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吳王僚是誰?他是吳王夫差的父親,他的歷史評價為何比夫差差得遠?

沒看《史記》前,對於吳越的歷史,僅停留在吳越爭霸,臥薪嚐膽,夫差和勾踐。

要說吳王僚是誰?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陌生。

今天咱們翻開史書,捋一捋。

吳王夫差的父親是吳王闔閭(史書也稱作闔廬),而吳王闔閭的上一任吳王就是僚,此時闔閭還被稱作公子光。

在《史記》中,吳王僚是吳王餘昧的兒子。餘昧(《史記·世家第一 吳太伯》中稱作餘昧,而在《史記·列傳第二十六刺客》中又被名為“夷昧”)是公子光的父親,吳王諸樊的兄弟。諸樊、餘祭、餘昧、季札(按大小順序排名)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均為吳王壽夢的兒子。

從吳太伯(周文王姬昌的大爺爺,或者說是姬昌的爺爺的大哥。)建立吳開始,到吳王壽夢已經傳到了十九代,吳開始強大起來。

壽夢的四個兒子中,季札才幹出眾,壽夢心裡打算將王位傳給季札,選擇一個賢能的人帶著吳繼續強大。

然而,季札沒有遵從壽夢爹的意願,而是把王位讓給長兄諸樊,嫡長子繼位理所應當。

諸樊當上吳王之後,為壽夢守孝期滿,就打算把王位讓給四弟季札,能夠滿足爹的意願。

季札認為“有國,非吾節也。”自己年齡最小,當國君並不是應有的節義。於是,季札再次讓位,並放棄家產跑出去。據說是“棄家室而耕”,寧可當農民耕種也不會去當國君。

兄卒弟及,弟兄迭為君,“必致國於季札,以稱先王壽夢之意”。諸樊死後將王位傳給餘祭,並說希望死後不要把王位傳給兒子,而是要傳給弟弟,直到把國君的位置傳給季札為止。

餘祭死後,傳位給餘昧。傳位最終並未像諸樊所設想的那樣。餘昧死後,按順序王位可以傳給四弟季札。“季札讓,逃去。”季札乾脆直接逃跑到外國躲起來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吳人”(歷史上有些人幹了醜事,或者不符合禮義之道,史家通常會鄙視他們,直接扔到大眾裡面一筆帶過。)就把餘昧的兒子僚推到了王位上。

《史記》中明確僚是餘昧的兒子,而且後續歷史都是以此為準。

“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札),季子今逃位,則王餘昧後立。今卒,其子當代。”

這句話就是“吳人”所說,此處的“吳人”絕不可能是普通老百姓,一來沒有那個文化,二來不可能參與到上層決策中。“吳人”不是一般的小人物,但是推僚上位這件事可能不被認可,由此史學家記載直接鄙視他,連個名字都不提。據說《春秋》喜歡這樣子記錄歷史,孔子的寫作風格。《史記》參照《春秋》撰寫絕對是存在這個可能的。

但在《公羊傳》中,卻出現了不同的說法。《公羊傳》又稱《春秋公羊傳》,相傳為孔子再傳弟子公羊高為解釋《春秋》所寫,最初為師徒口耳相傳,直到漢景帝時才由公羊壽和胡毋生整理成書。

“季子使而亡焉(季札借出使晉國的機會,逃避繼承王位。)。僚者,長庶也,即之。”僚是庶出兒子,年齡比較大,所以就登上了吳王王位了。也就是說《公羊傳》認為:僚是季札的庶兄,壽夢的兒子。

這讓我矛盾了很久。究竟僚是誰呢?《史記》、《公羊傳》應該相信哪個?

而且《公羊傳》從後文闔廬的說法來看比較鄙視僚,更驗證了僚是庶出。

“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為季子故也。將從先君之命與,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則我宜立者也。僚惡得為君乎?”

前兩句話比較容易理解,傳國給弟弟不給兒子,就是為了季札。按照先君的遺命,國君應該是季札。如果不按照先君的命令,我(闔閭為諸樊的兒子)應該繼承王位。最後一句明顯有鄙視的意味,僚怎麼能夠當國君呢?庶出的身份地位,是不能夠繼承王位的。

闔廬聘請刺客專諸扮作廚師,在宴會上刺殺了僚。闔廬再次將王位讓給季札,季札為了道義依然沒有接受王位。

“爾弒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篡也。”並且話語中再次明確僚是季札的兄長,“爾殺吾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有了季札證言,更加確信《史記》《公羊傳》矛盾之處了。

那麼,吳王僚到底是闔廬的同輩,還是季札的兄弟?

當然,讀到《刺客列傳》時,發現這矛盾已經不重要了。按照《史記》的寫作目的,僚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為了突出闔廬如何獲得王位,還有刺客專諸。

尤其是專諸刺殺僚的過程描寫足以看出司馬遷寫作技巧,打鬥一筆帶過,就像高手過招迅雷不及掩耳,一擊即中,一招斃命。重點在鋪墊上,吳王僚赴宴前充分的心理準備,周密的安排,親隨衛隊從赴宴道路到宴會現場,防備嚴密,警衛林立,刀光劍影,一切看上去給人感覺刺殺很難成功。

讀者仍然沉浸在專諸刺殺濃厚、緊張的氛圍中,然而只是一瞬間,魚腸劍手起命斃,刺殺成功,僚的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