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詳解西周共和行政:是周召公還是共伯和?來龍去脈總算是講清楚了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共國的淵源

據《國語·周語》韋昭注: “共氏,共工氏之後,四嶽同姓。”

四嶽與共工同屬炎帝神農氏之後,為姜姓。《世本》:“洪氏,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後改為洪氏。 ”《廣韻》亦引此。蓋共與洪古代亦可通用。洪氏出於共氏,而分成兩姓。

到商代時,共人與商朝通婚,關係密切。共則在今河南輝縣。因共工氏自被夏禹多次征伐後,便從夏都安邑的南部芮城、平陸、靈寶一帶的共山、共水、共池地方向東遷到輝縣,以避夏朝的威逼。

當商滅了共工的敵人夏朝時,共人自然和商人通好,並定居於商都近鄰,一直到商亡後,仍沒有遷徙。

如果共人與商人長期不和好,那麼,向外擴張而好戰的商朝,決不允許共人留居在他的近鄰。當然,當時共人只是商朝的臣屬。

而共人被夏禹征伐後,則向北遷至山西中南部,依附於夏朝,入商以後,一直與商朝對抗。共與工兩個雙胞族便分道揚鑣了。

共人由芮城、平陸、靈寶一帶東遷到輝縣時,曾途經共山而留居過一段時期,大約在夏朝中葉。

共山在河南濟源縣北十。二里,《水經注》:“沇水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

共山即燕川南山。到夏末共人才又東遷至輝縣以北九里的共北山,如《左傳》隱公元年,鄭莊公之弟“太叔出奔共”。杜預注: “今汲郡共縣。”太叔後因封於共,又叫共叔段 。《漢書·地理志》: “共北山,淇水所出。”《水經注》:“共山,在共伯故國北,所謂共北山也。 ”

漢於此置共縣,即今輝縣治,隋改為共城縣。輝縣“當即共工之國”,自芮城、平陸以至濟源、輝縣,皆共工故地,皆位於太行山南麓,是共工氏建國之地。

卜辭,龔為地名,亦為國號,商王曾令龔人為其征伐效勞,還徵收龔之賦貢。

姜姓共國在輝縣共頭山下立國。共頭山又叫共山、共首山。其山九峰,故又叫九峰山,是蘇門山(又叫龍鳳山)的別稱,風景優美,有百泉之勝。

“共山在(輝)縣北九里,因在共伯故國北,故又名共北山,俗呼為共山頭。”

山下又有山甘甜的百泉匯成的百泉湖,以灌溉肥沃的農田,東南面平原無涯,確是共國立國的好地方。

當週武王發動牧野滅商之戰的前夕,便曾派召公去共山勸降商紂王之兄微子啟。周武王滅商之後,封弟康叔於衛,在今輝縣南百里的淇縣。由於衛是大國,在周代中葉便不斷蠶食鄰國。約當週夷王時,衛釐侯併吞了北鄰的姜姓共國。

2、衛國與共伯

由於共地很重要,便在那裡建離宮別館,又委任太子餘為共伯。太子餘死後,由其弟和為共伯,故叫共伯和。由於是周朝的宗親,便“入為三公”,與在朝宗親周公、召公一同執政,時間當在衛釐公十三年,即公元前841年。

共伯和之所以攝王政,稱共和元年,是因周厲王的暴虐促使了鎬京的人民暴動,趕跑了厲王。

厲王遠逃到(今山西程縣),

於是從共伯和、周定公、召康公這三公中,推舉德高望重的共伯和來攝政。

共伯和攝政共十四年。等到厲王之太子姬靖長大了,便又歸政於姬靖,扶立他為周宣王,共伯和才退位回到共國封地。這時,共伯和之父衛釐侯尚在位,即釐侯二十七年。又過十六年,即釐侯四十二年時,釐侯卒,共伯和才繼位為衛武公,而共伯封他又收歸衛國公室所有,朱見再封其他親族了。

衛武公即位後,“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為公”。

可見衛武公是一位忠心耿耿而始終輔助周朝的大功臣,他使周宣王中興,打退犬戎,復建東周,立下了赫赫功勞。

《今本竹書紀年》雲:

“(厲)王陟於,周定公、召康公立太子靖為王,共伯歸於其國,和有至德,尊之不喜,退之不怒,逍遙得志乎共山之首。”

《呂氏春秋·慎大》引《梁伯子》雲:

“共伯和值厲王之難,攝政十有四年,乃率諸侯,會二相以立宣王,共伯始歸其國,得乎共首者,謂其逍遙乎共山之首云爾。”高誘注:“共國,伯爵也。棄其國,隱於共首山,而得其志也。”

《魯連子》雲:

“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國人作難,王奔於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於衛也。”

先秦史籍多以為“共和”即共伯和攝政的年號,明確有其人。

共伯之歸政其原因有三:

一,厲王已死,太子靖已成人,理應繼位。二,大旱火災,恐社會不安定,人民不服從疏族攝政,故藉口因厲王為祟,而以其子靖來繼位,可以平息災亂。三,共伯如有篡奪王位之心,將違犯周禮王法,遭到舉國上下的反對。

僅姬姓宗族諸國便有五十多國,決不會讓共伯獨吞周朝。

且共伯的祖國衛國,距鎬京遙遠,鞭長莫及,難以兵力為後盾。有此三條,共伯和便順水推舟,功成身退,獲得後世的美名。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載王子朝告諸侯之辭其:

“至於厲王,王心戾慮,萬民弗忍,居王於彘;諸侯釋位以間王政,宣王有志而後效官。”

顧頡剛認為:此“諸侯釋位以間王政”一語,實為“共和”之解。服虔注之曰:“言諸侯釋其私政而佐王室”。

杜預注之曰:“間,猶與也;去其位,與治王之政事。”“

夫周、召二公本為王朝卿士,同心行政,十四年中何嘗去其職位、釋其私政哉!此必圻外諸侯挾其兵力以入朝治政無疑。"當時的衛國正是國勢鼎盛時期,內有為三公之共伯和執政,外有和之父衛釐公的強大武力做後盾,正因為如此才有資格和條件當上攝政。

而周定公的祖國是魯,遠在山東曲阜;召康公的祖國在燕,遠在今北京,是無法顧及鎬京的。所以,共伯和能施行“共和攝政”十四年,確是中國封建制度史上的奇蹟,實際上也是個三頭政治,是得到姬姓諸侯國的支援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