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歇斯底里是什麼意思?歇斯底里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

歇斯底里是一個外來語,最開始用來表示一種精神疾病,叫癔症。現在癔症已經從精神疾病的診斷系統中去掉了,但歇斯底里這個詞卻被我們保留了下來。我們拿它來形容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當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情的情緒反應達到極致時,我們會說“這個人有些歇斯底里”。

正因如此,歇斯底里通常和某些能夠激起人們情緒極度反應的事件相關。比如,當一個人最親近的人去世了,他會非常傷心甚至“哭到歇斯底里”,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認為他的情緒反應雖然大,但正常。

另一方面,在生活中也有一部分情緒非常不穩定,經常歇斯底里的人,他們經常因為一件小事而情緒爆發,大喊大叫、語無倫次,甚至打人毀物。

我的一位朋友,前幾天就體驗了一次別人的歇斯底里,用他的話說:這真是一種未曾感受過的經歷,雖算不上“活久見”,但的確耳目一新。

簡單說一下他的經歷:他在租房子之後換了門鎖,房東要求他把新鑰匙留一把給自己,我的朋友對這個要求表達了質疑,於是房東在電話裡開始大喊大叫。什麼“要是這樣你們就別住了”“房子是我的,我必須要有鑰匙”等等,總之爆發力很強,但聽不出什麼邏輯。而且在溝通的不到10分鐘裡,全都是對方在竭盡全力地大喊,沒有想要解決問題,只是一直在強調自己的需求,不希望我這位朋友說話。

後來也許是喊累了,畢竟歇斯底里這種事,還是挺費體力的。於是這位房東的老公接過了電話,雖然沒有繼續歇斯底里,但是仍然在強調自己的需求,核心就是——說別的沒用,我就是需要鑰匙。

門當戶對這種事,你還別不信。

我這位朋友困惑的是:我不過是提了一個疑問,怎麼就讓這位房東歇斯底里了呢?這麼大的情緒,不知道的以為我放了一把火把房子點了呢?殺雞,焉用宰牛刀?

用什麼刀,不在殺雞還是宰牛,在於拿刀的人——你的內在小孩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概念——內在小孩: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的狀態,但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他會永遠像一個孩子一樣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裡。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的作者叫施琪嘉,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高校老師。他接受過神經科學和神經內科的訓練,做過神經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有過十幾年嚴重人格障礙的治療經驗。在他的工作過程中發現,很多人的消極自我實際上來自童年,這種消極自我為即可被稱為有創傷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並不永遠是消極的,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對孩子是友善的,那麼這個內在小孩就會健康快樂地活著;如果成長環境惡劣,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善待,內在小孩才產生創傷。

為什麼有人能夠坦然面對他人的指責、質疑甚至誣衊,而有的人則容不下一丁點不順心?從內在小孩這個角度來理解,前者的成長過程更為健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被尊重和善待的,所以他們知道來自外界的負面評價,有一些並不是真實的,自然也不會傷害到自己。

而後者則不然,他人的質疑對自己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因為他們眼中的質疑就等於事實。有人說自己丑,那自己就是醜的;有人對自己的工作提出質疑,那麼就相當於自己整個被否定了,自己就是垃圾。任何一個人被別人否定,被變成“垃圾”,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問題就在於,這種情緒如何表達。

雖說有理不在聲高,但聲高可以讓自己“看上去很不好惹”,而聲高的極致,就是歇斯底里。就像上文提到的這位房東,租戶不過是表達了自己的疑慮而已,在她看來卻是自己被全盤否定了,自己是不被這個世界認可的,她的世界,就此崩塌了。

歇斯底里,也許就是她的內在小孩,在表達內心的極度恐懼吧。

你這麼容易歇斯底里,童年一定挺難的吧?

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施老師提到,小孩的情緒化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恐懼。嬰兒早期只有簡單情緒,高興了就特別高興,傷心起來就覺得特別恐懼。孩子的情緒在兩個極端之間切換,沒有中間地帶。

孩子也會產生一些相對複雜的情緒,比如愉快、嫉妒、難過,但他們並不知道如何界定這些情緒。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小孩子醒來的時候如果肚子餓了,但是他感到的並不是飢餓而是身體的不舒服。如果這時候恰好媽媽不在身邊,他就會感覺自己被拋棄了。對於一個還要靠母親餵養的孩子,母親不在身邊,那自己是否能生存下去就成了問題,於是恐懼感襲來,大哭大鬧。

上文中提到的這位房東,就很可能擁有一個情緒化的內在小孩。在嬰幼兒時期,如果沒有經歷足夠的愛撫、眼神交流等情感發展的必要過程,孩子也就體會不到情感的豐富。他們不知道,在極度恐懼和單純的高興之間,還可以有擔憂、惆悵,也可以有愉快、欣喜,還有嫉妒、低落等等。

對於他們而言,引發負面感受的情境,就要用極度的憤怒甚至歇斯底里來表達,而那些感覺還不錯的情境,就只能是高興。就像手裡只有一把宰牛刀的人,他不會想到殺雞還可以有小刀,而是隻知道自己有一把宰牛刀,那自然是需要的時候就直接拿出來了。

本質上,有一個情緒化內在小孩的人,童年都會受到父母在他們情緒上的忽視。所謂情感忽視,就是父母本應該給孩子提供相應的情感支援,但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時,父母選擇了不迴應、不支援或是忽視。

這些對孩子情感支援的方式,都是較為消極的,當孩子的需求不被重視、迴應時,雖說表面上張力沒有那麼大,但對孩子會造成一種暗地裡的傷害。他們會覺得自己好像哪裡錯了,但因為父母沒有表現出大吼大叫或是其他反饋,他們並不知道究竟錯在哪。

對未知的恐懼,是人與生俱來的特性,而父母對孩子情感的消極支援,則強化了這種恐懼。沒有過豐富的情緒體會,也就學不會用更為合理的情緒來表達內心的需求和對他人的反饋。

所以,雖然面對一個歇斯底里的人會有些尷尬,甚至也會引發我們的不爽甚至憤怒,但是的確該問一問:“你這麼容易歇斯底里,童年一定挺難的吧?”

學會感受複雜情緒,療愈你的內在小孩

在童年期錯過的,只要我們能夠意識到就不晚,我們還有機會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作者就提到文學作品中關於情緒情感的描寫,那些生動的情感,我們也可以透過刻意訓練去逐漸培養。

如果你有一個情緒化的內在小孩,不妨在每次情緒化之後,回想一下當時的反應,是否符合當下的情境,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你甚至可以拿出紙和筆,將你的回想記錄下來,去培養自己對情緒的感受力。長時間的訓練下來,就會對情緒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當然,也不要對自己過於苛刻,接納當下的自己,也是邁出改變的重要一步。

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作者也提供了更多療愈自己的方法,比如不再否定、忽視、攻擊、壓抑、懷疑自己,開發自身未知的優勢,與自己更好地融為一體等等。

不僅如此,除了情緒化的內在小孩,書中還提到了孤獨的、自卑的、緊張的、委屈的等10幾種內在小孩。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和了解自己,從根本上意識到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讀懂他人的情緒和行為。

如果你對自己的性格、人際關係、行為等有些不理解,或是希望更好地和他人相處、幫助他人,那麼推薦你看這本書。

人類的心靈恰如一座冰山,小小的一角顯露在外,龐大的部分卻隱藏在未知的神秘中。你的內在小孩,也需要你的努力療愈,才能與你更好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