建一套新的執政班底,順暢地執行下來,因為兩者之間本身就是獨立的,更多的時候甚至是皇權需要依附於諸侯勢力,來提振天子的權威。

當領頭之人身死時,其組建的勢力不會崩潰,在繼承體系下從諸多子嗣中推舉出新的勢力首領,維持集團的正常運轉,當天子的權威不在無法在繼續借力時,這一類人背後支撐的勢力集團會毫不猶豫地將天子踢開,改朝換代,登上前臺,親自掌控天下。

齊桓公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叫法還沒有這麼露骨,還披著一層尊王攘夷的外衣。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以周天子的名義九合諸侯,藉助諸侯之力,討伐不臣,贏得巨大聲望,從而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方諸侯勢力紛紛登場,公元196年曹操聽從謀士建議,將漢獻帝和朝廷百官遷到根據地許縣,改名許昌,作為新的都城,之後又透過諸多舉措將漢獻帝牢牢地掌握,透過漢獻帝這位漢室皇帝的身份,得以掌握正統大義的名分,名正言順地征討各方諸侯,先後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諸侯勢力,一統北方,成為三國時期勢力最強最大的一方諸侯,為曹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根基。

三國·曹操

02 齊桓公被讚揚與曹操被罵

在知道了什麼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們不禁在想同樣做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為何齊桓公就能得到後人的大加讚揚,而曹操留下的卻是諸多罵名呢?

我認為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點是:漢王朝與周王室的人心所向。

公元196年,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漢帝國的統治已經持續了近400年的時間,漢朝皇帝的權威早已深入人心,並且漢帝國統治的時代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平原,經營河西走廊,建立西域都護府,向南吞併百越諸國,國力強盛,文化興盛,人民富庶安康,漢家盛世景象早已在文人墨客筆下渲染出一幅美麗畫卷,深入後世所有國人心中,對於終結漢王朝統治的曹操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感,故而,之後的歷朝歷代對於曹操多有貶謫之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周王室,分封功臣,以為王畿屏護,地方諸侯擁有完全獨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權利,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身處其中的百姓只知齊國而不知周王朝,因此對於周王室的遭遇不感興趣者居多。

春秋時期諸侯國分佈圖

其次,第二點是儒家和法家的學派鬥爭

東漢末年,土地兼併情況嚴重,社會貧富分化,黃巾起義在此背景下爆發,席捲天下,諸侯趁勢而起,從而葬送了漢帝國的統治根基。

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家族稱之為世家大族,曹操為了穩固政權也好,解決社會危機也罷,選擇了法家,亂世用重典,向世家大族不斷施壓,殺孔融、邊讓等人,表明政治決心;推行屯田制與世家爭奪勞動人口,充實中央力量;選拔人才實行唯才是舉,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等等一系列操作,徹底讓曹操把佔據主流社會的儒家學派得罪得死死地,得益於紙張的改良、歷史記載體系的完善,掌握筆桿子的當代文人盡情地在書籍中補充曹操的黑料。

另外一點,悲哀的是,曹操一生推行法家,抑制世家大族,結果他的兒子曹丕為了皇權向世家妥協,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徹底葬送了曹操畢生的努力,最終曹魏也在世家鬥爭敗給了世家出身的司馬家族。

歷來改革,最怕人亡政息,後繼無人,曹操便是在此上落入下風,被黑了千年。

曹操與司馬懿

再則,第三點,大一統思想的貫徹。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開始,經由漢帝國經400年統治不遺餘力地推廣執行,大一統思想在中華大地得以徹底地貫徹。

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度,從政治上實現了大一統,統一度量衡、車同軌,又從經濟上實現了大一統,書同文則是在文化上實現了大一統,等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思想體系上實現大一統時,整個中國的政治生態、民眾思想已然在大一統的道路上,再也無法回頭,任誰搞分裂開歷史的倒車,必定為萬民唾棄,遺臭萬年!

那曹操也沒搞分裂啊,為何會被罵呢?這是因為曹操的行為極大了削弱了中央王朝的權威,削弱了皇帝的權勢,屬於地方諸侯勢力對中央皇權的挑釁,為了保持這種中央朝廷的正統性和權威性,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必須將曹操這一類的權臣死死的壓制住,也就談不上對曹操的好感。

曹操:我就是我!

最後,第四點,對外不對內的王朝擴張秩序。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對於戰爭的態度始終是批判的態度,對於內戰更是深惡痛絕,勝,百姓苦,敗,百姓亦苦。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更是有著對外不對內的擴張秩序,這一點在皇帝諡號的評定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開疆拓土之功者方可稱祖,否則守成之君只能為宗,嘉靖皇帝給朱棣從太宗改為成祖,之所以能夠得到後世一致認可,其背後也是因為朱棣本身五徵漠北的赫赫戰功作為支撐。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歌頌著秦皇漢武唐宗明皇,不僅僅是因為這些皇帝執政期間的政通人和,更是因為他們對外征戰取得輝煌成就,大大拓展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

固然,曹操在北方徵烏桓安鮮卑,有著開拓之功,但是大多數時間還是在打內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皆因內戰而起,更為關鍵的是,曹操最終也沒能統一全國,若能統一全國,或許結局會大為不一樣,具體可參考司馬家族。

再觀齊桓公,齊桓公九合諸侯北擊山戎,援衛抗狄,打擊的大都為夷狄之國,固然中原之地華夏族建立的諸多諸侯國家對於齊桓公是心服口服,齊心協力之下將齊桓公推向霸主之位,可謂是眾望所歸,以至於孔子都要感嘆一句,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齊桓公與曹操,兩者主要征伐物件的不同,也是造成兩者評價分化的原因之一。

無敵漢軍

03 終章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斯人已去,功過自有後人評說,贊也罷,罵也罷,這些身後名都無法抹消齊桓公和曹操對於中國歷史的貢獻,對於中華民族所做出成就。

歷史的長河之中浪花捲卷,淘盡無數英雄,或崛起於草莽,或興起於貴族,初時微末,乘風起勢,亂世豪傑出。誅敵滅國,以壯己勢,或中道崩卒,或天下幾分,或一統天下,成則新朝,開一代之祖,敗亦無悔,無愧此心,功也過也,生前抱負身後名,後人自會評說。

全文3300字,感謝您的閱讀。本文由青衫彈史原創,收錄於個人原創作品集《編年史》,這是一部按照時間點講述歷史的嘗試之作,不斷更新中,敬請關注。

留言評論、點贊收藏、關注讚賞,支援!

本文圖源網路,侵刪!

參考資料:

1。 《史記》、《三國志》

2。 李花宇、劉爽《魏武帝曹操的歷史影響與功過評說》

3。 張文《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 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

4。 《霸府與皇權:曹操為何沒有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