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歷史鉤沉】秦漢時期的大一統思想,為後世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導語:秦漢時期的大一統思想,為後世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大一統”一詞始見於《公羊傳》,是解釋《春秋》隱公元年所紀“元年,春,王正月”句。其為:“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這是“大一統”三字首次連用,成為一個名詞而存在,後人在使用“大一統”這個概念時,也都是依據這一詞衍生而來,如董仲舒曾兩次在闡述自己的“大一統”觀時,提及“《春秋》大一統”。在公羊家的解釋中,“大一統”的本義在於推崇“立元正始”、以“一統”為大,即《管子》中說的“總持其本,以統萬物”。“元”即“大一統”思想中的核心,“大一統”思想形成的初始階段,《春秋公羊傳》曾起過重大作用。縱觀歷代學者對“大一統”的解釋,大致包含三個“一元”:道統一元,即萬法歸宗,天命歸一;時間一元,即萬世一系;空間一元,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而,所謂“大一統”所含所指的就是思想、政統以及疆域的一體性,三者缺一不可。

對於統治者來說,只有擁有高度集中的最高權力,四海之內都為之所有,國家內部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保持一致,內無異心,外無強敵,其統治方針才能貫徹,政權才能穩固,故而源自《公羊傳》中的“大一統”三個字對中國曆代王朝構建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

春秋戰國時期是“大一統”思想的發矇時期。由於禮樂崩殂,天下秩序缺失,導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政治局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民無所錯手足”,居於亂世之中的諸子百家祈望太平與統一,在各自的著作中反映這一訴求。老子主張“侯王得壹為天下正”;墨子認為“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韓非子提倡“要在四方,事在中央”;孔子希望應藉由禮樂制度來恢復天下秩序:“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孔子身後,孟子和荀子也都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孟子為天下“定於一”而發聲;荀子提出“四海之內若一家”的概念。諸子的眾多主張紛紜不同,但對於“天下一統”的渴望卻令人關注的一致,其背後深意令人不能忽視。春秋戰國時期對於“大一統”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性在於:它承上啟下地連線了中國兩個“大一統”時代:諸子百家所懷念的西周“大一統”時代,以及其後具有高度統一性的秦王朝,成為了兩個重要的統一王朝的連線點,並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大一統”理論基礎。

伴隨著秦朝“一統”國家的建立,“大一統”已不再是策士們紙上勾勒的藍圖和口中縱橫的闊論,而是成為了現實存在的統一王朝,完美了“大一統”的概念,正如秦丞相李斯所說:“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秦始皇掃清六合統一中國之後,也統一了文字的字形和度量衡,不僅在外顯的政治上統一中國,也在內隱的文化上統一了中國,自此之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天下歸一。

漢朝是繼秦之後又一個“海內一統”的王朝。儒生們將儒家思想中有關“大一統”的要義提煉出來,對其內涵和外延都做了昇華,其中以西漢董仲舒、東漢何休為代表。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同貫也。”何休在《春秋公羊傳解詁》中也將提倡“大一統”思想放在重要位置:“一國之始政,莫大於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氣,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境內之治。”“統者,始也,總系之辭。夫王者始受命改制,佈政施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系於正月,故云政教之始。”據《漢書》記載,漢武帝自己對“大一統”的闡釋有“漢為天下宗,操殺生之柄,以制海內之命,危者望安,亂者卬治”一句,明確了漢代統治者的天下觀念,對於漢朝構築天下秩序有著強烈的理論指導作用。

理論建構的躍進,使漢代的“大一統”現實也隨之快速推進。西漢初期,經過漢高祖至漢景帝時期的經營,西漢王朝透過冊封、和親乃至訂約等多種方式確立起了由郡縣、藩臣、外臣構成的“天下”統治體系。自“七王之亂”後,漢景帝大幅度削弱了封國,主要改變有三:其一,對於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了儲存楚國並另立楚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掉;其二,繼續推行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政策,先後加封了十三個皇子為諸侯,同時收回諸侯王任免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利,剝奪其對封國的管理權,改由皇帝任命的官吏進行管轄;其三,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租稅作為俸祿,失去了政治實權。自此,中央政權權利大大增強,諸侯王的力量則相應地被大幅度削弱。諸侯國雖仍然存在,由於諸侯王失去了統治權,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喪失了從根本上挑戰皇權地位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