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末清初江南奴變是怎麼回事?江南奴變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呢?

明末清初時期,江南一帶富戶家的奴僕無法忍受主人的奴役欺壓,聚集在一起,捆綁毆打地主老財,索要賣身契,鬥爭持續到清朝時期,史稱“江南奴變”。

早在明朝以前,社會上就出現一種身份低於平民的群體,唐朝以前叫臧獲,元朝時叫驅口,明朝時期叫賤民,這部分人群大多來源於戰爭時期掠奪的戰俘、平民以及罪犯家屬等,子子孫孫世代為奴,隸屬於主人。

明朝初年,《大明律》明確規定,承認並保護奴僕制度。明太祖曾把奴僕當成牲口一樣,賞賜給大臣,曾一次賜李善長“奴軍”一百二十人。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對那些“不附燕兵者”殘酷清洗,受害者的家屬全部編入奴籍。嘉靖後期開始,江南地區經濟逐漸發達,富戶多了起來,無地的農民和破產手工業者賣身為奴現象日益增加。

江南的個別富戶,家中奴僕多達數千人,這些簽了賣身契的奴僕,子子孫孫,世代不能脫離賤籍,除江南之外,河南、山東等省的富貴人家也是蓄奴成風。

十七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在各地農民起義的影響之下,奴僕階層也開始了反抗自己主人的鬥爭。明末清初之際,“奴變”遍及鄂、皖、蘇、浙、贛等地,農民起義持續不斷,奴僕們紛紛乘勢暴動。

在江西永新等地,奴僕們捆綁主人“操戈索契”,發出“奈何以奴呼我?”的質問,喊著“鏟主僕、貴賤、貧富而平之!”的口號,佔據田產,散發糧食。“踞坐索身契者數萬餘人”,聲勢浩大,影響深遠。

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奴僕自發的組織,如江蘇金壇的“削鼻班”、湖北麻城的“里仁會”等。清軍入關之後,貧富矛盾、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錯綜複雜,異常激烈。

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中元節,江陰城內奴僕暴動,鬥爭波及鄉下,許多富戶的房屋被燒燬,田契被撕毀,地主被殺死。

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家族遭遇了空前的劫難,徐霞客的長子徐屺[qǐ]等二十餘人被殺,其夫人繆氏帶著兩個兒子徐建極、徐建樞僥倖逃脫。

在“奴變”的影響下。大多富戶不敢再蓄養奴僕,雍正年間,朝廷不得不廢除了形成於永樂年間的樂戶奴籍制度,數百年代代相傳的賤民終於翻身成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