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紀曉嵐與和珅的一次對對聯,在對面的紀曉嵐下跪認錯,和珅下跪認錯

誰種瀟瀟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閒官;不隨妖豔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紀曉嵐

鐵齒銅牙紀曉嵐,貪汙受賄和珅,這兩個乾隆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書寫了一段趣味橫生的歷史。經歷無數次的針鋒相對,紀曉嵐與和珅的爭鬥誰輸誰贏沒有定論,不過和珅曾在與紀曉嵐的一次對對聯中,下跪認錯。

和珅下跪認錯

乾隆年前,皇帝經常微服私訪,而常常伴他左右的就是他兩個最親近的臣子:紀曉嵐和和珅。在經典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人們也可以看到這兩個人,不過看到的是藝術化的紀曉嵐和和珅,而其中的紀曉嵐是足智多謀,和珅卻常常陷入紀曉嵐設的圈套,每每急得跳腳。這樣的場景轉換到真實的事件,沒想到和珅依舊沒有辦法,真的是應了那句,藝術來源於生活。

兩人對弈時,真正讓和珅恐懼的恐怕是在一次微服私訪中,當時乾隆皇帝與他們兩個在小酒館吃飯時,遇到對對聯的活動。和珅出於急於邀功的心態,先一步對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旁人聽了之後,拍案叫絕,甚至連乾隆帝也覺得和珅的上聯十分妙。不過下一秒,紀曉嵐對出下聯之後,和珅的風頭就全然消失了。

紀曉嵐對出的下聯是“五兩六錢七把蔥”。從表面上看,和和珅的對聯對仗工整,也符合意境,確實是一幅好對子。不過乾隆皇帝細品之後,卻發現了問題,就問紀曉嵐為何蔥會這麼貴。紀曉嵐當場說,皇帝您的蔥就是這麼貴。

蔥無論在哪都屬於一種調味品,用量不高,且普遍的價格都很便宜。紀曉嵐所說的“五兩六錢七把蔥”,確實是太貴了。乾隆帝深知,自己貴為天子,平常的吃穿用度比一般百姓會貴一點,這無可厚非,但紀曉嵐給出的價格實在太貴,就算是貴為天子,也不應該如此奢侈。於是,從這裡,乾隆帝為了核實紀曉嵐說得正確與否,叫來了隨從去宮內取賬本。

等到賬本送來時,乾隆帝翻了幾頁發現其他的菜餚確實沒問題,可翻到蔥的時候,確實如紀曉嵐所說。這時,皇帝看向和珅。因為宮裡的這些採買,都是和珅經手了,他讓蔥的價格提高這麼多,一定中飽私囊了很多。和珅看到事情敗露,當即下跪請求原諒,最後才把這件事解決。可以說,和珅這一次應該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貪官和珅為何一直沒被處罰

說起貪官佞臣,自古以來數不勝數,而和珅也算是其中一個“名人”。不過,他卻從未被乾隆帝處罰,這中間又有什麼乾坤。

首先,和珅是一個很會拍馬屁的人。他很懂得察言觀色,與剛正不阿的紀曉嵐不同。乾隆帝雖是中國歷史中數得上的好皇帝,不過依舊不能免俗,喜歡聽好話。試想,每天朝堂上的政務已經足夠繁忙了,再加上一個堅持立場不肯示弱的紀曉嵐,心情怎麼會好。不過有了和珅這樣一個機靈的人,又會順著心意說話,只要不犯什麼不可以忍受的大錯,肯定會得過且過的。

其次,保留和珅也是帝王的一種權謀之術。皇帝最害怕的是功高蓋主,所以對每個大臣雖要體現自己的親民,但也不會把內心所想和盤托出。而既然有了這樣的防備心,皇帝就不會看到一個大臣獨大。在乾隆帝時,朝廷的大臣一般就分為兩撥,一撥以紀曉嵐為一準,一撥則以和珅為準。雖然和珅是一個貪官,而乾隆帝也知道這件事。不過為了制衡紀曉嵐,乾隆帝也可以原諒他。

最後,和珅雖是一個大貪官,可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卻不是一股腦的批評。起碼,在岳飛時期的秦檜,死後都有人唾棄他的墳墓,而和珅卻沒有。證明他確實有幾分真才實學,且不像其他佞臣一樣讓人恨之入骨。而這可能就是乾隆帝依舊保留和珅的原因。

人變壞之時一瞬間的事情

和珅是世人眼中的大貪官,也是乾隆帝眼中的紅人,但是最後到了嘉慶帝剛剛登基沒多久時卻被白綾賜死。去世時,和珅才不過五十歲。這一生作惡無數,也算是得一個結果。剛開始進入官場的和珅為官清廉且工作能力強,但是慢慢地隨著權力的增大,他也發生的變化。可之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能是來自於他無止境的慾望。

真正讓和珅得到升官機會的事件也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官員希望賄賂和珅來求取官職,卻被和珅拒絕。不過最後他還是許了官員推薦的諾言。沒想到,這名官員日後犯事,和珅卻被當做幫兇。好在,他當機立決,提前向乾隆帝遞了文書。不僅倖免於難,且得到乾隆帝日後的重用。之後,在一次乾隆帝需要和珅徹查吏部尚書賄賂一事中,和珅嶄露頭角,也第一次嚐到權力以及金錢帶來的感覺。

就這樣,開了一條口子之後,和珅的胃口變得更大,沒多久他的大兒子也娶了公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在當時似乎非和珅莫屬。就憑藉著這些,許多官員不敢針對他,而就算有不服他的也被他清除了出去。甚至最後在乾隆帝彌留之際,和珅依舊在乾隆帝身邊為他做傳達。這一次,使得他對於權力的慾望到達了頂峰,連未來的嘉慶帝他都不放在眼中。

不過最後,他還是自食惡果,被嘉慶帝白綾賜死。當抄家之時,從和珅大大小小的金銀珠寶中,竟搜出億萬黃金。可見他這些年,受賄貪汙之嚴重,最後落得如此下場,也是最輕微的懲罰。

從和珅的一生來說,讓人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人變壞之時一瞬間的事情。通常在壞與好的邊緣時,人都處於一種患得患失的境地。但一旦跨出那一步,就是一道分水嶺。壞與好的境地同樣是不會讓人搖擺不定的境地,但壞很容易,好卻很難。和珅嚐到了壞的好處,自然也就無法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