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楊嗣昌,一個被視為明朝末年救國希望的大臣,也無法阻止明朝衰亡

全文共1762字,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

明朝的皇帝大多數都是

疑心病比較重

的,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明朝末年的明孝宗,他們

連自己親手提拔的大臣都不信任

明朝並不是因為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不思朝政,奢靡無度而導致亡國的。相反,這位皇帝卻是

出人意料的勵精圖治

,他還有一位有才能的大臣來

輔佐他處理朝政。

朱由檢很聽他的話,但是這位大臣的下場並不是很好,最終

戰敗而死

。即使有賢明勤政的君主和有才能,為國戰死沙場的大臣,卻依舊不能阻止明朝走向滅亡。

一、楊嗣昌從無名小卒到權傾朝野

1

、皇帝欣賞楊嗣昌的忠義

楊嗣昌出生於

書香門第

,從小便寒窗苦讀,透過科舉入朝為官,先後

擔任過許多重要官職

。此時宦官魏忠賢掌權,把握朝政,楊家父子不願與魏忠賢

同流合汙

,便

返回家鄉歸隱山林

宦官魏忠賢被皇帝處置之後,楊嗣昌才

重新入朝為官,

他的父親也在朝廷中擔任重要官職,但是卻

因為一次安撫流寇的失敗

,差點被皇帝賜死。

楊嗣昌不願看到一心為國的父親被處死,便三次寫下血書,表達了

強烈的願意代替父親受死

的意願。朱由檢被楊思昌感動,

下令赦免他的父親

,還

提拔楊嗣

昌出任官職。

2

、楊嗣昌受到重用

楊嗣昌和朱由檢兩人

一見如故

,楊嗣昌也成為了朱由檢的心腹大臣,

一路提拔楊嗣昌

。楊嗣昌也非常

感恩朱由檢的提拔

盡心盡力的輔佐

朱由檢處理朝中事務,朱由檢經常

誇讚

楊嗣昌有才能,甚至多次表達與楊嗣昌

相見恨晚的遺憾

此外,楊嗣昌一心報國,大公無私,清正廉明的品格,深受朱由檢的寵愛,最重要的是楊嗣昌

不參與任何黨爭

尤其是在魏忠賢一黨被清除掉之後,朝廷的政局發生了變化,動盪不安,朱由檢覺得自己

無法穩定朝政

。此時楊嗣昌的出現,使得朱由檢有了

可以信任和重用的大臣

,所以對他更加偏愛。

二、一心為國的楊嗣昌卻被大臣們彈劾

1

、楊嗣昌的三點建議

楊嗣昌是一位

大公無私,為國為民

的有用之臣,但是卻因為

向後金求和

的主張被大臣們彈劾。楊嗣昌兵敗身死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

楊思昌向後金主動求和的主張是從國情出發,

站在百姓和帝王的角度上提出的

,可是當時迂腐的官員們卻並

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覺得主動求和,讓他們

失去了尊嚴

楊嗣昌擔任兵部尚書時,為了剿滅餘匪,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為了穩定國內局勢,必須先

確保國家周圍環境的安定

,他主張向後金求和。

保證外部環境的穩定,修養生息,發展國內的經濟,

有了足夠的實力之後

,再與清軍開戰。其次,他主張

先要發展農業

,擁有足夠的糧食,之後再招募青壯勞力進入軍隊,

大量的囤積糧草和兵馬

最後,楊嗣昌建議

圍剿國內流寇

,保證百姓的平安生活,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楊嗣昌的三個建議並沒有實現。

2

、楊嗣昌被彈劾,兵敗身死

楊嗣昌為了

儘快結束剿匪任務

,選擇了

招撫那些流寇

,此時的明朝並沒有足夠的糧食物資繼續與那些國內的流寇周旋,所以所以朱由檢便

同意了楊嗣昌的招撫策略

但是國內的農民軍並沒有被安撫,反而率領軍隊再次

殺出重圍

,此時的情況已經

完全脫離了掌控

其次,楊嗣昌

對後金談和的主張

也受到了眾多大臣的反對,大臣們紛紛

彈劾楊嗣昌

,認為他

不顧民族的氣節

,因此朱由檢被迫放棄了與清軍合議的念頭。

為了

維持王朝的穩定

,明君不得已將軍隊調入京城,而楊嗣昌也因為與其他將領配合好,在鉅鹿兵敗身死,這就是著名的

鉅鹿之戰

因為所謂的民族氣節,明朝沒有采取正確的措施

攘內安外

,內部的起義軍和外部的清軍使

明朝腹背受敵

,最後走向滅亡。

楊嗣昌是一個

能屈能伸,性情剛烈

之人,也是一個一心為國考慮,對任何私利對結黨營私的行為深惡痛絕的

忠臣志士

。而且他非常的熟悉軍中的事物,

擁有治軍的才能

因為他的忠君愛國,勤勞務實,所以和朱由檢一見如故,並受到了他的重用,曾一度成為朱由檢

最寵愛的大臣

但是由於

在安撫流寇上的失敗

對清軍

和的主張

,楊嗣昌受到了大臣們的彈劾,朱由檢不得不派他領兵打仗,最後戰敗而死,曾是皇帝的寵臣,風光無兩,最後卻落得個

身死他鄉

的結局,

令人惋惜

楊嗣昌在處理政務上還有

敏銳的觀察力

,經常能夠一語中的,這也是皇帝十分賞識他的原因之一。

起義軍張獻忠投降時,楊嗣昌認定其是假裝歸降,力勸朱由檢直接殺死他,但是如此有能力的大臣卻在抗擊後金時判斷失誤,最後導致戰爭的失敗。

朱由檢對這位大臣的喜愛是不必多說的,朱由檢一度認為

他是明朝的希望

,但是國家的滅亡卻並不能被區區一位臣子所阻擋。

參考文獻:《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