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科普動起來|中醫藥護佑眼健康 讓您共築”睛”彩大健康

【來源:紅網】

2022年6月6日,是第27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眼健康,共築‘睛’彩大健康。”。為深入普及眼健康科學知識,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已健康第一 責任人”的理念,增強群眾愛眼護眼意識。享受美好生活,更需眼健康。婁底市第二人民醫院羅建國主任醫師細說中醫藥護佑眼健康,讓您共築“睛”彩大健康。

點眼法

將中藥製劑直接點於眼部,多用以消紅腫、去眵淚、止痛癢、除翳膜。適用於外障眼病及部分內障眼病。常用的有眼藥水、眼藥粉與眼藥膏三種。

燻眼法

用中藥煎劑的熱氣燻眼法,具有物理溫熱敷及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將煎好的中藥端離火爐,立即用厚紙或有孔厚紙罩住藥罐,在熱氣蒸騰上燻眼部。其溫度以能忍受而不燙傷為佳,溫度過低不起作用,可重新加溫後燻眼,每次15分鐘左右,每日1~3次。適用於角膜炎、鞏膜炎、急慢性葡萄膜炎等。

穴位注射

在某特殊部位或穴位中注入某種藥物,透過針刺和藥液的雙重作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常用穴位及藥物:穴位有太陽穴、足三里、三陰交、曲池、腎腧、肝腧、球后、風池等。藥物如複方丹參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維生素B1、B12等,酌情選用。適用於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等眼底病變。

針刺療法

三稜針法:以三稜針點刺穴位部分的面板,使其放出少量血液。有攻逐邪毒、邪熱破瘀之功,達到消腫、止痛、退赤的目的。主要是治療眼部紅腫熱痛(麥粒腫)等實熱症。

針刺(毫針)療法:針類主要有體針、平衡針、腹針、耳針等。根據個體體質特點進行相應的針刺治療,能達通經脈,調其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於調和。治療眼病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黃斑病變(中漿、老年性黃斑變性)。外傷、糖尿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眼外肌不全麻痺而導致的斜視、複視。

敷眼法

用冷、熱敷或用藥直接敷於眼的外部的一種治療方法。

熱敷是用藥液或熱水浸溼紗布趁熱敷眼,還可用溼毛巾包熱水袋外敷;乾熱敷與熨燙法類似。常用生鹽、蔥白、艾葉、吳茱萸等炒熱,布包敷,熨患眼或敷熨太陽、百會、湧泉等穴,能散寒通氣。治療眼瞼癤腫、角膜炎、鞏膜炎、葡萄膜炎、眼外傷48小時後的眼瞼及結膜瘀血以及非器質性眼病喜溫喜按者。

冷敷法用冷水浸溼紗布或毛巾,也可用冰袋外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效果。用於挫傷性眼部出血之早期止血、急性結膜炎區域性熱澀痛者。藥物敷。用鮮中藥搗爛外敷眼,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目的。常用於眼部挫傷的青、紫、腫、痛者。

穴位敷貼

以中醫經絡學說和面板透藥為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用水、醋、酒、清涼油、藥液調成糊狀,或用呈凝固狀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黃醋、米飯、棗泥製成軟膏、丸劑或餅劑,或將中藥湯劑熬成膏,或將中藥湯劑浸漬無紡布,或將藥末撒於膏藥上,再直接貼敷於穴位、患處(阿是穴)。

用於功能性溢淚、視網膜病變和近視眼等。中醫藥明目敷貼能提高視力。

耳壓法(耳穴壓豆)

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人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上的相關穴區出現反應,刺激這些相應的反應點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這些反應點及穴位就是耳穴。採用小顆粒的植物種子,如王不留行子、綠豆等,將其置於0。5~0。8cm見方的膠布中,準確地貼敷在耳穴上,給予適度地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效應,以達到治病保健的作用。根據經絡學說,十二經絡都與耳部有直接聯絡。因此,當人體發生疾病時,耳殼的相應區域便出現一定的反應點。耳壓療法就是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按壓,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所取穴位為耳部的眼穴及壓痛點。多用於治療虹睫炎,眶上神經痛、小兒近視,視疲勞等疾病。

