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柏格森:意識產生生命

哲學與心理系列之三十四:

感謝您持續的關注!柏格森(1859年至1941年),猶太人,法國哲學家,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直覺主義和生命哲學的代表人,他認為生命的本質在於創新。

他的哲學宗旨是建立一種以哲學為基礎的新的形而上學,以擺脫近代科學所採用的抽象的、分析的理智方法,並藉助於直覺把握真正的實在,故稱為直覺哲學。

柏格森

直覺哲學顯然與唯心論和唯物論都不一樣,他一方面對法國的傳統,如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保持欣賞的態度,另一方面他以實證科學研究自然界時,也肯定精神上開展的可能性,所以他思索的是:到底人的生命意義在什麼地方,人的生命意義如何界定。

我們的意識是不斷變化著的流,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就是把鏡頭連成一片,讓觀眾接受導演傳遞的時間資訊,這種連續不斷的意識活動過程就是綿延。

藝術的目的在於麻痺我們人格的活動能力,或者說是抵抗能力,藝術家選擇一些容易引起情感的表面標誌,用以即刻調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意識流,使其接受藝術家暗示的觀念,引起和藝術家所表達的感情的共鳴。

於是時間、空間在藝術家意識同我們的意識之間所築起的一道高牆就這樣被拆去了。綿延作為人的心理深層次的意識狀態是不易被覺察的,而藝術審美感的獲得,是同這種綿延的意識之流的作用分不開的。

柏格森是一個善於運用比喻的哲學家,他用氣缸來比喻生命衝動。整個世界就是由生命衝動的兩種相逆運動而構成的,一方面是生命衝動的向上方向,既有意識、有自動力的生命運動;一方面是生命衝動的向下方向,即機械的無自動力的物質。

所以他說生命是運動,物質性是運動的逆轉,這兩種運動的每一種都是渾一的,構成世界的物質是不可分割之流,透過物質的生命也好似不可分割之流。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質總是趨向於靜止,這是物質的特質,任何的物質運動都需要力的參與,包括強力、弱力、引力和電磁力。

生命衝動不是作為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的現實的生命,而是一個精神性的本源,有意識、有自動力的生命一開始就要遇到機械的、無自動力的物質的抵抗,生命衝動必須征服物質的抵抗,這樣生命才能向上發展。

生命的衝動不僅創造了有意識的生命,而且也創造了無意識的物質。派生萬物的生命衝動與其說是意識,不如說是超意識。

超意識是生命的本源,無生命的物質是它的逆轉或退化的產物,生命衝動仍貫穿於物質之中,雖然受到物質的阻撓,但它奮力在物質中開啟一條道路,並且終於學會了如何利用物質,設法與物質相結合,結果就造就了有機體,即有生命的物體。

生命衝動不是生命產生意識,而是意識產生生命,意識是超離人的有機體和大腦的,生命衝動的超意識意味著生命和意識完全離開了產生它們的客觀物質基礎,變成了一種處於現實世界的具體的人以外的神秘力量。

物種進化的每一條路線依賴兩個系列,第一個系列是抵抗力,這是生命在無生命物質那裡遇到的;第二個系列是爆發力,這是生命自身所具有的。就是說生命衝動在其持續的過程中總要遇到物質不同程度的阻撓和抵抗,於是就有了物質之間的不同結合,形成不同的物種。

生命衝動在受到物質的阻撓和抵抗後,發生了局部的停滯,有停滯的地方就是產生變異以及形成新的物種的地方,而生命衝動永恆不息的爆發出來,始終作為唯一的動力,貫穿變異、進化的過程之中。

動物和植物的分化在於植物趨向固定性,專門從事利用物質來積蓄潛力,而動物趨向運動性,專門從事釋放積蓄的潛力。植物藉助陽光儲存能量,動物攝取植物已經儲存的能量,動物有時還會損害動物來獲取能量。

記憶是心與物相聚合的地方,人的腦部如果受傷,就會損害他整體的語言能力,而不是腦的某一部分受傷,語言的某一部分就會跟著遺失,它是不可分割的。

人的記憶有兩種,一種是像馬達一樣的機械式記憶;另一種記憶屬於精神上的記憶。人在行動時會受到記憶的影響,如果所有的記憶都同時存在,人根本不能行動,因為它無法篩選出一種用於行動的模式,物質與心靈就是以這種方式直接聯絡。

心靈與身體的關係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主張身體與心靈是一個整體,但這種說法太粗糙,因為身體與心靈屬於兩種不同性質的東西,不加分辨就把它們結合在一起似乎不夠深刻。

第二種說法主張身體是心靈的工具,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本身似乎缺乏自主性。事實上有的時候並非如此,我們的身體有時還沒有接觸到命令,動作就已經出現了,身體不完全受腦控制,尤其是不完全受思想所控制。我們只能控制身體動物神經的一部分,身體裡的植物神經根本無法控制。

第三種說法主張心靈是身體的一個現象,自身並沒有存在的理由,這就像是在講,因為我的大腦在分泌,在不斷地放電,所以我在思考。

第四種說法主張身心本來就是一體之兩面,也就是說身心是平行的。

而柏格森認為這四種說法都有問題,他認為身體與心靈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不過真正屬於人的還是在於心靈方面,他認為人的自我就是他的意識,他的意識就是延綿的整體。

因此身體是我要執行我的意識時的一個工具,因為行動是由身體在表現,任何一個行動如果是出於我的意識所決定的,就等於由我的整個生命在決定,而且這個行動是自由的,是屬於我的行動。

如果我的行動透過身體表現出來的只是一個機械化的運作,而不是我的整個意識在決定,那麼這個行動是外在的,比如一些外在性的社會規範,握手、敬禮、笑裡藏刀、口是心非等等,同時人也可以表現某些行動,是自己真的想要做的。

記憶是針對過去的經驗物件,而針對現在的經驗物件則是知覺,知覺是依靠心靈所提供的意向了知事物,記憶可以對我們過去發生的事情做出一些調整,這兩者需要攜手合作,用知覺去感受自己的每一段記憶。

柏格森說唯有哲學或者玄學才能見到真理,見到實在,而科學只見假象,只是片段地抓到僵死的幻影,科學只是達到實際用處的方便的手段。感謝您耐心的閱讀,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