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光武帝提倡孝道,寬讓隱士,平定“反叛軍”!

光武帝提倡《孝經》

漢光武帝特別提倡和重視《孝經》。東漢建立後,《五經》加《孝經》、《論語》,成為《七經》,不僅太學和郡、國、縣學及私學的學生要學,而且選官時也用《七經》作標準,還詔令從皇帝、皇后至各級官吏都要學《孝經》,勸孝道,舉孝廉,懲罰不“孝”之人。

這是因為東漢建立於王莽新朝的廢墟之上,光武帝確定以“柔道”治國,《孝經》是防止人民反對新皇朝的精神經典,吏臣要向皇帝、國家盡“忠”行“孝”,民眾亦然。從而使《孝經》宣揚的“忠”與“孝”成為光武帝統治全國的有力工具。漢光武帝的徵辟和任用儒士,又特別優待那些不仕王莽的儒士,大力表彰他們的“氣節”,這種氣節,實際上還是對劉家皇朝的“忠”“孝”,從而形成東漢一代的儒士特別重“名”“節”的濃厚風氣。

光武帝對待隱士

漢光武帝劉秀在與公孫述、隗囂的爭戰之中,始終注意招攬天下的名士以擴大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併為自己積聚人才。名士一般都知識淵博,志趣高雅,鄙視世俗的功名利祿,尤其是不願意為官當政。他們縱情山水,隱居鄉野,放浪形骸,過著怡然自得、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對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自以為超然在上,高人等。正因為他們隱居、埋名,更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反而聲譽鵲起。

名士的架子一般都很大,即便是皇帝也往往對他們無可奈何。如果哪個帝王能夠忍受名士的傲慢無禮還能誠心招請,那麼天下的人就相信他能治理好國家。太原有個叫周黨的人,就是這樣一個名士。劉秀多次派人前去徵召,最終他被劉秀的誠意所感動,不得已只好來到京城。可是,他並不像一般人那樣,朝見天子時一定要穿戴整齊。周黨有意穿上義髒又破的衣服,光著腳,臉上一塊兒白一塊兒黑,頭髮亂得像茅草。

到了大殿上,他也不向皇帝跪拜,只是氣呼呼地往地上一趴,死也不吭氣。光武帝連問三遍,他才用手抹了把嘴,傻呆呆地說:“我是個鄉巴佬,啥都不懂,還是饒了我吧!”光武帝看到他這個樣子,哭笑不得。既不能打,又不敢罵,更不敢殺,只好眼看著他搖晃著身子走出大殿。

光武帝平定豪強反叛

平定豪強反叛,是指東漢政權鎮壓青、徐、幽、冀等州武裝反抗度田的事件。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九月,河南尹張伋與諸郡守十餘人都因度田不實,下獄死。事後,光武帝已經察覺到,用嚴懲官吏的措施,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遭到地方豪強勢力更加強硬的反抗,甚至會出現武裝反叛的混亂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東漢政權改變策略,採取以政治瓦解為主燒合武力鎮壓的手段來對付反叛者,並對地方豪強勢力做出了妥協和讓步。

其具體措施是:以挑唆反叛者互相殘殺、立功贖罪的手段瓦解反叛隊伍;不追究各級地方官吏的罪責,同時又以鎮壓叛亂的功績大小而論賞;把捕獲的反叛首領遷徙異鄉,瓦解他們的社會基礎,並給予生活出路。透過這些措施的實行社會秩序逐漸安定,生產也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