拔罐法

透過拔火罐,可以將身體裡的溼氣、寒氣,透過面板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因為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透過外接的吸力,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進而透過筋骨經絡,使得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用於急性結膜炎、眼外傷、電光性眼炎、麥粒腫等。

中藥離子匯入法

利用直流電將藥物離子透過面板或穴位或病灶或黏膜匯入人體的一種現代外治法。達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退翳明目及消炎、營養神經、改善微迴圈等作用。具有藥物與直流電物理療法的兩種綜合性作用。田三七煎液、丹參注射液等每1次選取以上一種藥液採取直流電離子匯入,每日1次,以此改善血管微迴圈,達到活血祛瘀之功效。對於一些眼病如眼底病、玻璃體混濁、色素膜炎、早期白內障、角膜炎、瞼緣炎、麥粒腫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藥枕法

根據患病或身體情況將相應的中草藥填充在枕頭中,做成藥物枕頭。使用者經過長年累月使用,可達到防病治療、保健養生的目的。使用簡便,無副作用。可作為慢性眼病的輔助手段,也是眼科保健措施之一。能調理清竅、和暢氣血、消除視疲勞等。

推拿法

眼推拿法是透過對眼部周圍等穴位的按摩,產生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除眼肌疲勞等效應,以達到保護視力和預防近視的目的。本療法對近視眼病和視力減退、慢性眼病、眼疲勞、眼視端綜合徵等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艾灸

艾灸眼睛周圍絲竹空、攢竹、睛明,四白,印堂,陽白等這些穴位並加以按摩,雙管齊下,對預防治療近視眼、結膜炎、視疲勞、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眼病有良好作用。

藥膳療法

藥膳療法是中醫學寶庫中的瑰寶之一。中醫學認為:藥食同源、食物也是藥、用以得當、可以治病。在他的《千金方》一書中,就記載了用羊肝治療夜盲症的食療驗方,和現代醫學的藥理一致,至今極為實用價值,幾千年,我祖國醫學積累了豐富的眼病食療經驗。常用於近視眼、老花眼、視網膜病變、乾眼症、視疲勞等。

練功療法

⑴眼保健操。

⑵健目動

①松眼:閉目,先將兩手搓熱,輕捂於兩目之上,深呼氣三口,吐出濁氣;吸氣時心中默唸“靜”字,呼氣時心中默唸“松” 字,同時意念想象眼部的肌肉逐漸放鬆。5分鐘後,兩手自然下垂於身兩側,睜開雙眼。

②調眼:吸氣時,眼睛由觀近物逐漸過渡到觀最遠的物體,呼氣時,眼睛由觀最遠物逐漸地過渡到觀近物。

③摩眼:兩目輕輕閉上,用兩個大拇輕輕地按摩攢竹、睛明、太陽、四白、風池等穴位,次序不限,每個穴位正反各8次,共16次。按時吸氣,停時呼氣,一按一停反覆進行。

④養目:閉目靜養5分鐘後收功。

中藥口服

中醫眼科對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疾病的診治方面的認識均有獨到之處。把眼睛看作是以臟腑經絡為內在聯絡的有機整體的一部分,中藥辨證施治對以下疾病的防治具有優勢。一是出血性眼病。包括視網膜靜脈周圍炎、靜脈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引起的視網膜出血和玻璃體積血,外傷所致的前房、結膜下、眼瞼出血等。二是疑難慢性眼底病。對一些西醫診斷明確但治療乏術被判為“不治之症”的眼病,中醫治療具有特殊的方法。如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神經萎縮等均取得較好療效。三是應用西藥不能根治的反覆發作性眼病。如上瞼下垂(症肌無力瞼型)、面癱所致的口眼歪斜、病毒性角膜炎、小兒眨眼。四是手術後併發症。如術後傷口久不癒合、術後眼壓過低、網脫術後視網膜下積液、青光眼術後視功能進行性下降等,運用中西結合理論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五是病中、病後的調理。不少患者經長期服用西藥或手術治療後,出現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倦怠無力、脘腹脹滿、自汗盜汗、失眠多夢、五心發熱等症狀,而西醫檢查一般無陽性改變,應用中藥全身調理往往卻能很快康復。

作者:婁底市第二人民醫院 羅建國 主任醫師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