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憫農二首】唐代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

憫農二首(其二)

唐代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我們教育孩子珍惜糧食的居家必備用語。

這首詩的作者李紳(772—846),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進士及第,補國子監助教。元和十五年官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稱“三俊”。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職。長慶四年(公元824年),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武宗李炎時,官至宰相,封趙郡公,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因中風辭位。青年時李紳曾目睹農民整日辛苦勞作卻得不到溫飽的情形,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二首,因此被稱為“憫農詩人”。

《憫農》詩的另一首是怎樣的呢?說出來我們依然很熟悉:

憫農二首(其一)

唐代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詩人在這首詩中,竟然無意中點明瞭無數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源:土地兼併。古代中國始終處於農耕文明之中,土地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基礎。農民逐漸從王朝建立伊始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到“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而土地卻都集中到了王公貴戚,地方豪強手中。這是一代王朝腐化墮落的過程,也是民間怨恨逐漸積聚的過程。

李紳年輕時就看到這種場景,故而寫下了兩首《憫農》詩,也許當時還在心中立志要改變這種不公。但當他多年後終於身居高位,官至宰相之時,卻依然無能為力,沒能為這個垂垂老矣的王朝帶來些許改變。

詩人寫下這兩首詩,相傳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恰遇浙東節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經亳州,二人是同榜進士,又是文朋詩友,久別重逢,自然要盤桓一日。這天,李紳和李逢吉攜手登上城東觀稼臺。二人遙望遠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餘,吟了一首詩,最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臺這樣快就好了。李紳此時卻被另一種景象感動了。他看到田野裡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不禁感慨,隨口吟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聽了,連說:“好,好!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

李紳仰天長嘆了一口氣,接著又吟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嗎?這小子好大膽,回到書房,李逢吉對李紳說:“老兄能否將剛才吟的兩首詩抄下來贈我,也不枉我二人同遊一場。”李紳沉吟一下說:“小詩不過三四十字,為兄聽過,自然記得,何必抄錄?若一定落筆,不如另寫一首相贈。”李逢吉只得說:“也好,也好。”於是,李紳又提筆寫下一首: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寫好,遞與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覺得這首詩在指責朝廷方面,比上兩首更為具體。第二天,李逢吉便辭別李紳,離亳進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對李紳很好,可內心裡卻想拿他作墊腳石,再高升一級。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進讒說:“啟稟萬歲,今有翰林院學士李紳,寫反詩發洩私憤。”武宗皇帝大吃一驚,忙問:“何以見得?”李逢吉連忙將李紳詩奉上。武宗皇帝召李紳上金殿,拿出那首詩來,李紳看看,說道:“這是微臣回鄉後,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寫下的,望陛下體察!”武宗說:“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李紳叩頭道:“謝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虧李逢吉舉薦。”李紳則對李逢吉感激不盡。而李逢吉呢,聽說李紳反而升了官,又驚又怕,正膽顫心驚,李紳卻登門向他表示謝意。李逢吉更是矇在鼓裡,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調任為雲南觀察使,降了官。這時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李紳的三首憫農詩,千百年來人們只見到前兩首。第3首《憫農詩》被傳到皇宮,直到近代,人們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詩卷中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