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沒有”將把國產摩托車引向何方?

前言:

5月14號,寫了篇文章,題目是《

我也有兩句話想說,就從RC401摔車說起》。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粉絲在評論區留言,有叫好的,有噴的乃至罵孃的,有怒而取關的,還有粉絲後臺留言勸我刪稿的,我倒是沒想到,一篇表達自己真實觀點的文章會引起分化如此嚴重的現象。

關於這件事兒,這裡還要再補充兩點看法。

第一,RC401磨排氣管就一點問題沒有嗎?廠家一點責任沒有?當然不是,我從頭到尾都沒表達過這個觀點,這點要澄清。

一位粉絲的留言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說的在理,精選了該留言,我認為只要是站在理性的角度,就事論事不搞擴大化和人身攻擊的評論,我都會上牆。

希望這則留言也能被廠家看到。

我想表達的觀點是——磨排氣管很常見,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廠家有一定責任,但是沒必要謾罵攻擊,上綱上線。

這是站在一個老手的角度來解讀,但對於新手來說,很容易就把問題擴大化了,進而引發口水戰和選邊站隊,再進而上升到愛國與否,智商高低,這就超出了這個問題本身的探討範圍。

第二,摩托車劈彎是技術難度很高的動作,大直道誰不知道加油跑?38號摔車的具體原因其實很難斷定,不一定就是磨了排氣管導致後輪失去抓地造成的。除了他自己本身過於教條主義以外(憑探針磨地判斷傾角),事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也難以提供鐵證,所以後面會花很大篇幅勸告新手,跑山劈彎且等技術熟練條件成熟以後再考慮。

好了,該進入正文了。

現如今,一款新車上市以後,不論廠商如何宣稱賽道科技,歐洲調校,歐式風格設計外觀等等,總能挑出不少所謂的“槽點”,問有無必要,答曰——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

總結了下,國內車迷如今的普遍審美趣味總結下就是如下幾點。

寬胎

:甭管排量多大,也甭管什麼類別的車,輪胎寬度得大,要有視覺衝擊力,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帥。什麼140mm?好意思麼?起碼160mm起步,180mm優秀,200mm才是YYDS。

而全然不理會過寬的輪胎會造成無謂的油耗加大和彎道中拙劣的表現。

零百加速

:是車就必測零百加速,甭管什麼類別的車,復古,巡航,買菜小踏板概莫能外,以至於某些國產品牌為了迎合這種趣味,將一輛典型的傳統復古車的打上零百加速3。7秒作為最大的賣點。

別問有沒有必要,問就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

大油箱和長續航:

儘管很多人都難以做到一年跑一次長途,但是大油箱和長續航也是必須的,似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征服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夢想,別管什麼類別的車,油箱16升剛及格,18升才比較理想,20升以上才是人性化設計,續航沒個500KM以上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全然不顧過大的油箱導致設計時的整車重心配重不合理而影響到了操控性。

後座必須平直:

甭管你什麼運動風格街車仿賽復古巡航,即便一年使用里程不到三千公里,且大多數時間是孤家寡人一個人在騎,沒個大而又平直的後座,你這車設計就是反人類,別問為什麼,問就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問就是看人家本田CB400是怎麼設計的。

低座高

:別管你什麼硬派ADV拉力,你這座高要上了800mm以上就是不打算賣了,完全不管坐姿像蹲坑長途駕駛時雙腿不能舒展,非鋪裝道路時的離地間隙受影響,還反問小短腿兒就不能騎ADV?

低整備質量

:這個嚴格來說不算是什麼惡趣味,輕盈的整備質量確實對操控和效能的提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國產車以前對於這一塊兒確實也不夠重視,灌鉛的傳統由來已久,對於國產車有這樣的要求,並沒錯。

不過,凡事物極必反,過了就不正常了,在抱怨國產車車重超標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與價格聯絡起來,沒有使用好的材料的前提下,即想做到車重與進口大貿同級別車型相當的水平,又要保證強度上滿足使用要求,還想價格只是進口大貿車的幾分之一,我只能說,這要求真的難為廠家了。在國產車價格普遍認可程度低的情況下,一味的追求輕量化,只能迫使廠家冒險,最終在結構強度上妥協,最終受損的會是誰?

銷量為王,重壓之下為了儘可能多的滿足潛在使用者,廠家拼了老命也要傾聽所謂的“市場的呼聲”,明知一味的遷就可能帶來種種弊端,也顧不了那麼許多,最終導致產品設計變形,荒腔走板。

城市用的踏板車拼起了續航能力,ADV玩起了市區通勤,仿賽與街車拼起了載人舒適度,復古和巡航玩起了零百加速,這對於國產車來說是好事兒嗎?反觀進口大貿車就不慣著你,人怎麼設計的你就怎麼用,也沒見國內使用者有什麼抱怨(抱怨也沒用),那怎麼就會整成這個局面的呢?

一句話——沒錢鬧的!

國產摩托車進入娛樂休閒時代,真正開始的時間也就幾年而已,我認為應該是從春風400NK和貝納利502X幼獅500的上市為標誌性事件開始,從這個時候起,國內摩托車市場才真正進入到玩樂化時代,再加上智慧手機的興起和短影片平臺的推波助瀾,騎摩托車就成了很多人休閒娛樂時的選項。

然而,普通老百姓只是剛剛從溫飽向小康生活邁進,一隻腳才剛剛踏入追求精神財富的門檻,大多數人的資產都被房子,車子,孩子所捆綁,沒有多少餘錢去追尋自己的烏托邦夢想,省吃儉用擠出一點錢來買一輛摩托車,自然希望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所以一輛摩托車,被賦予了太多重任。

要有範兒——帥;

要能長途摩旅——追尋詩和遠方,探尋生命真諦;

要載人舒服——帶老婆孩子領略大好河山,平時還要接送孩子上學放學;

要兩腳能落地——摩托車駕照大部分都是剛拿;

要有效能——感受扮豬吃老虎的快感;

要有大載物空間——買菜代步的交通工具初級屬性不能丟。

如此之多的需求,集中在一輛摩托車上面,也因此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要求。

而國內進口品牌的摩托車,都來自於發達國家,對於已經完成原始積累的這些國家的摩友來說,幹什麼活兒就騎什麼摩托車。

所以,這就是特定時代所造成特有的需求,隨著國內摩托車文化逐漸的成熟,這些現象也理應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逝,只不過,那一天會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