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人請客吃飯時,為何要說“做東”,而不是做南或做北?

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請客吃飯,經常會說“今天我做東,請大家聚聚”這類的話。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過,中國人在請客吃飯時為何要說“做東”,而不是做西、做南或做北呢?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絕大多數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客廳在房子的正中間。古人為了顯得規矩,通常都會在客廳朝南的位置擺放兩張椅子,一張朝西,一張朝東。客人坐西面那張椅子,主人坐東面那張椅子。因此,主人在請客時又叫“做東”。像《鴻門宴》裡就是“項王項伯東而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當時的地位還是比較低下的。

因為在中國的禮儀文化中,一直都是以“東”為尊貴。所以古代的太子居住在“東宮”,當老闆的人被稱為“東家”等等。而古代請客吃飯的主人還有一個稱呼,就是“東道主”。

“東道主”一詞,最早見於左丘明的《左傳》一書《燭之武退秦師》中,文中的燭之武對秦穆公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意思是說:讓鄭國獨立存在,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來來往往,讓鄭國供應他們的資財食用物資,對於您也沒有什麼害處。這就是“東道主”一詞的由來。從此,“東道主”就成了主人的代稱,而且廣泛地使用起來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