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清朝統治者是如何透過木蘭圍獵來達到他想要的目的的?具體是什麼?

眾所周知,滿人自稱是馬背上打來的江山,他們自幼尚武。因此皇子不僅從小要學文化課,騎射功夫也不能落下。因此許多人都認為,清王朝一直保留木蘭圍獵的專案,主要是想提醒滿人,不要忘本。

但其實,清朝統治者這樣做,帶有更多政治上的目的。我們都知道,明朝是古代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王朝,清朝初入關時,漢人是強烈牴觸的,因此出現一大波要“反清復明”的義士。

那麼清朝統治者,是如何透過木蘭圍獵,來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呢?

這我們就要說說木蘭圍獵具體是怎麼一回事了。木蘭圍獵真正的稱呼應該叫“木蘭秋獮(xiǎn)大典”,即在皇城以北的木蘭皇家獵場,以皇室為主體的滿洲貴族,共同參加的大型圍獵活動。“木蘭”原本是滿語,漢語的意思為“捕鹿”。

之後的整個木蘭秋獮大典,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撤圍”:由八旗兵從獵場外圍開始,逐漸縮小圍獵範圍,將野獸趕往包圍圈中,以便接下來圍獵活動的進行。

第二部分就是“待圍”:在八旗兵縮小圍獵範圍的同時,皇帝會在一個極佳位置觀看,等待“撤圍”部分的完成。一來前面皇帝熱身,此刻要休息片刻,為接下來正式圍獵儲存體力;二來他要親自確保“撤圍”順利完成。

接下來第三部分是“合圍”:就是八旗兵將野獸都趕到合適位置的時候,圍獵活動就正式要開始了。為了保證圍獵途中,野獸不會衝出包圍圈,這部分就要加重包圍圈。比如皇帝要先派蒙古兵圍一圈,再派八旗兵圍第二圈。當包圍圈形成,皇帝就要率先進入中心射獵。皇帝射獵結束,就輪到王公大臣們。

整個木蘭秋獮大典,大約要持續一個月時間。除了皇帝自己喜歡射獵外,還有很多目的。

首先要趁機鍛鍊八旗士兵,平時在皇城中,他們所處環境相對較好,如今在自然環境中,他們不僅要面對多變的天氣,還要在恪盡己守的同時,預防野獸攻擊。這對他們的體力和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最後就是前面所說,清初為了讓漢人臣服,統治者不得不提出“滿漢一家”的口號,以此籠絡漢人。但清朝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就不得不漢化。但統治者同樣清楚,倘若一直漢化下去,遲早會令滿族走向消亡。

因此為了維護滿人對天下的統治,就必須在沿用漢人文化制度的同時,保留滿人尚武的“基因”,也就是以“武”對抗漢人的“文治”。在這種背景之下,便有了清王朝每年基本都要進行的“木蘭秋獮大典”。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代木蘭秋獮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