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什麼樣的媽媽容易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為了孩子,趕快改正

鄰居家又傳來了打罵聲,仔細一聽,原來是為孩子寫作業的事情,因為孩子老是犯同樣的錯,媽媽著急了,就動手打了孩子。以前家長每次輔導作業,開始的時候都心平氣和的,但要不了多久,家長就開始吼了。

由於長時間的有這種責罵聲,我似乎都習慣了,要是某一天沒有點動靜,我都覺得不習慣。反過來講,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就能促進孩子成長嗎?

孩子速度慢了,做錯了,很多家長隨口就是“你真笨”“笨死了”,然而對孩子卻造成了很深的影響。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孩子在學校很聽話,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會反駁,不會頂嘴。而在家裡的時候,可能就有些調皮了,家長說什麼都不聽,甚至還會頂嘴,挑家長的毛病。

曾經有個朋友給我,她家的孩子,在學習表很好,見到老師都會向老師問好,而回到家裡,除了爸爸媽媽以為其他都幾乎不打針。她感到特別的奇怪,不知道怎麼辦。

難道家長就沒有想過孩子在老師面前和家長面前截然不同的表現嗎?

細心的家長也許會發現,孩子放學回家了,在給家長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說自己在學習被老師表揚了,而且是很高興的樣子。

在學校裡,老師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表現好的時候都會給予鼓勵和誇獎。孩子也比較喜歡聽誇獎自己的話,而且會以它為動力來促進自己進步。孩子喜歡被肯定,喜歡被鼓勵和誇獎。

當我們說孩子哪裡不好的時候,或者貶低孩子的時候,會發現孩子就明顯的不高興,他不希望被提起他不好的地方,不希望被否定。而且在這種狀態下,孩子表現的卻是不怎麼樣。

老師誇獎孩子,孩子就喜歡在老師面前乖乖的,家長不怎麼誇獎孩子,孩子就不喜歡,甚至會頂嘴,一次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所以孩子就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

家長貶低孩子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小劉從小就被家長說這不好,那不好,說她沒有別人成績好,沒有別人有禮貌,不會哄人開心,甚至說長得矮,長得胖等,在父母眼裡,好像她就是多餘的,哪都不好。因為長時間的貶低,影響了她的性格,甚至讓她很自卑。

一種極度自卑的心理,讓她沒有一點自信心,委屈了不敢說出來,受傷了不敢喊疼,難過了,只有自己悶著。這種性格一直被影響到了結婚,因為這個男人看到了她的亮點,並積極開導她,才慢慢走出了陰影。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是傳達資訊的重要作用,既能傳播正能量,也能傳播負能量。關鍵在於用什麼樣的態度去交流。

如果緊挨著用“看不起”、“打擊”、“推卸”等方式和孩子交流,那麼孩子接受到的資訊,更多是負面的,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孩子的性格,影響孩子的成長,還影響親子關係,甚至家長的這種態度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對孩子說的什麼話,家長要注意分寸,不要頻繁的說,否則就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1、“你太笨了”

這是一句否定孩子的話語,孩子不僅不喜歡聽,甚至會陷入到自己確實比較笨,就那樣吧。孩子其實有敏感,自己有強烈的意識。

他希望把自己的亮點展現出來,也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就像我們努力了很久,就想得到一種認可,就想得到一種榮譽。

而父母眼裡卻滿是孩子的缺點,滿是對孩子的不滿,即使孩子進步了,立馬又對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恨不得,從生下來,就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而媽媽對孩子說的“你太笨”,就是在給孩子貼標籤,一種否定的標籤,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氛圍下,自己就會不自信,沒有自我,對學習和生活,就是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反正父母也說自己很“笨”,那就笨給他們看吧。

建議:多多鼓勵孩子,找孩子身上的優點,以此激發孩子的興趣。對孩子付出的每一點都給予肯定,對孩子每一次進步都給予表揚。

給孩子培養自信心,上進心,自尊心,以保證孩子能有一定的原則,有一定的目標,做一個優秀的孩子。

2、“給孩子很大的壓力”

“孩子,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以後就指望你改變現狀了。”這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想以此來激發孩子的潛能,希望孩子能成為最優秀的那個。甚至有不好父母,因為自己以前想達到一定的目標,但是某些原因,造成了自己遺憾收場。當有了孩子,就希望孩子能代替自己完成那個心願。

表明看是在鼓勵孩子,其實,是在給孩子一般沉重的枷鎖,給了他無性的壓力。孩子那麼小,他應該是快樂的學習和成長,並不是要背有“使命”的學習和成長。看著父母給的“任務”,就感覺喘不過氣來。

林林的媽媽是醫生,希望林林也能選擇醫生專業,這樣,媽媽可以幫著他,但是林林卻不喜歡醫生類的職業,而是喜歡網路方面的工作。當媽媽給林林說起的時候,林林就感覺前所未有的壓力,因不喜歡,又強迫自己喜歡去學習化學方面的知識。最終高考的時候,成績並不理想。所以,當孩子不喜歡某樣東西的時候,父母強行給他,他會從心裡排斥那些東西。想要學好,就更加的難了。

建議:孩子在接受了現在比較個性化的教學後,不僅會關注自己所學的知識,更會提前規劃自己的出路。那麼如何才是對孩子有益的做法呢?那當然是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那樣才會花時間去研究,願意去研究,做自己感興趣的時候,都不會感覺到有多累。所以,尊重孩子是前提。

3、“父母迴避對孩子的提問”

孩子從小就有無數個為什麼,隨時都在問為什麼,有的問題,父母能回答;有些問題,父母也束手無策。比如:“大孩的中間是什麼樣的,可以去玩嗎?”“海水”為什麼是閒的?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黑洞是什麼意思?

小孩子沒有多少生活的經歷,對很多問題都不知道答案,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為什麼的時候,就會去找父母問個明白。有的家長會幫助孩子解答,有的家長就會一頓亂吼,讓孩子別提問。或者說:“不懂,就不要問了!”

這是什麼話,正是因為不懂才問的啊,這就感覺家長的情商不線上了。就比如,千千看到媽媽在用牙刷在洗小龍蝦,便上前去問:“為什麼要用牙刷啊?”“用牙刷可以刷得乾淨一點。”“那為什麼不用洗衣機啊,可以一下子就洗完了。”

媽媽就不耐煩了:“閉嘴,一邊去,別來打擾我。”媽媽說。千千就沒趣的離開了,以前千千對一些問題會反覆的問,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開始媽媽會解釋,到後來,越來越回答不了千千的提問了,就開始迴避了,甚至有時在孩子剛要提問的時候,媽媽就阻止孩子說出來。

很顯然,媽媽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都是不利的。

建議:媽媽要注意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就比如孩子好問的特點,其實就是一種求知慾的表現,他對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好奇,又有很多的疑問,他想要弄清楚是為什麼。

那麼媽媽一定要幫助孩子解答問題。而孩子能提問也表示了孩子是聰明的表現。如果自己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那麼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看書,在書上尋求答案。幫助孩子建立一種自律性,養成自己提問,自己尋找答案的態度。

家長不僅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也決定了孩子的高度,你的話是積極的也可能是一種阻礙,甚至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如果給孩子一種輕鬆快樂、充滿愛的生活條件,孩子從小受到的就是一種良好的氛圍,沒有壓力感,那麼就會是孩子成功的墊腳石。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那麼就懂得怎麼去對待孩子,他的人生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