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東漢末年,袁術為什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

在東漢末年的初期亂局之中,要問當時誰的力量最強大,很多人肯定會說是袁紹,畢竟四世三公的頭銜擺在那,同時袁紹當時還佔據河北四州之地,在官渡之戰就可以看出,曹操傾盡全力也只有三四萬人能用,而袁紹當時可調配的兵力就有十萬人,就算是官渡之戰慘敗,曹操都無法和袁紹繼續分庭抗禮,只是暫時性渡過危局而已。

然而事實上,在當時的亂局之中,一開始崛起的並非袁紹而是袁術,對於其印象很多人都認為是蠢,因為當時的袁術可以說是一手好牌打個稀爛?明明有四個2和王炸,可是卻最終是輸得一敗塗地,而歸根結底原因就在於他當時犯了一個忌諱:率先稱帝,最終遭到了各路諸侯的群起圍攻。

那麼當時的袁術僅僅是擁有淮南之地,為什麼就敢說就率先稱帝呢?

看不清局勢,誤以為得玉璽者得天下

在中國古代,要說帝王的象徵是什麼?當時的很多人都認為是那塊自秦朝時期就傳下來的傳國玉璽,因為上面刻著的那幾個字代表的就是帝王的最高權力,而東漢末年為了這一塊玉璽,各路諸侯是群起而攻之,最後的結果是長沙之虎孫堅因他而亡,而袁術最後也是敗在了這塊玉璽手上。

可是事實上,歷史證明有這種想法的人最後都會輸的很慘,玉璽只是一塊石頭,如果你擁有了實際掌控天下的權力,有沒有那塊石頭又有何必要呢?

後來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當時曹丕手上擁有玉璽嗎?沒有,可是漢獻帝卻終究只能拿玉璽在曹丕寫的退位詔書上蓋下印章。

在亂世之中,終究還是要靠實力說話,而袁術就進入了這個誤區,他誤以為只要得到了傳國玉璽就可以號令天下,事實上奪得天下哪有那麼容易?

在當時那個社會如果你沒有士族在背後支援,那麼你如何能夠篡漢自立呢?

在東漢末年,雖然由於“黨錮之禍”讓很多士人對漢朝開始失望,可是當時大體上還是有很多人支援漢朝的,這個時候篡漢自立無疑就是自掘墳墓。

後來曹丕之所以能夠篡漢成功可以說是曹操幫他打好了底子,因為曹操的威望足以壓制漢獻帝,同時曹操已經把終於漢獻帝計程車族都壓得抬不起頭來了,最終才有了曹丕順利禪讓。

可是袁術當時什麼都沒做,誤以為憑藉著一塊石頭就能夠號令群雄?殊不知,這只是稱為別人的經驗包而已。

淮南之地,物產豐盛,袁術實力首屈一指

在東漢末年,當年那些討董軍閥在解散後開始各自尋找自己的路各自發展,袁紹主河北,曹操逐鹿中原,而袁術則是攻略淮陽之地。

從戰略上來說,當時袁術比起曹操和袁紹絕對是有利的,因為當時的袁紹在河北碰上了勁敵公孫瓚,這一打就是幾年,而曹操的中原形式更為複雜,黃巾軍、劉表、呂布等人都盤踞在中原一帶,而曹操只能一個一個將他們消滅才可以。

而袁術當時的淮南之地是得天獨厚,袁術當時佔據了揚州大部分地盤外加淮南一帶,因為這裡離中原稍微偏遠一些,所以黃巾之亂時並沒有波及到這邊,同時淮南一帶自古就是產糧大戶,可以說袁術盤踞在這足兵足食是覺得沒有問題的。

更主要的是,比起當時複雜的中原和河北地區的膠著,袁術佔據的淮陽一帶並沒有大的軍閥,可以說是有利於袁術自身發展的。

這個時候的袁術真的是兵精將勇,孫堅的兒子孫策這個時候也名義上是袁術的手下,而巔峰時期的兵馬足足有二十萬之多。

要知道這是個什麼概念?袁紹官渡之戰僅僅只有10萬人,而袁術是他兩倍,可見此時的袁術實力有多強勁。

所以在硬實力之下,袁術自己也起了一些歪心思,殊不知袁術的這個決定最終是害了自己。

首先不答應的就是曹操,因為對於曹操來說一旦袁術稱帝,那麼他手中掌握著的這個漢獻帝就等於沒用了,而

“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實施了,所以當聽到袁術稱帝之時,當時曹操是第一個不答應的。

而這個時期袁術集團內部也是內部不統一,孫策等人反對袁術的僭越行為,在這之後帶領著當年孫堅的舊部脫離了袁術,這讓袁術集團實力大大受損。

最終袁術在眾叛親離之下被群起而攻之,而這個東漢末年首屈一指的實力派最終成為了別人的經驗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