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王獻之服美容藥無效,寫下15字吐槽,現字字千金| 三隻眼文齋|

王獻之服“美容”藥無效,寫下15字吐槽,現字字千金 | 三隻眼文齋

漢文字的書寫藝術美不勝收,源遠流長,早在殷商時期,我國古代先賢就在甲骨上刻畫出文字之美。從石鼓文 、鐘鼎文,到大篆、小篆、隸書的演變,無不是文字藝術一次又一次的絢爛綻放,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幾乎已經為後世漢文字的書寫藝術定下了無法超越的“規”與“矩”。中華民族上下5000年的璀璨文明和悠久豐富的歷史,就蘊含在筆走龍蛇之間。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些名字讓人想起一句句無言的詩,一段段無形的舞,一幅幅無圖的畫,一曲曲無聲的樂……

古往今來,書法大家們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價值連城的墨寶,王羲之一幅草書《平安帖》,在中國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上,以超過3億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可見人們對名家書帖的狂熱追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一段關於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故事。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擅長行書和草書,在楷書和隸書方面也具有深厚功底, 下筆有如神助,俊秀飄逸、飛舞風流。人們把王羲之稱作“書聖”,將王獻之稱為“小聖”,父子二人並稱為“二王”。

魏晉之時,流行率直任性、倜儻不羈之風,不僅女子喜好描眉貼鈿、恆髻繡羅;男子也酷愛敷粉簪花、長袖迎風。人們自信風流、狂放瀟灑,不滯於物、不拘禮,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男子注重自己的儀容之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魏晉文人大多喜好以中草藥來調理身體,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服“美容”藥,以達到“美容”的效果。有人向王獻之推薦了《濟生方》中的一劑湯藥“鴨頭丸”,用以利水消腫、安神靜心。王獻之依方抓藥,複用旬月,卻感到“美容”無效,心中不禁耿耿於懷。

一天,王獻之午睡初醒,便忍不住研墨揮毫,對“鴨頭丸”吐槽一番。王獻之蘸墨兩次,紙上一陣“仙風”過處,筆端留下15字,灑脫超然,如墨生花:“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短短一句話,吐槽之意躍然紙上。意思是,你推薦的鴨頭丸我已經服用過了,效果不好,這帖藥徒有虛名,明天我們聚會時,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王獻之寫完,便遣家中僕人把這15字的“吐槽”貼送去給友人,打算與他相聚,切磋切磋“美容藥無效”的事宜,大概是想改良一下配方。

沒想到,名家一出手,如春雷天降,轟然震動1600多年。這15字的“吐槽”貼,被後世奉若至寶,真是“美容”藥無效,墨寶卻可療“飢”,滿足了世人一睹書法大家風采的渴望。這幅“吐槽”貼被後人稱為《鴨頭丸帖》,帖中的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層次分明,字型是王獻之自創的“破體書”。“破體書”是王獻之在“書聖”父親王羲之的權威之下進行的“改體創制”,融入了與筆法及風格緊密相關的動態因素。由於《鴨頭丸帖》是午睡後隨意而書的“吐槽”貼,正是這種“隨意”,使王獻之的“破體書”達到登峰化境。

後世書法家曾評價《鴨頭丸帖》:“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式中最為風流也。”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此貼於民國時被曾任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的書畫家葉恭綽先生收藏,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博物館想向葉先生購買這一寶貼,詢價時,葉先生說:“《鴨頭丸帖》可以說是字字千金,即使現在我想賣,文管會也不敢買呀。”結果,葉先生幾乎是將《鴨頭丸帖》送給了上海博物館,只收下了15000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