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陝西,當之無愧的“麵食天府”

作者:草璇

想了解陝西美食,有一個快速解鎖的入口:麵食。

麵食在陝西的地位,從地方冠名的美食可見一斑: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耀州鹹湯面……

面字無處不在,並不是偶然。

走入這片關中平原,就踏入了麵食的天府

陝西位於中國內陸,其中部地區是由渭河及其支流涇河在此沖積出大片平原地帶,稱為渭河平原,也稱關中平原。這裡沃野千里,是中國農業社會的發源地。大約在6000年前,人們在這裡種植早期的糧食黍、慄,而後又過了將近2000年,產量更高、營養更豐富小麥很快得到普及,成為人們的主食。

小麥“主食”的寶座,一坐就是4000年。至今,田野麥浪仍是5月的漢中平原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小麥直接煮食,又糙又硬,不好消化,但磨成粉以後,便可生出萬般花樣。

說到面,很多人先想到寬細不同的長條狀的麵食,但若查查字典,就可發現,“面”最初的本義,是指麥子磨的麵粉。所以,廣義的“麵食”,是指用小麥麵粉為原料製作的食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曾說“小麥奠定了陝西面食王國的基石”,一語中的。

biangbiang面,怎能少了油潑辣子

biang發二聲,據說其靈感來自制作過程中面甩在案板上所發出的聲音,此字筆畫之繁雜,非一般人能駕馭。為起個名字,造了一個專用的字,除了biangbiang面,恐怕難找第二例。

漢中10怪,biangbiang面佔了倆:“麵條像褲帶”“油潑辣子一道菜”。biangbiang面的製作要點是“擀厚切寬”,如褲帶般寬而厚——大口吃麵,管飽!

一碗經典的biangbiang面,油潑辣子是絕對不能少。

以“椒中之王”秦椒幹品碾制,加入芝麻及其他調料拌勻後,用熱油潑入。油的高溫使得辣椒及香料的味道瞬間“爆炸”,隨即隨著熱油滲透到面中。

秦椒是陝西特有的,鮮豔的紅、霸氣的辣,使得原本樸素的“褲帶面”瞬間火辣撩人。

吸溜一口,秦椒的香、褲帶面的韌,進行著激情地碰撞,每咀嚼一下,都在給大腦釋放滿足的訊號。

臊子,是臊子面的靈魂

臊子面有幾大特點:味道酸、香、辣,湯多面少,面細而筋道。

酸、香、辣,都源於臊子。臊子被稱為“萬能麵醬”,是多種食材佐料的“大雜燴”,但又不是囫圇一鍋燉。臊子的選材和製作相當講究。

香、辣是基調,由姜、蒜、乾紅辣椒以及各種香料調配而成。酸,得用岐山醋才正宗。

調好了味道,臊子還有葷素的選擇。肉的加入使得臊子更為鮮香,素臊子也不會因為少了肉的搭配而失去本色。

這還沒完,除了臊子,面裡還有底菜和飄菜。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因時因地選擇,還要考慮顏色搭配,紅的胡蘿蔔,黃的黃花,白的豆腐,黑色木耳,青色韭菜。

熱湯將臊子和底菜、飄菜充分融合,然後澆於麵碗,這碗麵才有了靈魂。這樣的一碗臊子面裡,除了層層疊疊的味道,還有繽紛的色彩,可以吃出一道彩虹。

有了肉夾饃,誰還稀罕漢堡呀

臘汁肉夾饃、潼關肉夾饃、肉臊子夾饃……都是肉夾饃,但具體來說,餡不同,饃的工藝也有不同。

最為外地人熟知的,是臘汁肉夾饃。

臘汁肉夾饃用的是“白吉饃”,用上好的小麥麵粉揉制後做成餅形,烤熟。火候,是白吉饃的關鍵。內裡要熟透,外皮不能焦,微脆的口感下保留著原始的麥面香。

再說臘汁肉。做臘汁肉要選用上等的豬肉,精選的部位,一般認為,以硬肋肉為佳。加鹽、姜、桂皮、丁香、蔻仁等20多種調料,陳湯煨制,直到軟爛醇香。

這臘汁肉,肥瘦夾雜,肥肉不膩口,瘦肉無渣少油,嚼食過後唇齒留香。

有人說,臘汁肉夾饃的正確吃法應該是這樣的:水平持饃,從兩側咬起。這種吃法,可以使臘汁肉肉汁充分浸入饃中,不致流出,真是連一丁點汁都捨不得浪費。

如今在陝西,尤其是在西安,常年國內外遊客雲集,肉夾饃憑其實力圈粉無數,可以說,這款“中國漢堡”,為國人長臉了。

吃麵配冰峰,才是陝西最IN

到陝西不喝冰峰,好比如到了青島不喝啤酒,到了蒙古草原不喝“悶倒驢”(一種烈性蒙古酒)。

冰峰,是當地有名的橘子味汽水,本土的老陝人好這一口,外來遊客更是慕名來品嚐。

冰峰有個直白的英文名“Ice Peak”,土味中不失洋氣。那個玻璃瓶,白線勾勒的山峰logo,經常出現在當地的餐桌上,配熱面,配涼食、配烤串,都相當和諧。

《航拍中國》中講述陝西:“漢中的小麥餵養出了一個奇蹟,那就是大秦帝國的崛起。”

早在秦惠王時期(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縱橫家張儀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秦及之後,連續十三朝定都於西安(舊稱長安),歷時逾千年之久。

如今的西安城,作為省會都市,濃重的現代商業氣息仍難掩磅礴的歷史韻味。登上城牆,你感懷歷史,走進街道,啃一口肉夾饃,你又能立刻感嘆,古時秦人吃的麵食,哪能有現在好吃啊!

如今,西安古城、鐘樓、鼓樓等歷史地標附近,美食成勢,熱鬧非凡。

本內容為《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轉載、轉摘、複製、翻譯等方式使用該作品者,須徵得本司同意。

本文來自《食尚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