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仁宗在位期間,為什麼沒有出現過仁宗盛世?仁宗盛治的成果有哪些

邵雍認為仁宗為北宋巔峰的觀點,也被大多後人所認同,比如明末史學家王夫之就在《宋論》中寫道:“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宋政之亂,自神宗始。”他認為與神宗朝施政理念相比,仁宗朝的最大區別就是“不折騰”,與民休息,無為而治。

相較於其他盛世,仁宗盛治的不折騰表現在沒有為後來的接任者留下爛攤子,歷史上的盛世,比如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康熙盛世等,無不為後世留下一堆爛攤子,漢武帝南平百越、北擊匈奴,李世民滅國之戰,康熙南征北戰,雖然都使得國家的版圖擴張,讓國家進入鼎盛時期,但同時也是耗費巨大,康熙還好,遇上了節儉的雍正,要是乾隆這樣愛敗家的,估計就沒有盛世了。

仁宗盛治則與以上盛世完全不同。在他當政四十二年裡,雖然沒有偉大軍事成就,但是人民可以享受和平。雖然皇帝不是“英雄”,但他具有“禮、儉、仁、恕”的良好品德。願以民為本,讓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宋史記載,宋仁宗半夜餓了,想吃羊,但他還是剋制住自己的食慾,告誡別人不要為了取悅自己而去御膳房準備伙食。因為他知道,如果御膳房的大廚知道皇帝有時晚上餓了,他們可能每天都會烤羊肉以備不時之需,這必然會耗費人力。這體現了仁宗的“仁”的治國理念。

仁宗的仁政除了對自身的要求外,還體現在讓利於民。嘉祐四年,在大臣的建議下,仁宗一舉廢除了施行長達兩百多年,自唐朝中葉以來茶葉由官府壟斷的政策。宋仁宗認為“古者山澤之利與民共之,故民足於下而君裕於上”,如果茶葉被政府壟斷,就會造成尋租和腐敗。在走私猖獗的情況下,也會使國家法律法規更加嚴格和殘酷。

朝廷不應與人民爭利,而應讓它造福於人民,財政則可以透過稅收來維持,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這就是他下令廢除這一政策的原因,“損上益下,以休吾民”,最終達到“民不加賦而國永饒”。“以犧牲上下級為代價,我們可以讓人民得到安息。”對老百姓來說,這是一種仁政。據史料記載,宋仁宗中期皇佑年間,北宋開墾耕地228多萬公頃。在他死後幾年的和平時期,開墾的農田面積增加到440多萬公頃。皇祐年間共開墾土地44186。65萬公頃,和平時期增加到1417。9萬公頃,364萬公頃。可以說,形勢一片大好,沒有給英宗留下什麼亂子。

仁宗時期,在經濟方面,北宋國家耕地面積持續擴大,人口超過漢唐。一年時間,織布能達15。5萬多件,水運量1173萬石,同時發展了海外貿易。其年貿易如犀牛、珍珠玉、香藥等海外商品,達53萬石。全國兵員一百二十五萬九千人,其中禁軍八十二萬六千人。小說《水滸傳》第一章將宋仁宗的統治描述為“三次登基”。科技文化方面,第一本詳細記載了火藥在軍事中應用的《武經總要》,由曾公亮奉宋仁宗之命編纂;我國古代第一本民間百科全書,沈括的《夢溪筆談》。海外貿易的繁榮也意味著我國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指南針來航海;慶曆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邵雍完成《皇極經世書》,周敦頤寫出《太極圖說》,這都為宋明理學奠定了基礎。而北宋的著名詞人柳永、蘇軾等也都生活在這一時期,這些無不體現了此時北宋的繁榮昌盛。

仁宗時期,鄰國間和睦相處,官民間悠然自得,沒有戰爭沒有饑荒。朝野上,眾官勵精圖治,民間,百姓大都豐衣足食,在開放包容的社會風氣下,知識分子們也過得自得其樂。可以說,這是大多數人都過的很好的盛世,也是大多數人所期望的盛世。